清明時節(jié),桃李笑,人面桃花,灼灼其華。一時間,踏青攻略,美景美圖,無處不刷屏!
起碼這方面,人是復(fù)古、傳統(tǒng)的。天清氣明,風(fēng)和日麗,忽地從勞碌里放出來,不“人來瘋”才怪!古往今來,莫不如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縱情吃喝玩樂!古人詠歸就完了,今人卻還要分享到朋友圈。
妻子不停點贊,春心萌動:“咱也去看桃花、梨花吧!再不看就老了。”女兒問:“桃花是你媽媽嗎?”妻子搖頭。女兒又問:“梨花是你爸爸嗎?”妻子搖頭。女兒泄氣了:“那去看他們干什么呀!”我忍俊不禁。這娘倆,一個花癡,一個白癡,天天直播情景劇,電視都省得開了。
我對女兒說:“我有爸爸、媽媽!再不看就老了,咱去看他們好不好?”女兒雀躍贊成。
女兒六歲,爺爺奶奶帶了四年,親吶!疼吶!我徒有羨慕情,恨不晚生三十載。每次通話,都是他們談笑風(fēng)生,女兒宣旨,我諾諾。上周忙,沒回家,總不安心。打電話,一直關(guān)機。按理,該催我回家添墳了,咋關(guān)機了呢?好不容易熬到清明,我恨不得立即飛回去。
最近,女兒也對死亡產(chǎn)生興趣。早晨醒來,她就問:爺爺奶奶會死嗎?老師說人老了就會死。我說:“會。”她抱住我:“你不能讓爺爺奶奶死!”我心一顫,鼻子很酸,安慰她:“好!我不讓他們死。”她開心極了。我忽地悲痛欲絕。她還不懂,對父母的老去,我也無能為力。
我躲進衛(wèi)生間,默默流淚。妻子問我咋了,我泣不成聲:沒事,我排排毒……
昨天,在店里吃午飯,來一個要飯老人——不要錢?要飯!我把飯菜扒給他。妻子在店外騰塊地,女兒搬個凳子。老人話都說不清了,還感恩戴德。女兒眨巴著眼說:“老人好可憐噢!他孩子呢?”我說:“他孩子不要他了吧?你長大可要我們?”女兒直點頭:“要!要!”
我開心地笑出淚來。這情境好熟悉!那時我也女兒這般大,她的話我也信誓旦旦說過。
父母不在家。我們到地里,果然,他們在給爺奶添墳。我和妻子換下父母,女兒給他們捶背。不知女兒說了什么,他們笑得淚水漣漣。父親抱起女兒,指著墳旁的空地說:“涵涵記住了!爺爺死了,就住這。”女兒直搖頭:“爺爺不會死!爸爸說了,不讓你死……”
父親蹲下身,在地上寫個“家”。“這是家,爺爺奶奶老了,腰腿彎了,高處累,就換個地方住。”他把“家”上的點往下移,變成“冢”。“我們沒死,只是把家換成了冢……”
吃過晚飯,我們又返城了。太久沒干活,渾身酸痛。我輾轉(zhuǎn)難眠,起床看《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最后一件事就是回家。母親為方便孩子,一個人不方便著。父母何嘗不是如此!插板壞了,手機沒法充電,也不和我說。我問,才說:你不是太忙嘛……
清明,我無花無酒,但有父母。我打開手機,看剛拍的合影,父母笑得像花兒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