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于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的渺小、脆弱、微不足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2022寒假讀平凡的世界有感(精選八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2022寒假讀平凡的世界有感1
昨天我又看了《平凡的世界》,又有了些新的想法。
我感覺孫少平只是孫少安的一個復制品,孫少安所生活的家庭屬于貧困家庭,可是在那個時代家里所要的孩子注定了不止一個,對于孫少安的輟學也只有感到無奈與同情。他要開始負擔這個家,可是他又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于是路遙老先生就讓少平來替代他完成。同樣我也有理由相信田曉霞也是田潤葉的替代品。孫少安與田潤葉可算是青梅竹馬,可是隨著田潤葉的繼續求學,孫少安的回家務農,田孫兩家的生活環境的懸殊越來越大,注定了他們不能夠在一起。可是我們的作者是有感情的,于是他就新創作了兩個人來替他們完成。于是孫家無論如何都要供少平讀書。即使隨著情節的不得已發展,孫少平不得以離開學校出去做工不過作者還在想辦法讓他能夠留在城市。因為他不再愿意看到孫少平和田曉霞再次因為農村與城市的差距而分開。可是事態的發展已超出了作者的設想,孫少平和田曉霞還是不能夠在一起。可是啊我們不能夠在看到一個悲哀的潤葉啊。田曉霞也只好在一次出人意料的車禍中出人意料的解脫。
生活中,我們身邊的許多人都很敏感,也許我們會在不經意間傷了他們的心,所以,我們要謹慎行事,如果你提的問題對方有難處閃爍其詞,不想說,也就不要刨根問底了。做個善解人意的人吧!
2022寒假讀平凡的世界有感2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對于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直到讀了這本書《平凡的世界》,才恍然大悟。
這是一部偉大的巨著,為我們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里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在這本書里,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斗,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其實他也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層次追求的人。
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有著平凡的感動,有著對執著的追求和渴望,我們應該像孫少平那樣,學會在逆境中歷練心智、尋找堅強、戰勝自我,找一個堅強的理由讓人奮進。
2022寒假讀平凡的世界有感3
在我學習的星海中,讀過不少書,就如顆顆行星,難以數清,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文學作家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看著手中的書頁漸漸變薄,我于心不忍,我惶惶然,它們哪里是書,已經是我密不可分的朋友了。
我沉浸在書的海洋中,更沒有任何能阻擋我在書的世界中漫游的腳步。《平凡的世界》令我意猶未盡,故事講了在舊年代貧困的黃土高原的一個一貧如洗的孫氏家族在重重關卡中不容言敗,最終步步走向了復興。路遙用筆將凄美的文字躍然紙上,刻畫了一個又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讓我流連忘返的是富有善良感的少年孫少平,他用堅強的毅力考上了高中,可殘酷的現實把孫少平逼上了死角,大學美夢就此破滅,可他并不退縮,當了煤礦工人,腳踏實地的干活,受到了眾人的愛戴與尊敬。
馬克思說過:人生就像是大海,只有意志力堅強的人才能到達成功的海岸。孫少平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收獲了沉甸甸的碩實。他的精神如同爍爍光輝,時刻指引我前進的道路。
書中也有刻苦愛學的孫蘭香;誠實穩重的孫少安;聰敏善良的田曉霞;多愁善感的田潤葉……文字,把你帶到了黃土高原,讓時間倒流,帶回了舊社會,與主人公同喜同悲。
《平凡的世界》讀完后令人回味無窮,教育了我們一個個引人深思的道理,希望人人都是能得到文學的滋潤!
《平凡的世界》上演了一場愛的奏鳴曲,值得一讀!
2022寒假讀平凡的世界有感4
一本好書《平凡的世界》讓我這個夏天不再煩惱沒有收獲。
看完這一本書,我發現了一個與現代社會完全不同的世界。那里的人很窮,但是他們很努力,也很能吃苦。他們住在窯洞里,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吃著沒有幾粒米的稀飯,經常好幾天也吃不到一頓干糧。只有當客人來的時候,他們才會把少得可憐的白面拿出來,讓客人吃個好的。
他們的孩子只能吃上黑高粱饅頭,也就是被一些家境好的同學稱之為“非洲”的黑饅頭。黑高粱饅頭是最沒有營養,也是最難吃的。他們的衣服上盡是補丁,而且他們連生日蛋糕都沒有見過,生日蛋糕這個詞也就只出現過一次而已。
書中的人物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主人公孫少平的妹妹孫蘭香。她十三歲,烏黑的短發剪得整整齊齊,面如菜色。由于家境貧困,她從小就很懂事,剛剛四五歲就常提個小籃子出去拔豬草,撿柴火。盡管這樣,一點都不影響蘭香的學習。自從她上學開始,雖然吃不飽,穿不暖,但是腦子反應很快,特別在數學方面很有天資。有時候,她的爸爸和哥哥在家里算賬,他們一說完數字,她就在旁邊一口氣說出結果,常常把兩個大人驚得目瞪口呆。
想想蘭香,再想想我自已,我有這么好的生活條件,難道不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嗎?我要像他們那樣,好好學習,吃苦耐勞。
2022寒假讀平凡的世界有感5
《平凡的世界》它是所有正在面對或者是已經經歷過人生困境的朋友們的一生的精神糧食,能保持一個人在人生拼搏中永不放松又能給在生活中茫然無所為的年輕人指明前進的方向。故事中的年輕人的情感,內心世界,都是作家作品偉大和成功基石,這本書已經在超出了小說本身的的內涵、意義和力量。特別是著重表現年輕人的生活,通過他們愛情的波折反映出新生活中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
一本那樣平凡而真實的書,只是在那個黃土高原上一個不起眼的雙水村的小寨,沒有驚天動地的撕殺,只是在默默的訴說里傾訴著融融的親情,沒有蕩氣回腸的情節,只是在那個年代那個環境里娓娓訴說著平凡的世界里平凡人們平凡而又特殊的人生,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的海誓山盟,只是在把愛的種種用那陜北風情徐徐道來。
它描繪的是一幅愛的篇章,對親情的愛,少安與他的父親:當他在參加全縣升初中的考試中,名列第三被錄取的時候“他的父親在他面前抱頭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到剛強的父親在他面前流淚,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將要和學校的大門永遠的告別了,他多么的不情愿呀,他理解父親的痛苦,爸爸不愿斷送他的前程”。或許,我們的印象里,父親總是高大與堅強的象征,又有誰能夠明白那笑容背后的艱辛與無奈?可是少安知道,為了那個家他犧牲了太多太多,沒日沒夜的忙碌著,從來沒有自私過。他是一個多么有情有義的男子漢啊,還有妹妹蘭香與少平、少安的兄妹情誼,一個平凡的環境,一個一包亂的家卻只因那相扶相攜的親情而變的富有。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們,只有平凡的才是大眾的,也才是最真切和偉大的,當人們在一遍又一遍的看青春偶像劇的時候,那些夸張的題材與情節,總會讓人感覺出“水份”來,真正的生活是平凡的。
書中少平的命運就是我們這些平凡世界里平凡的人的生活影子, 尤其是我們這些農民的子弟。不甘平凡,我們卻是如此平凡!但是,我想,不管我們的命運將如何,我們都應該像少平那樣,不管處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我們都不會放棄努力!不會愧對生命!“只能永遠把艱辛的勞動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獲的指望,也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這是作者在后記中寫的,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以一個不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個平靜背后都有激情澎湃,無聲有時勝似有聲。
讀《平凡的世界》后,我們通常能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那曾經的抱怨、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與主人公的經歷比起來,我們是多么渺小,從小學一路走來,沒有經歷什么挫折,而我們稱道的是考試失敗,感情失落等等,與少安、少平相比較我們又算什么呢?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終獲得生活上的成功,譜寫了一曲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們揭示了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并以一幕幕催人淚下的苦難所展現出的人物的頑強堅韌的信念告訴人們: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意義在于我們對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的堅強的信念。
“在拼搏中的追求,不單單是結果,還有奮斗的歷程。”——這是人本質的真正的價值和意義,讓我們銘記終生。也正如史鐵生所說的:“生命的意義就在于你能創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于你能夠鎮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夢想使你迷醉,距離就成了歡樂;追求使你充實,失敗和成功都是伴奏;當生命以美的形式證明其價值的時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2022寒假讀平凡的世界有感6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一部作品,1986年出版三部曲中第一部,隨后兩部相繼出版。小說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全景式地表現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毫不夸張的說,這是一部宏大的作品,故事發生在那片黃土高原上。字里行間透露出那種農民特有的樸實。他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就那么真實的活在我們之中一樣,打開一扇扇精神世界的大門,人生格局就此改變:空闊、寬容、堅硬、柔軟。他似乎總是在講述生活的不易,活著的艱難。但它又不僅僅是在描寫苦難,它通過展現那一個個小人物普通艱難境遇的同時,卻也極力書寫了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美好心靈與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孫少安和孫少平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如果說孫少安是立足于鄉土矢志改變命運的奮斗者,那么孫少安則是擁有現代文明知識,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他們兩個的人生更像是中國社會中普通人人生奮斗的兩級經驗。
這部書一共有110萬字,讀來卻沒有一種很累贅的感覺。倒是有種酣暢淋漓之感。孫少安13歲便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家里有半癱的祖母,弟弟妹妹要完成學業,姐姐嫁了個不爭氣的丈夫需要幫扶,家中破敗不堪,負債累累。孫少安只好輟學,惜別了青梅竹馬的田潤葉。最初我不太能接受這樣的結果,總覺得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特別是潤葉和向前的不幸福的婚姻生活,我覺得孫少安和田潤葉應該在一起,但隨著閱讀的持續,我開始理解孫少安的選擇。對于孫少安來說,秀蓮似乎是更好的選擇。“老婆孩子熱炕頭”也沒什么不好,樸實的秀蓮又何嘗不是最適合他的那一個?他們都是扎根于黃土地的實干家,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來創造未來的日子。而田潤葉和徐向前的生活也漸漸的步入正軌。你可以說我這是茍且,但這樣的結果,即使是兩個有情人之間的錯過,我倒是并不覺得有什么太過于可惜的地方。少安對家族的那種強烈的責任感讓他選擇了秀蓮,而事實證明,秀蓮也確實是那個,可以和他共患難的淳樸的“糟糠之妻”。
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少平的經歷。他飽經生活對他的磨難,有著年輕人對未來的憧憬和理想,希望擺脫命運的枷鎖。有著豐富閱讀體驗的他,不愿意留在哥哥的磚廠中幫忙,而是獨自離開家鄉去外邊打拼。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是我理想中愛情的模樣。他們的愛情超越了階級與貧富,跨越了生死,是一種柏拉圖式的愛情。他們共同討論文學,談論理想。但這樣的愛情又不是虛無縹緲的愛情,愛情主人公彼此的雙方,都是腳踏實地的行走在這片堅實的土地上的人物。孫蘭香是孫少平和孫少安的妹妹,孫家四兄妹的經歷像是進階式的。孫蘭花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是個悲劇式的人物,似乎永遠的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生活上甚至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每每讀到,總不免唏噓感慨一番;孫少安讀了高中,在家庭的逼迫下過早的成長為一名男子漢,承擔起家庭的重擔,把生活過的也算是風生水起;孫少安見識廣闊,出走雙水村,走向更為廣闊的世界;孫蘭香是家里的第一個大學生,見識廣闊,思想獨立,不必過多背負家庭的重擔,是走的最遠的那一個。
其實這部書講述的故事就是簡簡單單的樸實的故事,沒有什么太過出彩之處,敘事技巧也不像先鋒文學那樣講究,就是老老實實的按照時間的發展順序,一步步的記錄,一步步的描寫。但正因為這樣的樸實,這樣的平凡,會讓生活在那個時代和現在的我們產生強烈的認同感,不管生活在那一個時代,誰又不是那個拼了命也想要讓自己的生活再好一點的人呢?那個人是孫少平,是孫少安,是你,也是我,是生活在這平凡的世界里的每一個平凡的生命。小說的結局是少平走向了惠英嫂的屋子,這兩個人之間,我不知道究竟有沒有愛情,但是卻有一種惺惺相惜,“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抱團”之感。整本小說就這樣結束,秀蓮和曉霞都死去了,只留下少平和少安兩個人,田潤生和郝紅梅最后走到了一起,徐向前和田潤葉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生活哪有完美的呢?我們都不完美,但生活必須繼續。世界又怎么可能總是順遂我們心意的呢?這本來就是一個平凡的世界,我們也只是平凡的我們,但又有誰能否認這平凡的我們的人生,不是一部充滿激情,充滿熱血,充滿奮斗的血淚史呢?致敬,平凡的世界,平凡而執著的我們,平凡而執著的人生。
2022寒假讀平凡的世界有感7
劇中故事線條繁復交織,眾生百態構成了上世紀70、80年代中國鄉土社會的萬花筒。其中主要人物是雙水村的貧苦農民孫氏兄弟,哥哥孫少安的現實主義人生與弟弟孫少平的理想主義人生,是劇情發展的主要脈絡。
哲學家榮格說,文化的最終沉淀是人格。孫少安、孫少平都是鄉土社會中成長起來的農民,他們身上集中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優良的人格品性,明理、重義、友善、孝悌、勤奮、進取。所不同者,弟弟讀書較多,不安于禁錮在本鄉本土,因此無論鄉村的境況如何,貧窮也好,安穩也罷,他都希望走出雙水村,去往城市體驗新的生活,即便那種生活是陌生的、艱難的,甚至是屈辱的,他的心中都裝著一個不同于現狀的“世界”。
從劇中,可看見同樣的“平凡”和兩樣的“世界”,“平凡”都是人們在生活面前的無力而頑強、無奈而堅韌,都是彼此在愛情、親情、友情面前的真摯和辛酸、悲喜和折磨;而“世界”呢?一個是哥哥孫少安的現實世界,一個是弟弟孫少平的夢想世界——其實那不是他的世界,而是城里人的世界,所謂另一個世界。為著成全自己的世界,他們都經受著平凡的鞭打驅策,結果,哥哥逐漸走向了富裕的生活,而弟弟卻一直困頓于現實的窘迫。
兄弟倆一樣的慷慨樂助,一樣的重情重義,而相對于哥哥孫少安,弟弟孫少平與同他相愛的女同學田曉霞,還多了一份對于文學、理想的熱愛,多了一重精神追求。然而,最終,田曉霞為施救落水者而遇難,孫少平因此陷入了極度的痛苦之中。這時,一個與現實主義作品完全不搭的浪漫的、科幻般的場景出現了,“外星人”出現了。孫少平與外星人的對話,也許是整個劇情的“眼”,探討了這個經歷了無數苦難卻又缺乏宗教信仰和終極關懷的民族,有關生命意義的話題。
為什么弟弟孫少平,他的夢想與現實總是那般水火不容?他的帶著理想色彩的世界為什么如此脆弱?電視編導講述的雖是哥倆及其周遭人們的故事,但我確信,電視劇其實是對鄉村社會和農民整體生存意義的關懷,通過史詩般的宏大巨制,意圖呈現中國一個特定階段的民情世風,揭示人們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以及相關的命運浮沉。
孫氏兄弟及其雙水村村民的道德大體還原了中國傳統社會的本色,既有孫氏兄弟所代表的優良品質,也有眾多村民身上的文化劣根。隨著集體主義在農村的瓦解,“貪婪”這一被充分釋放出來的原罪動力使得原先的愚蠢者變得聰明了,懶惰者變得勤快了,忠厚者變得狡猾了,懦弱者變得膽大了,這種變化也改善了他們的吃穿用度。總體而言,反映了國家社會在這一歷史時期的進步,但人們普遍的道德流變以及層出不窮的新問題仍然在考問著這個社會。昔日的人民公社制度下,不乏滿嘴高義的偷奸耍滑者,今天的商品經濟大潮中,又多是公然唯利是圖的營營茍茍之人。如何防范偽君子,少出真小人?這顯然是一道道德命題。
這部電視劇或可以啟發我們的思考——堅守著孫少平式的對于理想追求的其尤無悔,保持著孫少安式的對待生活的腳踏實地,將兩個世界打通為一個世界,即便生活依然平凡、沉重,也是更加美好的世界。
道德的培育,需要一種不斷向上拉拽的力量,它來自榜樣的引領,也來自法治的托舉。所謂傳統道德,大致是這樣造成的,一是教化,一是刑罰。實施教化的是士大夫階層,主導刑罰的是統治階級。士大夫研讀經典,繼而言傳身教,他們不僅是經典的解讀者,也是踐行者和傳播者,他們通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實踐,樹立起道德示范標桿。一般而言,如果失去了士大夫始終如一的道德感召,那么普通民眾經由物質刺激而擴張膨脹的物欲往往導致道德淪落。士大夫階層是保證一個社會的道德越過底線崩塌下去的防火墻之一,另外一堵防火墻在現代社會是法治,在傳統社會就是刑罰。
在平凡的人生中,給予我們溫暖的總是隆禮崇德的人間真情,而制造生命創傷的,常常來自人性中難以測度的鬼怪精靈。建設一個物質豐裕而精神繁茂的世界,正是平凡人生的意義所在。
2022寒假讀平凡的世界有感8
《平凡的世界》中的愛情,對于無關風月的我實在沒有大多感悟。直到今晚抓緊時間刷完孫田二人的感情線后,竟發現自己對愛情的認識有了極大轉變:
常說完美的愛情故事都以“畫上圓滿的句號結尾,但路遙的這部作品,皇甫同學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一一畫上一個省略號,我最初并不滿意這個結局,但真正讀到孫少平不甘心田曉霞的犧牲,一如既往地在約定地點“見面時,真有一些感動。某種意義上,這未必不是完美結局。若林黛玉葬花之辭:“若未錦囊收艷骨,一抷凈土掩風流。作者也不想這段理想的情感沾凡塵之事。從始至終,兩人的情感就是純粹的愛情。
其實孫田二人的結局可以說是最有味道的:縱觀全書,所有人的愛情都因現實不圓滿。把孫氏兄弟的感情線相比。簡直是一組鮮明的對照:男女雙方差距相同,但收獲了不同的結果。我的眼中,愛情也有三個層次:付出,負責,改變。少安與潤葉屬于第二層,少平與曉霞卻已達到改變一層,跨越地位,學歷,家境,兩人不斷改變著自己,甚至達到“生者可死,死者可生”的“情之至”可惜,少安若可為潤葉過上圓滿的生活去尋一條可能更艱難的,卻可成全二人的路也好。
愛情其實與萬物無關,其中沒有距離,沒有倫理,沒有生死。可以“恨不相逢未嫁時”,亦可“能以精誠至魂魄”,除去時間,愛情就是亙古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