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說,人間就是一個劇場,我們都是劇場里形形色色的演員,自己的人生總是充滿著多種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自己。
在滾滾社會洪流中,或許我們早已把自己的內心扔到一邊,根本聽不到他的聲音。我想這本《次第花開》正是打開我們心靈的一本療傷之書,讓我們變得隨喜,通透,不再執念,灑脫地看待自己的人生。
其實早晚有一天,你會明白:其實人生,除了生死,其余的都只是擦傷而已!——次第花開, 希阿榮博堪布。
正如《次第花開》次第花開所說,大道至簡,次第花開,花開見佛!
男人眼里,愛與喜歡,有很大不同中文的語境里“愛”跟“喜歡”這兩個詞,經常是可以被混用。
看似沒有什么不同,但是實際上這兩個詞所代表的的含義,在男人眼里是不同的。
在男人眼里愛與喜歡,有本質的區別。
喜歡的人可以有很多個,愛人卻只有一個;
喜歡一個人,就是單純地享受快樂,愛一個人,卻要經歷喜怒哀樂這樣復雜的情緒;
喜歡跟愛在行動上的實質,差別很大。
在口頭上表達上兩者的意義卻含混不清,以至于讓人誤會,愛等于喜歡。
至少在男性的心里,愛不等于喜歡。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里,賈寶玉生活在賈府眾多姐姐妹妹的包圍之下。
他對每一位女性,都是帶有欣賞之情的。
而這欣賞之情也可以換一種說法,那就是喜歡。
而賈寶玉對林黛玉,憐惜、克制以及忍讓,這才是愛。
就像賈寶玉一樣,男人的喜歡可以來的輕易,但也很淺薄;
他的愛的是復雜的,也是深重的,一旦得到便是一生的幸運。
02
喜歡是放肆,愛是克制
塞林格在著作《破碎故事之心》里,男主角對女主角說過這樣一句話:
愛,是想要觸碰卻又收回的手;愛,是未經觸碰卻在顫抖的心。
男人的天性,便是追求自由不受約束的。
因此當他們遇上喜歡的人或事物,便會不顧一切地去追逐。
但是,當他們真的愛上一個人時,就會陷入猶豫和徘徊之中,生怕唐突了佳人。
果斷與勇敢是男人在面對喜歡之物時,比較常見的特質。
放任自己去與喜歡的人接觸,沒有顧忌地在對方面前表現自己的優點。
努力去吸引對方的目光,以期得到對方的傾慕,這就是男人的喜歡。
這樣一種將對方看得很重的,將自己看得很輕的心態,就是男人心里的真正的愛的表現。
03
喜歡是占有,愛是給予
唐代詩人杜秋娘在其《金縷衣》里有這樣一句詩:“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字面上的含義,便是看到喜歡的花便去摘下吧,不要等的太久花都凋謝了。
只剩下花枝。
其實,這樣一個勸誡,正好反應了男人在遇到喜歡之人時,的那一種心態。
喜歡她,就要趕緊跟她在一起,宣示所有權。
男人的這種占有心態,表現在他與喜歡之人相處時就是:
享受對方身上他所喜歡的美好特質。
例如,善良、溫柔和體貼。
但是對于他不喜歡的方面,如發小脾氣、急躁等負面的情緒,就置之不理,甚至是厭惡。
而愛一個人時,男人的心態是奉獻和給予。
比如說,一個男人愛上了另一個人的精明干練,他就會去幫助對方在這方面更進一步。
而要是對方表現出來悲傷軟弱,他也不會去斥責,反而會想著安慰。
占有和給予,并不一定指的是實際意義上的行為。
更多的會是一種心態。
但是這種心態,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兩個人的相處,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表現出來。
給予的心態下,男人的心里則是兩個人的未來。
04
喜歡是廣博的,愛是專一的
楊絳和錢鐘書這兩位文學家的愛情故事,令人動容。
楊絳在錢鐘書逝世后寫《我們仨》來回憶老公和女兒,而錢鐘書也曾經對楊絳說過:
“遇見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之后,我沒想過和別人結婚。”
喜歡跟愛之間的直觀的區別,就在這里了。
也會擔起對方的下半生的幸福的責任。
就像余光中對他的老婆范我存說的那樣:“不要問我心里有沒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
男人眼里的愛,是將目光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心里也容不下其他人。
男人的愛是排他的,愛上了一個人,心思便匯聚在對方身上,持久而穩定;
喜歡則是可以共存的,是短暫的,稍縱即逝的。
男人眼里的愛是克制、給予和專一,因此他們對愛人在行動就會謹小慎微,呵護萬分;
而男人眼里的喜歡是放肆、占有以及廣博,所以,也就驅使他們對待僅僅是喜歡的人時。
大概就是,你來我很歡迎,你走我不遠送,這樣比較隨意的態度。
“一切隨緣,一生隨緣,方得自在。”
想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隨緣”,我們又該怎么做?
其實,所謂緣起,也是我們所說的因果。我們知道,任何事物之間都不是獨立的、絕對以及恒常的,而我們每一天有過很多念頭與行為,這些也會產生相應的后果,影響到我們本身。
因果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的機遇與人生。
隨緣是需要有大智慧和行動作為支撐的,而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一切隨緣”,然后什么事情都不做,甚至直接放棄。
對于人生的無常、生命的意義以及修行的必要性,希阿榮博堪布有一句經典的名言和觀點。
他在心靈隨筆《次第花開》說:“人生是一場非常不容易的修行,我們總是將自己困在執念和過去的傷害中。其實人生,除了生死,其余的都只是擦傷罷了。”
那一刻我備受震撼與感悟,放下我執,接受無常,不要為過去的執念以及他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這樣我們才能過好自己的人生。
盡管《次第花開》是一本講述佛法的書籍,但非常貼近我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對我們正面臨的喜樂、苦難、煩惱、煎熬等深入洞察,直中要害,讓人看完后醍醐灌頂。
有時候,我們兜兜轉轉、尋尋覓覓,想要找一個依靠、一個答案、一個意義,但卻發現最美的風景就在身邊,那些悲苦都在消散,活在此時此刻,隨緣隨心,精進自己的修行。
記得,曾有一個著名的古稀老人學者,他吃驚地發現:自己窮盡一生研究的問題,釋迦牟尼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經給出了答案。
也許,你苦苦尋覓的那個答案,也會在《次第花開》中找到。因為這本書一經問世就備受追棒,多次重印,已經幫助數以萬計的人走出困境與迷茫,相信你也可以。
對此,樊登這樣評論道:“這本書的閱讀方法是隨便翻開一頁,讀下去就好,都有心靈的收獲。”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一生都在為生活奔忙,是時候停下腳步來,讓身心在一本書、一段靜坐,一次對話中逗留,釋放壓力、情緒與心結,而《次第花開》就是這樣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經典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