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并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夏至節氣的水果及養生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夏至吃什么水果
火龍果
火龍果又名吉祥果,這是一種味道很好,而且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火龍果糖分較少,而且熱量低,所以是很健康的,適合經常食用。在夏至的時候如果能常吃一些火龍果的話,可以幫助身體補充營養成分,改善夏季容易消瘦的問題。
西瓜
西瓜是一種常見的水果,在夏至的時候大家千萬別忘記吃它哦!因為西瓜含有的熱量很低,糖分也很少,但是甜味十足而且水分又很多,所以常吃它能幫助身體補充水分,改善缺水問題。吃西瓜還能利尿和排水腫、幫助改善人的膚質。
楊桃
楊桃是夏季很常見的一種水果,它含有很多的維生素C及有機酸,常吃的話可以幫助提升人的免疫能力,還能延緩衰老,讓人維持一個比較年輕的狀態。楊桃的味道比較清淡,但是糖分含量其實不低,大家吃的時候注意不要過量哦。
荔枝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撇開歷史情節,這一豐腴甜美的水果確有貴婦之氣。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果肉具有補脾益肝、理氣補血、溫中止痛、補心安神的功效。但荔枝多食易上火,糖度也極高,雖然美味,也不宜過量。
李子
夏至正值吃李子的好季節。李子的藥用歷史已久,古人認為李子有美容養顏的功效。中醫認為李子有生津、養肝、清熱、利尿的功效,孫思邈說“肝病宜食之。”李子里面含有豐富的糖分,具有緩瀉的作用,可用來治療便秘。而其中所含的礦物質吃了有凈血與造血的作用,可以強化肝臟和腎臟功能,可以治療高血壓與生理不順。
楊梅
夏季楊梅當令,是不少人喜歡的水果。楊梅吃起來酸甜可口,是不錯的消食水果,而且楊梅中含有的多種營養元素還能起到消炎抑菌、防癌抗癌、美容減肥等功效。楊梅鮮果能和中消食,生津止渴,是夏季祛暑之良品,可以預防中暑,去痧,解除煩渴。楊梅含有多種有機酸,維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豐富,鮮果味酸,食之可增加胃中酸度,消化食物,促進食欲。
夏至養生方法
起居養生
為了順應自然界的變化,夏至是適宜晚睡早起,盡量保證每天睡七個小時左右。不適宜夜晚時露宿。這個時候天氣炎熱,在室外工作和鍛煉時,要注意防曬,盡量避開烈日。
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為,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注意午睡
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泄。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順應陽氣的充盛,利于氣血運行。此時天氣是晝長夜短,中午午休一會兒,對恢復體力消除疲勞有一定好處。
夏至后中午氣溫高,可用午睡補充夜里的睡眠不足,炎夏的午睡能降低腦溢血和冠心病的發生率。
運動養生
這時節運動好選在清晨或者傍晚,這個時段天氣較涼爽,適宜運動。運動的地點可以選在河湖邊或者公園等空氣清新的地方。運動的項目可以是慢跑、太極拳、散步等,不宜劇烈地運動。運動過程中,如出汗較多,可適當喝一些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不能大量飲用涼開水,更不能洗冷水澡。
飲食養生
夏至飲食宜食苦酸咸,夏至是一年中人體代謝旺盛的節氣,此時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膩、難消化的食品。早、晚喝點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補養身體,助陽氣。在蔬果方面,蘋果、葡萄、木瓜、枇杷這類平和的水果適合各種體質的人吃。
在夏至,除了飲食要清淡,還可以多吃一些苦味道的蔬菜,例如苦瓜。這是因為苦味的食物具有清涼解暑,除燥祛濕的作用。但苦味食物比較寒涼,體質虛弱的人群不宜食用。
在夏天的時候人們喜歡喝綠豆粥,那就是一劑消暑的好方。綠豆性甘寒,能入心經和胃經。夏天體熱小便黃赤的時候喝起來效果好。很多人不知道煮綠豆的時候要不要把豆衣去掉。其實綠豆衣也是一味中藥,藥效跟綠豆一樣,只是稍弱而已。所以作為一般清熱消暑之品的話,不用特意將豆衣去掉。喜歡吃甜的人還可以加些蜂蜜,對熱毒的癰腫也有很好的效果。但綠豆畢竟是寒性的,體質虛弱的人不宜多食。久服會把體內的虛寒坐實,這樣以后就更不容易調理了。
精神養生
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泄。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郁,則有礙氣機通跳,皆非所宜。嵇康《養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即“心靜自然涼”,這里所說就是夏季養生法中的精神調養。
夏至的習俗
1、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饑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后,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后,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2、消夏避伏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借以生風;“粉脂”,以之涂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
3、“夏至”食品
“麥粽”與“夏至餅”: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面等。《吳江縣志》:“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夏至日,農家還搟面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
冬至餛飩夏至面: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江南一帶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南方的面條品種多,如陽春面、干湯面、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面等,而北方則是打鹵面和炸醬面。“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