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不自在,但無所適從。
2、*我想演得更像個成功人士。
3、這才是建立人際關系的真諦:不是
4、我與布魯克林組交往時,除建立友誼、
6、*從現在到將來。目光長遠,著眼未來。
7、不得不:不得不去做,就算你感到十分厭煩。
8、*從我到他。不以自己為中心,推己及人。
9、*從工作到任何話題。豐富話題,避免單一。
10、*我不喜歡這個人,但我十分注意行為舉止。
11、做真實的自己,可以使你在交際中不帶有目的性。
12、樂于做:做這些事時你可以真實地感受到警醒、興奮。
13、——菲爾*麥格勞,電視主持人、心理學家。
14、但如果你的答案是不是,那么下一個問題,為什么(不是)。
15、想做:可以自由選擇要做的事情,盡管選擇和完成事情并不容易。
16、*如果他不積極回應我,起碼我還有我表現得不像自己這個理由。
17、憑心交朋友。能夠建立起最穩固的社交網的關系,才是你真正在乎的。
18、如果有些不得不和應該做的事情不是必須的,那就刪除。你有很多選擇!
19、我該怎么做?經過幾個不眠夜和一番思想斗爭,我終于找到一個好方法。
20、要充分利用親和力的能量,我們需要知道何為親和力及其如何發揮作用。
21、*如果你感到有些厭煩,停下來,問問自己:是什么引起你的厭煩感?
22、執行、重構、刪除。審視自己的選擇,并調整自己的態度,展現真實的自己。
23、檢驗是否為真實的自己,最簡單的方法是,注意自己在交際開始和結束時的感受。
24、做真實的自己。不懼外界對你評頭論足,或在世界迫使你改變自己之前,你才是真實的自己。
25、顯然,我們彼此不同,我們應該為此感到高興,因為我們討人喜歡的地方正是我們自身的特質。
26、*有些人的優點恰是你的缺點。你會與這些人產生共鳴和理解嗎?*有人會把你不愿面對的
27、做真實的自己,你就會到達自己想去且需要去的地方;做真實的自己,你就會建立有益持久的人際關系。
28、不要偽裝,做真實的自己。在與難相處的人打交道時,發現其身上的閃光點,這有助于形成更有效的交際。
29、交談的人、手頭的任務,還是周圍的環境?*如果你感到輕松自在,也問問自己:是什么使你感到輕松?
30、他們說,你為什么把頭發搞成這樣?每次她講到這些事的時候,都面帶微笑,透露著對孩子們真誠的敬佩之情。
31、我們面對每個場合時,有四種基本態度。它們可以再次確定我們是否是真實的自己,從而幫助真實的自己展現出來。
32、這兩組之間有很明顯的區別,但對我都很友好。我也很喜歡這兩組里的同學們,對他們都有好感。如果我只考慮哪個小組能給我
33、*是因為你認為自己應該怎么去做,所以一直不停地改變自己的行為?*因為這個場合中有什么使你感到緊張、手足無措?
34、當有一些不得不和應該做的事情時,將之轉化成樂于做和想做的事。也就是說,在不同的場合找到自己較能接受且感到舒適的東西。
35、做真實的自己,才能更好地與人溝通交流,才能與生活和1_作中遇到的人相處得更加舒服融洽。人際關系才能發展得更加容易和持久。
36、應該:社會、公司或外界力量認為這樣做對你有利。即使你同意他們的看法,但這些事情也不是你想做的,而是你覺得自己有義務去做的。
37、其實,內向的人在職場或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完全放松自如,而且內向也是一種優勢。內向的人是很好的傾聽者,他們可以很自然地開展對話。
38、后來我跟她一起簽到上班,我問她那天吃飯感覺怎么樣。非常好。她平靜地說,剛開始,我們不怎么親昵,我雖然有點害羞,但并不像傻子。
39、老實說,這就是真實的我,我知道了害羞沒什么,我不用竭力隱藏。我接受了我的性格,即使在新場合還是會感到有些不適,但這也沒什么。
40、我想讓他記住、他最終也理解了的是,在與人交際中沒有對錯之分,沒有正確的方法教你該怎么做。對你來說正確的,也許對其他人就完全錯誤。
41、深呼吸,做回真實的自己。問問自己,最壞的情況是什么,你會發現,其實答案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糟糕。提醒自己可對這個場合產生的積極影響。
42、當你要做自己想做的選擇,而不是你認為應該做的選擇時,就要做真實的自己。這不僅是選擇你要參與的場合,也決定在參與的場合中你如何表現。
43、最關鍵的是做真實的自己。當拉吉在模擬面試表現出真實的自己時,他的思維靈活,對答如流,整個人完全融入到場景之中。他的親和力也隨之顯現。
44、當你在偽裝,失去真實的自己時,腦子里在想什么?這么多年來,我問過很多人這個問題,他們的回答大都如下:*我不喜歡這種場合,但我盡量以禮待人。
45、我在商學院讀書的第一年,班里共65人。有一天,我和同學們被分成幾個小組,我們稱為小團體。每個小團體的成員在第一年一起上課,也就自然形成了一個個小幫派。
46、這些回答有哪些共同之處?要么反映了我們覺得應該做的事,要么反映了對無助的恐懼。無論出于什么原因,當我們在社交場合無所適從、焦慮不堪時,都會戴面具示人。
47、做真實的自己。最適合你的方法就是正確的方法。無論提早離開聚會,還是待一整晚:無論是聚會的中心,還是與一小部分人周旋,按真實的自己做事,人們也會有積極的回饋。
48、真實就是你自己——真誠的反應、自然的情感。把真實的自己展示給他人,是建立人際關系的重要一步。只有這樣,他人才會真誠待你,彼此才能互相理解,情感才能慢慢升華。
49、不到一周,我就去了他那里。對我而言,布魯克林組的成員不僅是朋友,不管職業上還是個人生活上,他們都成了我重要的客戶、同事、下線及信息源。而這些是我在與他們交朋友時根本沒去想的。
50、相反,要找到方法發現他們的好處。有些人與我們的品性不同,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但那些與我們太過相似的人,我們也會拒之千里。實際上,這兩種情況都能給我們創造機會,去欣賞自己和周圍的人。
51、無論你的內心感受如何,都要分析其原因。你的答案會提供一些信息,告訴你之前做真實的自己和偽裝自己的場合。了解什么是真實的自己,以及自己什么時候感到放松自然,這樣與人相處時才能真誠相待。
52、審計工作結束后,我得評估凱文的工作表現。一想到他總給我和其他同事帶來額外的工作量,我就氣不打一處來。但我也不能在業績評估時對他懷有敵意,因為這會暴露我管理不善,也不會對這一情況有任何積極影響。
53、不同于許多社交專家的忠告及我以前的觀點,其實每次交際并不需要目的或具體的目標。我們不要太在意與人交談的結果,因為交際不是交易,而是交心。建立人際關系,要為坦誠相待創造機會,并給交際各方帶來益處,使大家互相喜歡。
54、(對同事)業績評估就令我十分棘手。我經常在評價下屬工作情況時,先給自己留點兒時間重新考量那些煩人的同事,他們要么表現差勁,要么處事能力差,連累其他同事。但是如何評價他們的表現才能改善(而不是破壞)整個工作狀況呢?
55、有時,不論出于什么原因,我們要與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人打交道。在隨意的場合,我們可以隨心處理,因為我們可以盡量減少與那些人的接觸。但在職場,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種挑戰。面對難相處的同事,你如何才能把消極的交流變得積極起來?
56、真實的你,是最好的你真實的表現是什么?答案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擁有不同的態度、舉止、信仰、技能、知識、曰標和價值觀。但一般來說,真實的本質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即真實的自己。這就是親和力法則——真實的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
57、內向的人通常認為建立人際關系是外向人的專屬,但大部分外向的人并不贊同這一觀點。外向的人基本都不考慮人際關系這些事情,因為他們忙得顧不上分析自己在干什么。與內向的人想的不同,外向的人在社交中也面臨很多問題(這一點在法則3有詳細說明)。
58、基于親和力的新型社交網絡,會減少人們之間不真誠的往來,增加建立關系的機會。我會帶領讀者發掘自身的可愛之處,感染他人,建立真實可靠的人際關系,從而達到雙贏。在人際交往中,從親和力的角度出發,你會表現得更開心、更舒服,也更容易建立持久關系。
59、塞繆爾在交際中感到輕松自在時,他意識到盡管自己很厭煩跟一大群人打交道,也很厭煩成為交際場的焦點,卻能在與一個人或一小部分人交談時,感到完全的放松自在。只有這時,他可以很容易地引起博物館贊助者(或潛在贊助者)的注意和興趣,也有益于博物館的發展。
60、我的第一份全職工作是在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第二年,我負責一個審計小組,其中有個叫凱文的小伙子,他有點兒不太靈光。審計項目要求高、時間緊,每個人都必須高效工作。但是,每輪工作下來,凱文總要搞砸,我們還得再花時間,幫他收拾殘局。他真的快把我氣瘋了。
61、親和力在社交中很重要,許多社交專家都鼓勵人們在社交中要有策略性,要謹小慎微。他們注重的是如何迎合場合、接觸到重要人物。而在社交中,這種刻意尋找關系的行為非常煩人。做一些不想做但又必須做的事情時,我們往往無法調動起自己的積極性,更不要說把事情做得漂亮。
62、當你在社交場合感到不適或無法融入其中時,用一點兒時間問問自己:這是真實的我嗎?如果是,那就太棒了,繼續你們的交流。有時無法融入其中,是因為你需要重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真誠地與人交往。你的不適感也可能源于你太想讓自己表現得積極,這種情況下感到不適也是真實的反應。
63、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那些令你厭煩的人,發現他們值得你欣賞和敬佩的品質,這會改變你對他們的看法。你們交談時,你也會感到輕松自在,肢體語言也更自然。你不必與他們成為最好的朋友,但也沒必要一意孤行,把情況搞得更糟。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到欣賞他人時,彼此的親和力都會有所提高。
64、我認真地考量了凱文這個人,老實講,他確實有些缺點,但也有讓人欽佩的優點。他每天來上班,臉上都掛著一絲微笑,他是我們當中與客戶關系最親密的。如果需要獲取任何信息,他總能第一個搞到手。我先想了一遍他工作中的缺點和亮點,才開始評估他的業績,并與他就此進行了誠懇的討論。
65、有時,我們不得不與自己不喜歡的人打交道。我們的本能反應是,隱藏自己真實的感受,可內心卻充滿對這個人的厭惡。當然,要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就得偽裝,但這樣的偽裝經常能一眼看穿。所以,當與難相處的同事或初識之人打交道時,不要強顏歡笑,不要隱藏自己的情緒,也不要不理惹惱你的人。
66、當然,我們練習的目的并不是要像孩子們如此真實,也不是像當塞繆爾見到博物館贊助者戴著古怪的帽子時就張口大笑。我們試圖在成人的世界里,在改變自己的行為之前,能像個孩子一樣無拘無束,做真實的自己。我們努力回想還沒有成人的責任和困擾前的時光,那時我們的情感、目的和行為都不受外界的左右。
67、做真實的自己才會感到自然,甚至自己都察覺不到。而當我們偽裝時,自己卻心知肚明.我們會感到尷尬、不自在,甚至表現得不自信,神經也過度緊張。通常情況下,我們偽裝之后,會身心俱疲。疲倦與身心俱疲還不一樣,前者是一種身體狀態,后者是一種精神狀態,感覺身體被抽空,這無非是強迫自己做一些不情愿、不真實的事的結果。
68、我曾花很多時間教學生最基本的職場交際——面試。我記得有個學生,名叫拉吉,我注意到他的很多次面試表現十分僵硬。他平時很有幽默感,也很健談。可是一旦我們進行模擬面試,他的特質就蕩然無存。我試著轉移他的注意力,不要太關注自己。而當我提m面試問題時,他又變得拘謹呆板,表情十分嚴肅,說話也磕磕絆絆,語無倫次。
69、再想想塞繆爾的事。起初,他跟我談到博物館募捐事宜和發展計劃時,我從他坦率的交談中,能感受到他愉快的心情。他的真誠打動了我。而幾天后,我看到他在募捐活動現場的表現,從他笑僵了的臉上和刺耳的笑聲中,我察覺到當時的場合讓他十分難堪。結果,他對本職工作的執著和對博物館的熱愛,都沒有傳達給那些人——那些潛在的贊助者。
70、保持親和力并不意味著時刻都光鮮亮麗、熱情活潑、開心快樂。有時恰恰相反,親和力是挖掘最真實的你、他人及你們之間的關系。只有真實的力量才能把交際變成交心。社交網絡是建立人際關系的另一種方式,我們與他人的關系就是我們自己的網絡。無論這種關系是在職場還是在私下形成的,它都會支持我們、聯結我們,并使我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進步。
71、有時,我們不可避免地會碰到不得不和應該做的事情,那就換一種角度去看它。例如,如果塞繆爾起初對活動的態度是:我‘不得不’參加募捐活動,還得與賓客說來說去。他可以換一種態度:我想告訴他們所有有關博物館規劃的事情。換一種心態看待令人厭煩的場合,你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感興趣或感到舒服的方面,使之成為樂于做或想做的事情。
72、如果你性格內向,那就聽從自己內心的節奏。不要試圖模仿那些人來瘋的同事,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做。一整夜的閑聊后,你會感覺疲倦嗎?提前離開聚會沒關系,跟你需要接觸的人交談完,就可以離開。當你與一群人交談時,你傾向于先聽別人說,等自己有話說時才開口嗎?這沒什么大不了,就這么去做。你所做的事情,只要是真實的自己所為,都是可以接受的。
73、我們開誠布公,將心比心,我發現他現在的工作并不適合他。我們制訂了解決方案——把他留在公司,但調去更適合他的部門鍛煉。這個方案實施后,凱文的事業也大步前進。這件事對我啟發很大,教會了我真實性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敞開心扉,幫助他人找到自己的真實性。盡管剛開始我對凱文存在抵觸心理,但最終還是找到方法,發現了真實的凱文和他的優點。這對我倆都有好處。
74、接下來,檢測一下這四種態度。在你的做事清單中選幾件事,別多想,記下你對它們的態度:樂于做、想做、不得不、應該。你會驚奇地發現,這么簡單的測試,結果卻不簡單。例如,你將在高中演講,你會發現,你是樂于對著400名充滿活力的青少年演講,還是不得不對著400名吵鬧的青少年演講。同樣的場合,卻有不一樣的態度。一旦知道了自己的態度,你就要考慮自己的選擇,然后決定如何去做。
75、就博物館那件事,我跟塞繆爾談了談他不真實的行為。之后,我也一直在指導他,在社交場合如何認識自己的弱勢,發揮自己的優勢。在某次指導練習中,我們分析了為何孩子們可以不顧自己的行為,完完全全真實地表現自己。我講了一個故事,我有一個朋友是一所小學的校長,她的紅色頭發十分扎眼,非常引人注意。她知道學生們都如何評價她的發型,因為孩子們都直言不諱,脫口而出。我喜歡你頭發的顏色,和我的雨衣很配。
76、你不想做的事情,大多數是不能輕易刪除的。有些事情必須做,你只能全力以赴。但是,在做之前,再仔細看看這些事。我們經常陷入這種消極情緒,以至于其掌控了我們的思想,遮蔽了真實的自己,最終只能屈服于外界的壓力。但是,如果你認為有些不得不和應該做的事情實際不必要做,完成這些事無非是走過場、裝樣子時,就可以把它們從做事清單中刪除。如果不能以真實的自己和正能量對待手頭的事情,你就無法充分利用你的時間和能力。
77、如果你樂于做或想做,那就去做。如果是不得不或應該的態度,但事情重要,即使你心不甘、情不愿,也要考慮如何去完成。這種情況下,尋找完成事情的方法,并保證做真正的自己。在塞繆爾的案例中,他不僅參加募捐活動,還要招呼賓客,盡管他為之感到不適,但這是他工作的重要部分。他不用再偽裝自己,成為交際場的中心;現在他可以選擇跟一小部分人交談,這使他感到更自在,交流也更有效率。他接手的是一項不得不做的工作,但他找到7應對方法,同時也做到了真實的自己。
78、我的小團體由幾個小組構成,他們都有一些相同的特點,如地理區域背景、家庭狀況、職業規劃。我能很好地融人到兩個小組中,他們分別以一個波士頓小伙兒和一個布魯克林小伙兒為核心。波士頓組都穿著P。l。衫和卡其褲,他們的言行舉止都顯得十分講究,看上去過著高品質的生活,人脈很廣。而從布魯克林小伙兒迪安身上,就可以對布魯克林組的特點一窺究竟,他們顯然不那么講究,生活也沒那么精致。他們的成長環境也不如波士頓組,他們說話大聲,吵來吵去,還不時逗弄彼此,顯得有些粗俗。
79、我的朋友朱莉性格內向,總是很害羞。她和男朋友的感情很好,有一天,她男朋友邀她去吃晚餐并見他的父母。朱莉表面上欣然答應,內心卻十分抵觸。我該怎么吃這頓飯啊?她問我,我該怎么做啊?當我回答說讓她就做真實的自己時,她很不解地看著我。做真實的自己,這并不是朱莉想在吃飯時表現出來的。她很擔心自己會讓男朋友的父母失望,不知道該如何留下完美女友的印象。我對她說:如果你一直不吭聲,等著別人開始談話,那就等著唄,這沒什么不好。一道光在她的眼睛里閃現,她好像允許了做真實的自己。
80、做自己,別讓世界改變你真實法則的精髓在于其樸素的觀點:無須改變,就做自己。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今的生活節奏之快,我們都無暇顧及身邊的交際場合,更不會意識到在交往中是否是真實的自己。就算我們意識到自己在偽裝(假裝自己的態度、口是心非、表里不一,或者在交際場合心不在焉,草率地溝通交流,因為你認為自己沒有時間好好融人進去),有時也無能為力。但是秘訣就是停止扮演自己認為應該成為的那個人,無論是小題大做的領導,還是不敢直言的新員工。不要監督或事先計劃自己的行為。不要多想,就做自己。
81、真實并不是讓你粗魯無禮、惹人討厭、行為不端,它意味著找到本真的自己,并把真實的自己表現出來,這樣別人才可以與你相知。真實也意味著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察覺內心世界最真實的反應,還意味著身處艱巨、困難、感到不適的場合時,尋找方法,用真實去處理。有沒有你認為應該參加,但令你厭煩的社交活動?如果這是你應該去,但并非不得不去的活動,直接刪除,讓自己脫身。如果你必須參加,那就重構它,以自己的方式參加,把它變成自己想去且樂于去的活動。想想塞繆爾,他重構了讓他陷于窘境的募捐活動,轉而與一小部分人交談,這不僅使他放松自然,也為真實有效的談話創造了機會。
82、在我極少的閑暇時間,我會看一些電視真人秀,這給我帶來歡樂,但也有些愧疚。這些真人秀大多是選手個性之間的競爭,我很喜歡看他們各色的表演。我喜歡一些選手的原因始終是:他們的真實吸引著我。在一個節目上,有個選手說話像機關槍一樣,這一點有時會讓人厭煩。她知道她有這個特點,也盡量在控制,可就是收不住,一直喋喋不休,越說越興奮。即使有些選手因此不悅,但這是她的特質,再加上一點兒幽默感,就成了她真正有魅力的地方。在另一個節目上,有個女孩鶴立雞群,像個自命不凡的冰美人,眾人艷羨不已。但事實上,她是個傻乎乎的可愛姑娘,她的傻勁收放自如,而且她對自己的美貌也不以為意,這都使她很討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