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記性不好,可對家人或親戚用過的日常用品從來不會弄錯,在你下次回去小住時,母親會準確無誤地找出來,就像住賓館似的,你根本不用考慮隨身攜帶,這樣省去諸多麻煩。而這一切源于母親獨特的標簽。
母親的標簽花樣多多,有吊牌式、膠布式、綴字式、字條式。標簽的用處,小到牙刷、牙膏,大到棉被、被套。前幾天,上大學(xué)的侄兒回學(xué)校去了,母親就剪下一小塊醫(yī)用白膠布,貼在他用過的牙刷柄上,再戴上老花眼鏡,用圓珠筆寫上侄兒的名字,套入牙刷盒里,然后將他的臉巾、腳巾、浴巾烤干,一一貼上標簽打包入袋收藏。
第一次看到母親的標簽,是我外出打工歸來,當(dāng)母親將我留在家的毛巾找出來讓我洗臉時,我一眼看到洗臉巾的右下角用紅棉線綴了“華臉”二字,再看浴巾、腳巾,在同樣的位置是“華澡”“華腳”,還有我用的盆、桶都貼上了我的名字。那一刻,特感幸福,這就是母愛的溫暖!這種溫暖讓我感到在外所受的委屈都已微不足道。
接下來,我端碗吃飯時,母親卻沒來吃,她架個木梯子準備爬上去給我取棉被鋪床,我眼疾手快搶著爬梯子,結(jié)果看到高高的放物板上碼著幾個大包袱,包袱外都吊著一塊小吊牌,我一個個吊牌看過去:萍、5斤;華、7斤;陽、6斤……這都是我們兄妹平時在家蓋的大小棉被,母親都掛了標簽,這樣很方便我們對號入座。
母親的標簽何止是日常用品,像冰箱冷凍層里的食物,她也貼上標簽,即使結(jié)冰后難以分辨,只要看看標簽就一目了然。有次鄰居來取寄放在我家冰箱里的豬肚,一看到母親貼的標簽,贊不絕口。像父親年老多病,同時要吃多種西藥,為了避免藥物吃混或漏掉沒吃,母親就采用標簽,把每天要吃的藥片先天晚上分別裝在幾個小空瓶里,再分門別類寫上藥名,一天幾次,一次幾片的小字條,塞入各瓶里,若是記不得哪種藥吃沒吃,吃了幾次,只要一看小藥瓶,數(shù)數(shù)藥片就一清二楚。這個絕妙的方法,還在她的老年朋友中推廣,非常受用。
其實,細品母親的標簽,豈止是關(guān)愛?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