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就像一場絕版電影的高潮,演繹的是人生最精彩的一幕,而最精彩的部分里感情則會是主線,牽念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懵懂的年齡,青色的豆蔻年華下極力掩蓋的羞澀,心里種下的那些愛情火苗,幾乎燃燒著年少時大半的青春。而對于一個貧苦山區的女娃來說,這感情幾近是一種奢侈,于是在青春的年月,關乎情感,關乎一個人,卻和愛情是無關的。
大學校園的迎春花每年開得都燦爛而迷人,那個男孩子從樹后閃出的瞬間,我只是愣了幾秒,而以后的兩年大學生活里他成了唯一的一個男朋友,而這個男朋友不是男歡女愛的那種,是最落俗套的那種男女友誼,俗套的說法總會讓人多一點酸楚,他那時候喜歡我的女朋友,而丑小鴨變成天鵝對我來說還是夢想。我的自知之明讓我對這樣的關系把持的非常好。我這個鐵哥們仗義到只要他心情不好,我總會赴湯蹈火地開導和勸慰。
兩年后,我們的關系竟然疏離,至于原因,只能說是年少輕狂,不懂得友情這東西其實也需要經營。畢業后我沒有工作,沒有愛情,沒有回家的勇氣,別人懷念青春,我突然覺得我的青春就像一頁白紙。只有他,似乎是為了在別人青春的紙上致辭,提筆過后,不小心染墨了我的空白,留下了這樣的痕跡。
工作后的第三年,我傷懷歲月的流逝,于是寫了一份郵件給他,因為青春無罪,不論前嫌還是誤會,時光的流轉,早已經在歷史中風干了。沒想著他竟然回了信說:“那年中山公園的花開得很美,卻襯托著兩個年少的男女各自的落寞情懷和學生的酸澀,然后幻想著十年后今天的我們。”。
我眼窩竟然熱辣,滲出了兩滴淚水。我想起了還有他送我的那一串風鈴,那是我在戀愛前收到過的第一份禮物,談不上欣喜若狂,但總是有些許的自尊渲染著惆悵而安慰的情懷;還有為了幫他追女朋友一起騎過的三人車,留下的是一個追隨和一個被追的歡樂笑聲,而我只能留下電燈泡一樣的閃亮的記憶。
后來他又來信說那年的那趟去我家的旅程,他永遠記著的我家的院子、灶房以及我為他做的早飯,還有西房中被我洗的香皂味的花色被子,門前的泥濘的路,那夏季早上芬芳依然的空氣,還有騎著單車在失去車閘后,摔下來后腿上留下的疤痕......他的言辭好像一首古老的詩詞,詮釋了我大學里唯一青澀的關于情感的記憶。
其實大學每年的寒暑假,我依舊是個早當家的孩子,給父母親做農活,鄰居家的老大哥曾欣慰又是憐愛地曾對我說,為何你從不像個大學生,事實上,我翻閱當年的舊照,我又何曾真的像一個有著朝氣的大學生,生活又怎么能容許我用這樣的年華去光彩照人。當我訴說這些經歷時,他曾對我說,其實這是財富,事實上多年后,我真的覺得那就是財富。
后來又書信了幾次,談了現在的婚姻生活,總也是不如意之類的,他依舊說話像個文人,只是多了幾份世故和滄桑的感覺,而我們最終的懷念也因幾份郵件來往后銷聲匿跡了,我想我們見面的可能性是很小了,大學一別,闊別了青春,闊別了我們年少的酸澀和生活的艱辛,現在我們都在自己的軌道上行走,牽念的更多的是當下的生活,記憶終究是成了回憶。
一個人的故事,一個人的腳步中烙印了一個人的歲月歷程,一個人的青春穿插了一個人的故事,那歲月飄落在時間的長河里,而回憶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