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九年前患腦梗留下了后遺癥,這幾年行動愈發地不方便了,必須有人攙扶方能緩慢行走。因為行動不便,母親很少出門,呆在家里時間長了,心情難免煩躁。
輪流回家照顧母親變成了我們的日常。周末我回家照顧母親,吃過早餐后,把母親珍藏多年的《民族歌曲》翻找出來,問母親是否記得以前喜愛的老歌曲。母親翻開我遞過去的歌本,興奮得像孩子般一頁頁查找。
母親年輕時喜歡唱歌,退休后曾復印了一本本厚厚的老歌曲,每天都到老人歌唱團唱歌。如今八十多歲的母親記憶力已大不如前,即使那些她做有符號最喜歡的歌曲,也已經唱不上來了,望著熟悉而陌生的歌曲,母親不知所措地嘆著氣,心情忽然陰郁起來。
我找到自己會唱的歌,希望領唱可以開啟母親那些埋在記憶深處的天籟。果然,聽我唱起了《南泥灣》的歌詞“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呀一唱,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呀”,母親的記憶忽然回來了,她跟著我的節拍反復吟唱了幾次,漸漸重新熟絡起來。
母親記憶的閘門一下子被打開了,母親的興致越來越高,我們又一起唱了《愛我中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這首歌讓我們想起了參加“三月三”民歌節活動那些快樂的時光;而《歡樂今宵》《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洪湖水浪打浪》等等膾炙人口好聽的民族歌曲,一次又一次打開了母親的話匣,跟我絮絮叨叨地講起了她許多舊事,那些舊事盡管我早已記熟于心,但再次從母親的嘴里有條理地講出來,我心里依然暗暗高興。
我把母親唱的歌曲一首首錄了起來,再回播給她聽,聽到自己的歌聲,母親忍不住笑起來,不禁感慨時間過得太快,兒女都已成家立業,自己曾經清脆的聲音也已經變得如此蒼老了。
一首首舊歌唱過,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時分,興致勃勃的母親仍意猶未盡。我告訴她要去做午飯了,母親不以為然地說,隨便吃墊點肚子就可以了,午飯天天吃,唱唱歌更開心!拉著我繼續翻著歌本尋找她喜歡的歌。
望著放聲高歌的母親滿臉皺紋笑成了菊花的表情包,我也滿心愉悅。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對于年邁行動不便的父母而言,山珍海味不如粗茶淡飯,別墅美景不如孩子在身邊,親情的陪伴無疑是父母晚年最美的幸福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