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為什么考試都是滿分,你卻錯的這么離譜?”
“為什么鄰居家的孩子那么聽話,你卻天天搞破壞?"
“為什么……”
出于某種原因,父母只能看到其他孩子的優點,卻完全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閃光點。我時不時會拿孩子做比較,然后說一些傷自尊的話。美其名曰:有對比才有進步。
良心問: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看到的都是優點?
雖然這是很多家長的心聲,但他們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想。都說自己的孩子最親,可為什么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這一切,還要從父母的教育理念說起。
1.對孩子要求太高
父母都有希望孩子成功的心態,所以對孩子的要求相對較高。這就是為什么我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并不優秀,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孩子達不到心理預期的時候,會覺得特別失望。
對孩子有要求很正常,但家長要因材施教,不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設定過高的要求。與其做難以實現的夢,不如讓孩子腳踏實地。
2.嚴重的心理攀比。
有一種父母習慣性地攀比,把這種心理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孩子的學習,到身高,再到日常的衣著和零食,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攀比。一旦發現別的孩子優秀,就會坐立不安,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父母的攀比心理不僅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壓力,還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要么就是被父母打壓到沒有自信,要么就是和父母一樣喜歡攀比。
3.試圖激勵孩子們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家長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進步。他們的想法很簡單。通過提醒和比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和別人的不同,然后改變自己的缺點,學習別人的長處。
其實父母的想法是理所當然的,優秀的孩子是被表揚的。如果你只能看到孩子生活中的缺點,他永遠不會變得優秀,只會變得更差。
我想嚴肅的告訴家長:不要總是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尤其是拿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比較。時間長了,他們的自信心會慢慢被消磨掉。如果遇到內向的孩子,很可能會打破鍋。
在父母的對比下,孩子會逐漸變得自卑和膽小。因為每次有比較的時候,父母都會忍不住批評,難免會說很多令人震驚的話。一個孩子永遠活在自卑中,無法感受到更多的快樂或成功。
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要忍住內心的攀比,不要老是攀比。很多時候,孩子扭曲的競爭精神,競爭精神都是父母無形中灌輸給他們的。
1.學會低頭
不要老是抬頭看孩子,偶爾也要學會低頭。只有你往下看,才能看到他們的優點。最重要的是,父母放低姿態,會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親子關系會更加融洽。
低頭從來不是嘴上說說,而是用心去實踐。即使孩子不夠優秀,或者犯了很多錯誤,家長也要耐心接受,然后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改正。
2.學會尊重
想看到別人的優點,就要學會尊重,但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真的很少有尊重。有太多的父母總是自視甚高,覺得自己是長輩,有權干涉或者要求孩子,然后對孩子吹毛求疵。
殊不知,正是父母的強行干涉,導致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和行為。如果是,希望家長能學會尊重孩子,讓孩子自由發展,而不是被束縛。
3.學會鼓勵
與其羨慕別人家孩子的優點,不如試著鼓勵自己的孩子,因為優秀的孩子都是被父母表揚和鼓勵的。在父母的鼓勵下,孩子會勇敢自信地嘗試很多事情。即使他們一開始做得不好,最后熟能生巧。
需要注意的是:鼓勵也是有技巧的,不是說“你很好”或者“你很優秀”,而是實實在在的鼓勵。
結尾:大人都不喜歡被比較,何況是不成熟總想被夸的孩子?所以,看到他們的閃光點,才是聰明的父母應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