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分時期,當有冷空氣連續入侵我國南方,會出現溫度持續偏低的春寒天氣,此時,再有相伴的連陰雨,對農作物會有很大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分節氣的農事活動及養生攻略,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分的農事活動
一、春小麥、春玉米
農事關鍵 :播種、防降溫
春小麥正處于播種出苗階段(通常在3月下旬~4月上旬播種),春玉米也將陸續播種,所以,種植春播作物的各地區要密切關注天氣情況,選擇晴好天氣進行播種。同時,春季氣候變化無常,謹防大風和強降溫天氣對春播小麥或玉米生長造成危害。
二、春大豆
農事關鍵 :大豆播種
3月份是春大豆最佳播種期。當日平均氣溫達到10攝氏度以上時,就可以開始播種春大豆了,要注意這個溫度節點。過早播種發芽慢,易感染病害,出苗不齊;過遲播種則生育期縮短,產量降低。
三、大棚蔬菜
農事關鍵 :防病蟲、防生理性病害、大棚防風
3月份以來,大多數地區溫度都在逐步上升,溫度上升,溫室大棚里的環境條件也發生了變化,很容易導致很多生理性問題以及病蟲害問題的出現。
如:
1.晝夜溫差小,棚內夜間氣溫下降幅度小,容易出現“棵旺而不坐果”。
2.氣溫快速回升,但地溫回升速度較慢,然后地上部莖葉快速生長,地下部根系生長緩慢,生長不平衡。容易出現營養不良、坐不住果、缺素癥狀的出現。
3.溫度升高,病蟲害問題突出,葉霉病、疫病、粉虱、蚜蟲、薊馬、斑潛蠅、菜蛾等病蟲害問題高發。
所以,對于不同的問題,大家要及時采取合理的預防或防治措施:
(1)選擇晴好天氣,提早使用保護性殺菌劑,如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配合甲殼素、海藻酸類葉面肥,補充葉片營養,提高抗病性,防止病菌侵染。
(2)對于春季常發的根部病害,可通過灌根的方式來防治,為減少藥劑灌根對根系的刺激性,可在灌根時配合小小根等生根劑,生根防病。
(3)對于害蟲的防治,采取物理防治與化學防治結合的方式,如用黃色誘蟲板誘殺蚜蟲、白粉虱和斑潛蠅等害蟲,用藍色誘蟲板誘殺薊馬,用性誘劑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夜蛾、菜蛾等害蟲。
另外,需要重點注意:
陰雨天氣轉晴后,不要著急用藥,此時植株葉片較正常天氣時薄、黃、而且嫩、纖維組織柔弱,立即用藥很容易產生藥害,建議通風見光后1-2天再用藥。
四、露地蔬菜
農事關鍵 :播種、育苗、定植、及時澆水、防治地下害蟲、預防倒春寒
本月播種蔬菜:南瓜、菜瓜、早毛豆、菜豆、豇豆等春播蔬菜,可分別在3月份內播種育苗。
3月底要結束菠菜的播種。薺菜、香菜可繼續播種。分株繁殖的韭菜,下旬可開始定植。
春季少雨,早春定植于露地的蔬菜要及時澆水,保證作物生長所需要的水分。
另外,春分節氣過后,隨著地溫回升,很多地下害蟲開始逐漸加重危害,如螻蛄、金龜子、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要加強防治工作。
五、果樹管理
農事關鍵 :防蚧殼蟲、施萌芽肥或微量元素肥、防倒春寒
近段時間,主要是各種害蟲出蟄為害的高峰期:3-4月,這波害蟲馬上進入關鍵防治時期,果園的管理重點也是在防蟲、施肥上。
另外,這段時間大部分果樹正處于萌芽、開花階段,這個階段如果出現大幅度降溫天氣,會對果樹后期的產量產生嚴重的影響,所以,一要做好萌芽肥、花前肥等施肥工作,提高作物抗逆能力,預防倒春寒的發生。
總的來說,春分時節很多地區都會迎來天氣變化,大家一定要記得隨時關注,并且做好預防措施。
春分節氣養生攻略
1、調養精神
春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精神調攝應做到疏泄條達,心胸開闊,情緒樂觀,戒郁怒以養性,假日去踏青問柳,游山戲水,陶冶性情,會使氣血調暢,精神旺盛。
2、御寒
春天宜早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動,舒展形體,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要特別注意御寒,養陽斂陰。根據初春天氣乍寒乍暖一日三變的特點,衣服不可頓減,過早脫去冬衣,極易受寒傷肺,引發呼吸系統疾患。根據“春捂秋凍”的原則,一定要隨氣溫的變化增減衣服,以適應春季氣候多變的規律。
3、調節飲食
春天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忌過于酸澀,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尤不宜多進大辛大熱之品,如參、茸、附子、烈酒等,以免助熱生火。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尤其是各種黃綠色蔬菜,如菜花、大白菜、芹菜、菠菜、韭菜等。此外,還應注意不可過早貪吃冷飲等食品,以免傷胃損陽。
4、運動鍛煉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運動的極佳季節。春天空氣清新,這種環境有利于吐故納新,充養臟腑。春天多鍛煉,能增強免疫力與抗病能力,幫助人們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種疾病,且令人思維敏捷,不易疲勞。人們可根據自己的年齡與體質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戶外活動。
5、預防春困
春天風和日麗,很多人卻感到困倦,疲乏頭昏欲睡,早晨也醒不來,這種現象就是大家常說的“春困”。春天犯困是因體內循環季節性差異引起的。春天氣候轉暖,皮膚血管舒張,循環系統功能增強,皮膚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液分泌增加,各器官負荷加重,使供應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大腦的氧氣相應會感覺到不足,因而會感到困倦乏力。
怎樣減輕與預防“春困”呢?一要保證足夠的睡眠;二要克服消極懶惰的思想和情緒;三要積極參加鍛煉。
6、保健防病
春天溫暖多風,適于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傳播,易發生流感、肺炎、支氣管炎、流腦、猩紅熱、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曬衣被,除蟲害,開窗通風,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傳染。
春分養生的疾病預防
一、五更晨瀉
1、春分本來應是陰陽平衡的時期,但陽虛之體,陽弱不能與陰平衡,于是陽虛的本質更易顯露出來,所以常發生五更瀉又**鳴瀉,特點是餐泄,就是完谷不化的腹泄。
2、舌苔白,脈沉而弱,怕冷,腰以下發涼者可吃附子理中丸或金匱腎氣丸,以溫中扶陽。平時可常用干姜燉湯或吃干姜燉雞湯。
二、腹痛腹瀉
1、因春天風大,中醫認為風木克脾土,平素脾虛舌苔白好拉肚子的,更易出現腹痛腹瀉,其特點是腹痛明顯。
2、養生的辦法是大風天,少到戶外受風,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理中丸。
3、春分前后,要防止受涼。
4、做菜多用干姜,因為干姜能溫中。
三、感冒、流涕
春分時期風多、風大,易感冒流涕,養生要多到戶外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