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詩句 ,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思念,叫秋水長情;有一種莫名的傷感,叫做忘記穿秋褲。 在寒冷的季節(jié),我透過秋水思念你。愿你保重身體添衣,幸福持久!描寫寒露的古詩寒露的古詩四句詩一年級
寒露的詩句
一. 葛花墜寒露,夕飲清心胸。——高啟《姑蘇雜詠·毛公壇》
二. 柳經(jīng)寒露看蕭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紳《宿瓜州》
三. 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聲。——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四. 朝來寒露重,旭日慶新晴。——郭印《晚晴》
五. 曾識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方岳《送荔子方蒙仲·曾識坡仙海上山》
六. 澤雁和寒露,江槎帶遠(yuǎn)薪。——周賀《旅懷》
七. 洧水于今寒露起,漢臺依舊白云深。——王珪《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詞》
八. 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李嶠《安輯嶺表事平罷歸》
九. 寒露濕青苔,別來蓬鬢秋。——《雜曲歌辭·山鷓鴣》
十.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齡《齋心》
十一.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元稹《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jié)》
十二. 疏影暗棲寒露重,空城饑噪暮煙多。——李頻《黃雀行》
十三. 野花似泣紅妝淚,寒露滿枝枝不勝。——劉滄《秋日望西陽》
十四.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
十五. 曉菊泫寒露,似悲團(tuán)扇風(fēng)。——李賀《感諷六首》
十六.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陽曛。 ——嚴(yán)維《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十七. 茂陵劉郎老更癡,夜守銅盤飲寒露。——李復(fù)《和李夷行游西溪醉歸》
十八.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fēng)寒露之玉壺。——杜甫《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
十九.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shí)立在最高山。——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二十. 飛喚行搖類急難,野田寒露欲成團(tuán)。——唐寅《敗荷鹡鸰圖》
二十一. 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王昌齡《送十五舅》
二十二. 早鴻聞上苑,寒露下深宮。——皇甫冉《婕妤怨》
二十三. 疎蟬有思曳長繰,寒露無聲洗殘燠。——胡寅《贈朱推》
二十四. 蘭苕獵翠凄寒露,楓葉搖丹嘯暝猿。——宋祁《屈原祠》
二十五. 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壺寒露冰。——李廌《送蘇伯達(dá)之官西安七首·好去西安蘇縣丞》
二十六. 清浮寒露在冰壺,一節(jié)三年更不渝。——姚勉《送周縣尉滿秩歸·清浮寒露在冰壺》
二十七. 氣得清涼開更早,色沾寒露久逾明。——韓維《桃花菊·霜女星娥不俗情》
二十八. 東峰霽月出,林叢寒露明。——李復(fù)《宿興德寺》
二十九. 風(fēng)檻夕云散,月軒寒露滋。——許渾《送魚思別處士歸有懷》
三十.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悶十二首》
三十一. 素秋寒露重,芳事固應(yīng)稀。——唐彥謙《紫薇花》
三十二. 寒露綴衰草,凄風(fēng)搖晚林。——邵雍《秋懷三十六首·寒露綴衰草》
三十三. 草色多寒露,蟲聲似故鄉(xiāng)。——李郢《早發(fā)》
三十四. 金莖難復(fù)見,寒露落空中。——姚合《文宗皇帝挽詞三首》
三十五. 黃花散晴陽,赤葉變寒露。——韓維《同曼叔諸君登醴泉觀凝碧亭》
三十六. 明月初濡寒露白,籬花似趁重陽黃。——釋正覺《題奉化西峰圓覺禪院》
三十七. 官居寒露清冰里,人在光風(fēng)霽月中。——姚勉《代謁張別駕·入境歡聲聽野農(nóng)》
三十八. 堪憐寒露冰壺玉,塵滿冠巾汗?jié)M襟。——陳著《弟觀為眾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絕因趁韻·人眾由來口鑠金》
三十九. 薄云淡杪林,晴沙泛寒露。——徐渭《與楊子完步浣紗溪梁有懷西施之鄉(xiāng)》
四十. 數(shù)派清泉黃菊盛, 一林寒露紫梨繁。——盧綸《晚次新豐北野老家書事呈贈韓質(zhì)明府》
四十一. 晨起懷愴恨,野田寒露時(shí)。——韋應(yīng)物《授衣還田里》
四十二. 新開寒露叢,遠(yuǎn)比水間紅。——韓愈《木芙蓉》
四十三. 九月寒露白,六關(guān)秋草黃。——韓翃《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四十四. 藜杖侵寒露,蓬門啟曙煙。——杜甫《九月一日過孟十二倉曹、十四主簿兄弟》
四十五. 寒露衰北阜,夕陽破東山。——宋之問《初到陸渾山莊》
四十六. 還期應(yīng)不遠(yuǎn),寒露濕蕪城。——韋應(yīng)物《送槐廣落第歸揚(yáng)州》
四十七. 寒露潔秋空,遙山紛在矚。——張九齡《晨坐齋中偶而成詠》
四十八. 玉燭降寒露,我皇歌古風(fēng)。——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陽日即事》
四十九. 寒露迎風(fēng)一段冰,高標(biāo)孤映宛之濱。——王珪《訪別成獻(xiàn)甫經(jīng)歷時(shí)新拜四臺御史之命二首》
五十. 菊華寒露濃,蘭愁曉霜重。——李咸用《題友生叢竹》
五十一. 燦燦辰角曙,亭亭寒露朝。——韓愈《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
五十二. 何似屏星南極里,清如寒露在冰壺。——劉辰翁《法駕導(dǎo)引·五月五》
五十三. 姑蘇臺殿變秋蓬,荊棘沾衣泣寒露。——曹勛《姑蘇臺上月》
五十四. 朔風(fēng)剪塞草,寒露日夜結(jié)。——獨(dú)孤及《海上寄蕭立》
五十五. 霏霏伏雨濕楊柳,滴滴寒露凋芙蓉。——王炎《用元韻寄周推蕭法》
五十六. 秋月無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瀾。——李群玉《玉真觀》
五十七. 清香晨風(fēng)遠(yuǎn),溽彩寒露濃。——柳宗元《巽公院五詠》
五十八. 春柳南陌態(tài),冷花寒露姿。——李賀《花游曲》
五十九. 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張九齡《使還都湘東作》
六十. 菊色滋寒露,蘆花蕩晚風(fēng)。——吳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節(jié)物隨時(shí)變》
六十一. 霏霏寒露濕檣竿,耿耿明星動(dòng)玉灣。——項(xiàng)安世《夜坐懷都城》
六十二. 玉壇標(biāo)八桂,金井識雙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風(fēng)。——盧綸《早秋望華清宮中樹因以成詠》
六十三. 此輩豈無秋,亦蒙寒露委。 ——杜甫《種萵苣》
六十四. 寒露潤金井,高風(fēng)飄玉箏。——許渾《寓崇圣寺懷李校書》
六十五. 舊苑經(jīng)寒露,殘池問劫灰。——鄭愔《奉和幸三會寺應(yīng)制》
六十六. 秋桐故葉下,寒露新雁飛。 ——孟郊《與韓愈、李翱、張籍話別》
六十七. 窮巷秋風(fēng)葉,空庭寒露枝。——盧照鄰《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六十八. 回云隨去雁,寒露滴鳴蛩。——錢起《晚次宿預(yù)館》
六十九. 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沈佺期《幸白鹿觀應(yīng)制》
七十.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風(fēng)生。——李群玉《桑落洲》
七十一. 寒露初寒寒草邊,夜夜孤眠月前。——鄭光祖《雜劇·醉思鄉(xiāng)王粲登樓》
七十二. 商風(fēng)勁危條,寒露鮮繁蕤。——宋祁《楊秘校秋懷·上天分四序》
七十三. 離披寒露下,蕭索微風(fēng)觸。——蘇轍《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荻浦》
七十四. 可配寒露壺,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謝王元才見惠峨嵋山菩薩石》
七十五. 秋高寒露至,旭日猶融融。——唐時(shí)升《園中十首·秋高寒露至》
七十六. 蓐收御節(jié),寒露微結(jié),氣清虛兮。——李隆基《鶺鴒頌》
七十七. 忽來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邊。——趙蕃《游宋衡送示登明錄詩卷次韻并呈同賦諸公》
七十八. 氣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李嶠《晚景悵然簡二三子》
七十九. 歲晚蟲鳴寒露草,日西蟬噪古槐風(fēng)。——劉滄《留別崔澣秀才昆仲》
八十. 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蘿。——楊景賢《雜劇·西游記·第五本》
八十一. 寒露應(yīng)秋杪,清光澄曙空。——權(quán)德輿《奉和圣制豐年多慶九日示懷》
八十二. 為報(bào)鄉(xiāng)閭看解橐,清永寒露勝琳球。——項(xiàng)安世《送曹提干歸永嘉兼寄陳君舉舍人·西船滿載下東州》
八十三. 屈指重陽能幾許,夜來寒露已為霜。——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籬邊準(zhǔn)擬嗅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