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一名老黨員,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將保障全村人的生命安全當作自己最大的責任。
在農村,每到春節,走親訪友拜年聚餐是必不可少的內容。而疫情正好發生在這個節骨眼上,要讓大家改變習慣,還真是有些難。
父親絞盡腦汁擬了好幾條警示標語,從村頭貼到村尾。“你不聚,我不聚,人人齊把肺炎拒”“少聚一次餐,親情不會斷”“預防千萬條,口罩第一條”“人多莫去湊熱鬧,出門記得帶口罩”標語雖然寫得挺好,但并沒有引起村民們的重視。見標語起到的作用不大,父親決定改變策略。每天早上,他都會在村里的微信群,報告新冠肺炎疫情的各種數據,讓大家提高警惕。他還隨時轉發一些防控知識,勸大家不要出門,強調勤洗手、戴口罩的重要性。
村里有3個人是從武漢返鄉回來的。父親和另外兩名老黨員決定,在這幾戶人家隔離期間,他們所需生活用品由大家幫助購買。3個老黨員一個人分派一家,實行責任到人。父親分到的那家有8口人,其中包括不滿周歲的孩子和80多歲的老人。于是,父親每天的工作量陡增。不是幫著買奶粉,就是給老人買藥……可父親卻忙得不亦樂乎。
父親還報名參加了村里的執勤,對那些想進出村的村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進行勸返。
幾天忙下來,我發現父親明顯瘦了,就對他說:“都一大把年紀了,還這么折騰干嘛,有事叫年輕人去做嘛。”父親卻笑了笑說,這是一個老黨員的責任和使命,他這場保衛戰“疫”,不能輸,只能贏。
也許正是因為有了像父親這樣認真、負責的人,當周邊有鄉鎮發現感染病例的時候,我們這里依然安全。我相信,父親一定能和全國人民一起打贏這場戰“疫”,春暖花開時,就是他露出勝利笑容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