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謝邀!
李群玉-唐
《漁歌子》
冬夜傷離在五溪,青魚雪落膾橙薺。——《送程六》(唐)王昌齡
寄得蠻箋無一字,疑似,淚痕點點漸成書。今夜挑燈頻凍硯,思遍,教人猶是愧雙魚。
無人挈入滄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寬。
《漁歌子》唐·張志和
問題:魚的詩詞十首?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
疏星淡月魚龍夜,老木清霜鴻雁秋。(元好問《橫波亭為青口帥賦》)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漢,無名氏《江南》釋義:在江南可以采蓮的季節,蓮葉是多么的勁秀挺拔。魚兒們在蓮葉之間嬉戲,一會兒嬉戲在蓮葉東面,一會兒嬉戲在蓮葉西面,一會兒嬉戲在蓮葉南面,一會兒嬉戲在蓮葉北面。
層巒龍虎勢,攬翠鋪八垓。欲攀唯鳥道,仙蹤不可猜。
雙魚莫不寄,縣外是黃河。——岑參《送王錄事卻歸華陰》
方池如鑒碧溶溶,錦鯉游揚逐浪中。
莊子曰:鰷(tiáo)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魚麗于S,鯊。君子有酒,旨且多。――先秦,佚名《魚麗》釋義:魚兒鉆進竹簍里結伴游啊,有肥美的黃頰也有小吹沙。熱情的主人有的是美酒啊,不但酒醇味美而且席面大!
《漁歌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水仙已乘鯉魚去,一夜芙蕖紅淚多。――唐,李商隱《板橋曉別》釋義:遠別的游子像那水仙就要乘赤鯉飛升,芙蓉如面的美人一夜來流下的紅淚誰知幾多?
《庭漢口竹枝詞》
四、魚目
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七絕·觀潮》
潭中魚可數百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記》
《從軍行》隋·盧思道
《七律-祭張議潮》
宋丁謂
冬夜傷離在五溪,青魚雪落鲙橙齏。——王昌齡《送程六》
《歸園田居》魏晉·陶淵明
古詩詞中的同一個詞語,往往會有不同含義,這需要根據前后語境來判斷。
有客自梁苑,手攜五色魚。
鴻雁在云魚在水,這里的魚也指書信,雁在云,魚在水,即魚沉雁杳之意,表示書信不通。唐戴叔倫《相思曲》:“魚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隔浦蓮近拍》宋·楊澤民
天橋出曲徑,臨淵一快哉。危欄滄海日,絕頂青云材。
魚在在藻,有頒其首。王在在鎬,豈樂飲酒。――先秦,佚名《魚藻》釋義:魚在哪兒在水藻,肥肥大大頭兒擺。王在哪兒在京鎬,歡飲美酒真自在。
譯文:奇形鯪魚生于何方?怪鳥魁堆長在哪里?
詩中套入了豫園中的幾處景觀:浣云假山、卷雨樓、聽濤閣、挹秀亭、望江亭、得月樓、玉玲瓏、古戲臺、魚樂榭。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逆水魚兒沖斷岸,貪泥燕子墮危沙
《白頭吟》漢·卓文君
夜來針眼魚兒,吞卻新昌石
唐張志和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浪淘沙·北戴河》
緣流過佛塔,梵界絕塵埃。溪澗松風里,小憩吟詩臺。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清人徐鵠庭《漢口竹枝詞》“不須考究食單方,冬月人家食品良。
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白居易《題李次云窗竹》
下面,老街錄入幾首帶有魚這個字的原創詩詞,歡迎詩友們指正。
《贈崔侍郎》——李白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杜甫《水檻遣心二首》
小時候,是媽媽把魚肚子上的肉留給外我們吃,戀愛后,是我們留給男朋友吃,結婚后,則是留給兒子吃,突然發現對待父母,我們著實的殘忍。——夭妖
若逐桃花浪里去,風雷相送入天池。
惠子曰: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我不是海的女兒,我愿意帶著我的魚尾,給你我的信念之火。如果愛是一朵長春花,該開在何處呢?——孤雅冰柔
四、[宋]柳永《滿江紅·暮雨初收》: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
兩漢:佚名
唐代:張志和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
五古-游珠山石門寺
魚兒殊畏人,欲度不敢度。――宋,楊萬里《觀魚》釋義:魚兒們特別害怕人,想要游過去又不敢游過去。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班固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雪松酥膩千絲縷,除卻松江到處無。”
魚鳥爭唼喋,花葉相芬氳。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滄浪共魚鳥,蘇子解青綸。功名余事拋卻,煙棹向蘆灣。更把五湖風月,斟入一尊清酒,高唱浩歌還。行藏都不厭,得意水云間。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范仲淹《江上漁者》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莊子
溪流渺渺凈漣漪,魚躍魚潛樂自知。
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及。作書與魴r,相教慎出入。――兩漢,佚名《枯魚過河泣》釋義:一條枯魚過河時,不禁傷心痛哭,什么時候失悔還來得及啊!枯魚寫信給魴、r,相互告誡無論外出還是歸來,都要謹慎小心,千萬不可粗心大意。
——唐·李白《秋浦寄內》
欲寄相思強一半,偷泫,斑斑點點不成書。鴻雁在云魚在水,風起,秋帆應是共莼鱸。
竚看三春煙水暖,好觀一躍化神龍。
《江上漁者》——范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原句出自晏殊的《清平樂·紅箋小字》:
雁行蔽虜甸,魚貫出長城。——陳子良《贊德上越國公楊素》
雙魚,指書信,來自于前言中提到的古詩: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南有嘉魚,A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先秦,佚名《南有嘉魚》釋義:南方出產鮮美魚,魚群游動把尾搖。君子宴會有美酒,嘉賓宴飲樂陶陶。
《溪魚》
蘭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二、[宋]蘇軾《浣溪沙》: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村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雎盱。——《浣溪沙》(唐)杜甫
高天之鳥死于美食,深淵之魚死于芳餌。——馮夢龍
蓮東自可戲,安用上龍津。
-1-
結束語
《江南》——漢樂府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杜牧《旅宿》
魚目,是一種馬的名字。《漢書·西域傳贊》:“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於黃門。”顏師古注引孟康曰:“四駿馬名也。”
濠梁寧足樂,相忘在江湖。
小魚喜親人,可釣亦可綱。大魚自有神,隱見誰能量。――宋,崔《觀魚》釋義:小魚新歡親近人,容易釣到卻不好用網,太小了網不住。大魚要機智些,隱約可見不可估量其深淺。
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百年淪落憶長安,家國雙分霄漢間。魚目怒騰渥洼水,春風喜度玉門關。揭竿瀚海云初破,賜酒龍池鬢已斑。萬古丹青森畫壁,英魂猶自繞天山。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漁歌子》(唐)張志和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莊子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檻遣心》杜甫
蘭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戴叔倫《蘭溪棹歌》
勞動故人龐閣老,提魚攜酒遠相尋。——《病假中龐少尹攜魚酒相過》白居易
秋水澄清見發毛,錦鱗行處水紋搖。――《魚》宋,歐陽修釋義:一池秋水清澈透明,水草依稀可見,鱗片閃閃發光的鯉魚在水中游來游去,水波也隨之搖動著。
宋趙方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李憑箜篌引》唐·李賀
風波平步。看紅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辛棄疾《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江南》
滄浪亭是蘇州的一處估計,北宋詩人蘇舜欽因為賣廢紙搞團建,被人彈劾后閑居蘇州,修建滄浪亭。
《蘭溪棹歌》
@老街味道
李白
唐朝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白居易《觀游魚》
《清平樂·紅箋小字》宋·晏殊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岸邊人影驚還去,時向綠荷深處跳。
“繞岸車鳴水欲開,魚兒相逐尚相歡。
魚和鳥,泛指隱逸之景物。三國時期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中寫道:“游山澤,觀魚鳥,心甚樂之。”
前言
《七絕-癸巳年冬日游豫園》
莊子曰: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魚之樂?
《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
海水桑田欲變時,風濤翻覆沸天池。鯨吞蛟斗波成血,深澗游魚樂不知。——《澗中魚》(唐)白居易
定風波·舊誓天涯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蘇軾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宋范成大
湖陰暑退多魚鳥,應勝愁吟對怒瀧。(虞集《送韓伯高僉憲浙西》)
沙鷗徑去魚兒飽,野鳥相呼柿子紅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魚的詩句:
——唐·李白《勐虎行》
唐戴叔倫
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及。——《枯魚過河泣》漢無名氏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細搗橙姜有膾魚,西風吹上四鰓鱸。
宋代王安石的《魚兒》
描寫魚的詩句有: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米酒湯圓宵夜好,鳊魚肥美菜苔香。”
魚之樂,出自《莊子·秋水》:
勸葉復依蒲,登龍是去途。
在古詩詞中,魚除了是一種動物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含義。古詩中寫道: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觀游魚》(唐)白居易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贈崔侍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五、雙魚
《鱸魚》
夕陽茅舍客沽酒,明月小橋人釣魚。(王十朋《題湖邊莊》)
巨鰲未斬海水動,魚龍奔走安得寧。
一、[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關于魚的名言:
蘭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猗與漆沮,潛有多魚。有@有鮪,鰷o鯉。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先秦,佚名《周頌?潛》釋義:美好漆水和沮水,多種魚類在棲息。有那@魚和鮪魚,還有鰷和o鯉。用來祭祀獻祖先,求得福祉永綿延。
劍影侵波合,珠光帶水新。
意氣相傾兩相顧,斗酒雙魚表情素。——李白《酬中都小吏攜斗酒雙魚于逆旅見贈》
譯文: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一身青箬笠自保護,跟著到處綠蓑衣。
米酒湯圓宵夜好,鳊魚肥美菜苔香。
張議潮,是晚唐時期收復河湟地區的功臣,是一位名聲不太顯赫的民族英雄。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鴻雁在云魚在水
《晚望有感》宋·鄭剛中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江南曲》[晉]樂府
今古事,談笑里,似等閑。幾回興廢,欲問清濁渺無瀾。感慨江南游子,行看春風詞筆,相契每開顏。只恨營營久,何日肯歸山。
拋磚引玉,如果詩友們有關于“魚”的詩詞原創作品,歡迎留言交流。
宋王安石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唐·孟浩然
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
《觀游魚》白居易: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祠。
《清平樂·詠雨》清·王夫之
再次走到街上,我看見很多人,或陌生或模糊的面孔。他們在昏黃的光線下也仿佛蛻變成了魚類,而周遭汪洋一片。顯貴的種族劃分,強弱體能的對比,更直白地涂抹出一幅滑稽的事態圖。——左小詞
《魚》
《魚》宋歐陽修
三、[先秦]屈原《天問》:鯪魚何所?鬿堆焉處?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蘭溪棹歌》——戴叔倫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人間詞話七則》清·王國維
秋水澄清見發毛,錦鱗行處水紋搖。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江南》
綠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魚說,你看不到我眼中的淚,因為我在水中。水說,我能感覺到你的淚,因為你在我心中。——村上春樹
六月玉泉來看魚,湖頭雨過盡芙蕖。——貝瓊《西湖竹枝》
繞階下幽壑,意成韻難裁。蟲聲滿空谷,竹杖點蒼苔。
《江南曲》樂府: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莊子
譯文:送信的天鵝能夠飛翔很遠但不能隨月光飛到您身邊,送信的魚龍潛游很遠但不能游到您身邊,只能在水面激起陣陣波紋。
雪松酥膩千絲縷,除卻松江到處無。
《魚兒》
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
五、[宋]葉夢得《水調歌頭·渺渺楚天闊》:游魚來往,還戲此波中。
不圖結實來雙鳳,且要長竿釣巨魚。——王貞白《洗竹》
巨峰劈斧立,竹涌石門開。池靜魚千里,香浮僧未來。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歐陽修
目送去海云,心閑游川魚。長歌盡落日,乘月歸田廬。——李白《游南陽白水登石激作》
《水檻遣心》杜甫: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宋祝慶夫
眼似珍珠鱗似金,時時動浪出還沉。——章孝標《鯉魚》
小浦聞魚躍,橫林待鶴歸。(陸游《柳橋晚眺》)
做人要含蓄點,得過且過,不必斤斤計較,水清無魚,人清無徒,誰又不跟誰一輩子,一些事放在心中算了。——亦舒
譯文:圍繞嚴陵灘畔,白鷺飛魚兒跳躍。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清徐鵠
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惠崇春江晚景》——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春色映澄陂,涵泳且相隨。
《浣溪沙》杜甫:照日深紅暖見魚,聯村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盯。
觀魚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鱗躍,圓波處處生。——李白《觀魚潭》
一方黑照三方紫,黃河冰合魚龍死。——李賀《北中寒》
繞岸車鳴水欲開,魚兒相逐尚相歡。
魚兒鬧
水調歌頭(用蘇子美瀟灑太湖韻詠滄浪亭)
孤館疏梅雪過初,天涯春意有中無。野馬塵埃輕放縱,還夢,離魂銷黯向江湖
宋朝范成大《鱸魚》“細搗橙姜有膾魚,西風吹上四鰓鱸。
三、魚樂
《長安秋望》趙嘏: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水調歌頭·游泳》(現代)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食魚味在鮮,食蓼味在辛。——賈島《不欺》
奉母猶欣餐有肉,占年更喜夢維魚。——錢謙益《丁卯元日》
因此,魚,常常和鴻雁一樣,有書信的含義。除此以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含義,在詩詞中常常被使用。
《水檻遣心二首》唐·杜甫
繞岸車鳴水欲開,魚兒相逐尚相歡。——王安石《魚兒》
——魏晉:岑德潤《詠魚詩》
無人挈入滄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寬?”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浣云卷雨聽濤夢,挹秀望江得月功.古戲臺空誤魚樂,會心原是玉玲瓏。
不覺芳洲暮,菱歌處處聞。
已負吞舟大,終無涸轍虞。
舊誓天涯有似無,新愁殘月炯如初。坐盡燭窗銷鬢影,重省,怯開鸞鏡總模糊。
《秋浦歌十七首》唐·李白
池靜魚千里,這個寺廟門外有個魚池,魚千里是一個典故,出自《關尹子·宇》:“以盆為沼,以石為島,魚環游之,不知其幾千萬里而不窮也。”
未上龍門路,聊戲芙蓉池。
譯文:困而未舒貌的游魚來去,返回游戲這波中。
隨波賺殺魚兒,浮萍乍滿清池
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題李次云窗竹》白居易
《漁歌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二、魚鳥
一春魚鳥無消息,千里關山勞夢魂。——秦觀《鷓鴣天·枝上流鶯和淚聞》
不見打魚人,菰蒲雁相語。(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
鄭愔-唐錦楫沙棠艦,羅帶石榴裙。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江上漁者》宋范仲淹
唐人戴叔倫《蘭溪棹歌》“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得魚無賣處,沽酒入蘆花。(郭祥正《西村》)
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莊子
不須考究食單方,冬月人家食品良。
何煩垂翡翠,未肯畏鵜鶘。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司馬遷《史記》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長安秋望》趙嘏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魚的詩詞如下
一、魚千里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江南》兩漢:佚名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釋義: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多么茂盛,魚兒在蓮葉間嬉戲。魚在蓮葉的東邊游戲,魚在蓮葉的西邊游戲,魚在蓮葉的的南邊游戲,魚在蓮葉的北邊游戲。《贈崔侍郎》唐代:李白黃河二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故人東海客,一見借吹噓。風濤倘相見,更欲凌昆墟。釋義:三尺長的黃河鯉魚,通常居住在孟津關一帶。跳不上龍門,就點染額頭,歸來與凡魚作伴。咱們是老相識了,承蒙你慧眼識珠,極力褒獎。如果今后還有風云際會的可能,希望能青云直上九重天,高居天山之顛。《蘭溪棹歌》唐代:戴叔倫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釋義:一彎蛾眉月掛在柳灣的上空,月光清朗,涼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鏡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瀝瀝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漲,魚群爭搶新水,夜半人靜之時紛紛涌上溪頭淺灘。《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唐代: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釋義: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釋義: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江上漁者》宋代:范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釋義: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只喜愛鱸魚的味道鮮美。看看那些可憐的打魚人吧,正駕著小船在大風大浪里上下顛簸,飄搖不定。
李白《贈崔侍郎》“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
石魚湖,似洞庭,夏水欲滿君山青。——元結《石魚湖上醉歌》
我一分鐘見不到你,我就感覺到自己像被拋棄在沙漠里的魚,我越來越發現自己臉皮特厚,特不要臉,我就害怕你一出門遇上了一個比我更不要臉的人,把你給搶了去。——郭敖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定風波·孤館疏梅
《池魚》
洞庭魚可拾,不假更垂罾。——李商隱《洞庭魚》
《用前韻招蕃叟弟》宋·陳傅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