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相愛相親》,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物,便是電影中的阿祖姥姥,她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奶奶。
阿祖姥姥生于舊社會,遵循當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岳子福。沒有結婚證,在現代來看婚姻根本不受法律保護,不合法。婚后,男人外出打工,在外遇見真愛成了家,歸鄉的時候,已經躺進棺材。就這樣,阿祖姥姥守了一輩子活寡,接著又繼續守著那座已經沒有任何溫度的墳墓。她甚至已經記不得丈夫的容貌,只用一副針線繡出他的名字,當作照片,掛在墻上。姥姥愛著丈夫,而丈夫對她卻只有那個時代無法推卸的責任,除了按時寄回家用,再無其他。他的愛,都給了那個在外認識的二房妻子……好心的年輕人為了圓姥姥一個心愿,使用PS把她和丈夫合成在一起。姥姥抱著照片歡喜地回家,不想路上突然下雨,等到家后照片上已經有了水漬,姥姥不懂,拿起毛巾想擦去水漬,卻把丈夫的臉越擦越花,那一刻,她終于像個小孩子一樣大哭起來。姥姥甚至都沒有自己的名字,她說岳福氏就是她的名字。
劇中的姥姥讓我想起自己的奶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奶奶不是我的親奶奶,她是我父親的養母。早年她自己的孩子夭折,便拖人到家里孩子眾多的那戶人家帶到排行老三的爸爸。那時爺爺常年在上海工作,也是按時寄回家用。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她含辛茹苦把爸爸養育成人,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爺爺給她寄回的新衣服只見她拿出來曬,卻沒見她穿過,最后衣服都曬得發了黃。奶奶雖然不識字,卻識大體,當時爸媽打算生二胎時,說萬一又是個女孩怎么辦?奶奶卻說,男孩好女孩也好,生下來我幫你們帶。后來就有了我。可以說,我的出生,要感謝我的奶奶。奶奶也信守諾言,一直把我帶到上幼兒園。印象中,她身材高瘦,背由于長期田間勞作而早早駝背。她吃苦耐勞,自力更生,種些菜拿去賣。還記得奶奶有次跟我說過,等有天她不在了,要記得她叫 “王旁羲氏”,我不知道字是不是這幾個,只知道她說出的是這幾個讀音。我想,這個奶奶應該沒有告訴別人,只告訴我了吧。
在經歷早年爺爺的病逝,到后來家里的變故,我無法想象奶奶是怎樣熬過了那些悲痛思念的漫漫長夜,直到自己的生命也走到盡頭。而我好像從來沒有好好給她一個擁抱,長大后也變得和她越來越無話可說。媽媽說過,奶奶病逝后,她回鄉下的老房子整理奶奶的遺物,在房間枕頭的夾層中發現很多細碎的零錢。一直以來,奶奶把自己賺來的錢小心翼翼地縫在枕頭中。媽媽說,看到那個場景,淚眼模糊。我也是后來的后來才知道,其實當年爺爺在外工作時,是有私生子的。
這就是我的奶奶,她沒有文化,不會說甜蜜的言語,卻把愛都給了爺爺,給了爸爸,給了我們。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總會面對愛自己的人和自己愛的人逐漸離去。我始終相信,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著平行時空和永恒。那些逝去的人,不曾走遠,他們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住在了心間。
此刻,我多想回到鄉下,推開那扇塵封已久的木門,也許里面已經破舊不堪,成為各類小動物的樂園。我只想看看墻上的舊相片,想象奶奶還在灶臺邊生火忙碌,煮著最天然可口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