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班里幾個同學聊天。大家都覺得現在的實習生活好難過,失去了在學校無憂無慮的狀態,反而對現在和未來該做什么感到迷茫。他們不知怎么的就覺得很煩,一邊吐槽為什么在學校不好好學習基本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另一方面又很難過,幾乎養活不了自己。
聊天的時候不經意問了一句“如果不考慮錢的問題,你最想做什么?”,有人說可能是想當化學家,有人說只是想賺錢,還有人說只是不知道會無所適從。...
記得小時候,大概是四年級的時候,我和姐姐在一張五顏六色的紙條紙上寫下了我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將來要從事什么樣的職業,然后把紙條放在漂流瓶里,埋在我們家的一棵大樹下。我們計劃過幾年拿出來對比一下我們的生活。
幾年后,我離開了我的家鄉。回去的時候用鐵鍬把以前藏漂流瓶的地方挖了一遍,才發現什么都沒有了,但是我清楚的記得我當時在一個小紙條上寫了“人民老師”。
一直覺得自己從小就是一個經歷坎坷的孩子,好像屬于先天智力沒有發育好,后天突飛猛進的那種。
我在小班幼兒園的時候,是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是班里倒數第二第三(最后一個是我以前最好的朋友)。因為一年級的班主任比較嚴格,而且那時候老師經常進行體能訓練,所以被老師打的比較多。
后來到了二年級,就要從零開始,好好學習。但是從小學到一年級的惡名太大了,二年級幾乎所有的老師都不愿意收我進班。好不容易進了一個班,但是無論我怎么努力,老師的偏見還是存在的。直到初三認識了顧老師,在他的幫助下,我從班級倒數第一排到了班級前五。那時,我下定決心要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后來因為一些原因,我主動放棄了小時候的想法。...
高二的時候想學美術繪畫,但是當時挺固執的,以為以后可以當畫家。可惜這顆萌芽的種子被父母扼殺在搖籃里。
現在我經常問自己,“我以后想做什么?有沒有一件事值得我一生堅持?”但一直沒有確定的答案。...
有一段時間,“不要忘記你的首創精神,這樣才能實現你的最終目標”這句話非常流行。初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們對美好未來和更好自我的向往。
但很多時候,我們總說“不忘自己的主動心態,才能達到自己的最終目的”,或許更多的是因為我們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被現實壓迫,給自己一個美好的希望來支撐現在的生活。
但所謂的初心只是我們逃避現實生活的借口嗎,不切實際的借口?
還是我們常常把自己的初心想象得太美好,無論怎么努力都達不到,以至于失去了生活的斗志?
“-初心”一詞原是禪義中“初心”的意思,可以簡單理解為不受經驗污染的新鮮想法。
現在的初心往往指的是“最初的憧憬”,是我們在一件事情開始時的期待、理想和目標。
在真正接觸社會之前,我們對自己有著各種各樣的期待,不斷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能被社會的大染缸染了。
人在經歷了現實社會的各種打壓和磨煉之后,會情不自禁地離自己當初的期望越來越遠,有時候想想都覺得很慚愧。...
其實成長本質上是一個逐漸失去原來的自己,逐漸被新的自己取代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閱歷會增加,對事物的看法會和以前大不相同,對人對事的態度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一個我們從不成熟到成熟,從沖動到理性逐漸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越來越好。...
“初心”可以偶爾作為安慰自己的東西,但不應該成為沉重壓在前進道路上的羈絆,或者逃避生活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