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考試結束后,我決定同學們互相復習。我突然想到,我班的學生人數是奇數,最后肯定是單個學生。怎么才能改變對方?擔心...
我很擔心。學生們自己改試卷。我很驚訝...
我仔細觀察了一下,“恍然大悟”:原來可以先兩人一組交換,然后和最后三個人交換,不能一對一。至此,我像哥倫布一樣發現了新大陸。
回家后,根據這件事,我給兒子出了一道“難題”:班級人數是奇數,學生可以改作業嗎?怎么改?“當然,只要你不改變自己的?”
啊...嗯...是啊!這么簡單的問題,為什么我覺得這么復雜?偶數,奇數,排列和組合。原來一點文化就這么可怕...
我從寓言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結論。如果結局是果斷行動的人倒霉,那么你可以說“三思而后行。”另一方面,如果你得到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你可以用“抓住當下”作為命題。
這樣的寓言純粹是講結局而不管出處。前幾天發現一個經典故事里的典型案例——一個農民,要去另一個城市。在行走的過程中,他遇到一個路人,路人說:“你去哪里?”農民回答:“去某個城市。”路人接著說:“至少你可以說‘上帝保佑’!”農夫回答說:“上帝保佑!但即使上帝不保佑我,我也會去那里。”誰也想不到這個路人就是上帝,上帝說:“現在你要在沼澤里呆七年了!”農夫變成一只青蛙,跳進了沼澤。七年后,這位農民起身再次奔向城市...
在這個故事的底部,有一行字“聽聽別人的建議……”。我覺得這是不合理的,與寓言無關。我想無神論者可能會說“迷信!沒有上帝!”但是我覺得這個故事里的神就像一個惡魔。另外,“上帝保佑”和建議有什么關系?這可能是一個信仰上帝的狂熱分子寫的。我想不通。這個故事對人們有什么幫助?上帝有什么權利把一個人變成青蛙?
農民做錯了什么?或者...上帝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