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光靠閱讀又怎能解決一個困擾了許多哲學家的終極問題呢?拉里需要接觸更廣闊的世界。此時同伊莎貝兒的愛情似乎成了拉里的負擔。
除此之外,毛姆的文學作品還被評論家認為“不夠深刻”。他筆下的人物來自社會的各個階級、各種背景,但是他本人卻很少刻畫階級之間的矛盾。
而伊莎貝兒,她緊緊抓住的是穿漂亮衣服、參加豪華派對的快樂生活,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是她的得救之道。
對比之下,伊莎貝兒的三觀顯得膚淺無知,可是作為讀者我們卻不忍心責怪她。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像伊莎貝兒一樣在乎物質享受,但偶爾又希望自己能像拉里一樣放下一切身外之物,直奔詩和遠方。
一戰結束,拉里退伍回來,和來自顯赫家族的青梅竹馬伊莎貝兒訂了婚,伊莎貝兒的古董商舅舅艾略特也熱心地幫助拉里安排工作,可以說拉里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讓我們先按下故事的暫停鍵,回到這本書本身來。
毛姆寫《月亮與六便士》,刻畫了真實的自我和社會形態下的“我”之間的矛盾,他告訴我們這世界上真的有人為了單純的熱忱而活,而不是成為社會文明約束下的產物;
同時代的很多作家都已開始創立新的寫作風格,而他還在堅持“故事講述者”的風格,不屬于任何當時流行的文學門派。
國內的讀者熟知毛姆,大多是因為他那部常年在銷售榜占有一席之地的《月亮與六便士》。
相反,毛姆更喜歡用旁觀者的視角描繪人們的不同思想和不同行為,他既不歌頌高尚的精神,也不代表任何階級,他只會描寫真實的人。
伊莎貝兒堅信刀的這一面是美好的,拉里卻想越過刀鋒,尋找另一種得救之道。那么究竟拉里能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得救之道?他和伊莎貝兒的愛情又將何去何從呢?讓我們期待下一期的共讀。
有了富足、體面的生活,你覺得有必要不顧一切去追尋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嗎?
至此,拉里大概給我們留下了一個不好的印象,不過好在我知道他游手好閑的原因。拉里從未和朋友說過,我也是從一個名叫蘇珊·魯埃維的模特兼妓女口中得知。
可是拉里卻顯然對別人為他安排的生活毫無興趣。他不想去讀大學,認為那只是浪費時間去獲得一個毫無價值的學位;他也不想接受朋友之父亨利·馬圖林給他提供的高薪工作,沒有別的理由,只是因為他感到無聊。
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開始本周的共讀。
在做飛行員時,拉里曾有一位要好的愛爾蘭朋友,在一次行動中為了救拉里不幸身亡。那位朋友死時不過22歲,準備在戰后同一位姑娘結婚。從那一刻開始,拉里就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他開始問自己人生為什么會有惡與不幸。
毛姆很少對人物角色作出強烈的主觀評價,他冷靜、客觀的態度,往往能安撫情緒激動的讀者,促使讀者去理解而不是去批判書中的人物。
至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何毛姆的作品能得到讀者的支持了。他筆下普通人的世界更寬廣、更有精髓。或者說,毛姆的書,讓讀者放下現實的種種,有機會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等終極問題。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刀鋒》,在出版之際,被當時美國著名評論家埃德蒙·威爾遜評為“不堪一讀的一本書”,但是僅僅出版一周,就突破了百萬銷量,在歐美的讀者中獲得了廣泛的好評,隨即也賣出了電影版權。
拉里如果要和伊莎貝兒走下去,就必須接受世俗的行為模式,找一份高薪的工作,然后和伊莎貝兒過著富足、體面的生活。但是拉里卻一心想要尋求心中問題的答案。
拉里的親人朋友不理解他為何變成了一個游手好閑的人,伊莎貝兒和舅舅艾略特則擔心拉里的游手好閑會讓婚后的生活拮據,上不來臺面。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是20世紀擁有最多讀者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戲劇,均風靡于歐美,這也使他成為了當時最著名、最富有的作家之一。
在開始共讀之前,不得不聊一聊毛姆特有的寫作風格。如果你曾讀過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你就會知道以第一人稱的局外人視角敘事,是毛姆一貫的寫作風格。《刀鋒》也秉承了這一寫作風格,以毛姆自己的視角敘述了整篇故事。
感到迷茫的時候,你又做過哪些事試圖讓自己走出來呢?
就算最后拉里未能回心轉意,對伊莎貝兒來說也不是壞事,伊莎貝兒還能嫁進更富有的家族。
因此拉里提出要和伊莎貝兒暫時分手一段時間,他告訴伊莎貝兒他要去巴黎待上兩年,若兩年之后拉里還需要繼續尋找答案,就解除婚約。盡管伊莎貝兒不能理解拉里到底要尋找什么,但還是答應了拉里的請求。
毛姆從沒有明確解釋過為何要將本書取名為“《刀鋒》”,但是卻在《刀鋒》扉頁,引用了《迪托·奧義書》中的一句話說明了名字的來源:
那么,究竟是什么抓住了讀者們的胃口,讓這本書大獲成功呢?
這種貼近真實的寫作手法,或許在評論家眼中缺乏深度,但是卻能有效地在讀者群中產生共鳴,這也為毛姆贏得了大批的忠實讀者。毛姆本人對自己“缺乏深度”的評價也不是很在乎。
想必你已經知道了毛姆的寫作風格,那么現在,就讓我們跟隨毛姆,以“我”的視角走進《刀鋒》吧。
“一把刀的鋒刃很不容易越過,因此智者說,得救之道是困難的。”
毛姆也是一位極其高產的作家,他一生共發表了二十部長篇小說,百余篇短篇小說,以及三十幾篇劇本,其中多部作品被改編成了影視作品。
毛姆寫《人生的枷鎖》,探尋人活著的意義,卻最終發現試圖賦予人生意義是徒勞的,只有放棄這種幻想,才能真正擺脫架在身上的枷鎖,得到真正的自由。
然而有趣的是,彼時的文學評論界,卻有意將毛姆的小說和劇作劃分到“二流”等級,有人甚至將他的短篇小說評為“雜志上的貨色,受到了白癡讀者們的追捧……”
的確,毛姆和同時代的蕭伯納、海明威、菲茲杰拉德等人相比,寫作風格因循守舊、缺乏創新,這使他一直無法受到評論界的垂青。
他自己是一個同故事中的主人公有深交的作家,他既參與了故事,又在給讀者們講故事。就如譯者周煦良所說,毛姆在故事里既是演員,又是觀眾。
比如他在小說的結尾并沒有按照讀者的預想,為伊莎貝兒安排孤苦一生的結局。這讓讀者們能夠跟隨他,重新站在伊莎貝兒的角度深入地思考問題。
故事的主角是一名退伍的美國一戰飛行員拉里·達雷爾,他的父母于他很小的時候去世,他被父親的一名醫生朋友撫養長大。
你看,毛姆總能神奇地捕捉到每個人心里都曾閃過的對人生的思考,讀者們總能在人物的掙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伊莎貝兒的舅舅艾略特,倒是對二人暫時的分手持樂觀態度,他認為拉里在法國找幾個富有的情婦,過了一段放蕩不羈的日子后,就會乖乖回來和侄女結婚。
最終讓你不再迷茫的有效方式都有哪些呢?
為了解答縈繞在腦海中的問題,拉里讀了很多哲學著作,我就曾在圖書館中,看到他連坐八九個小時閱讀哲學名著。
在《刀鋒》里,毛姆在探索人的得救之道是什么。拉里經歷了一系列的人生變故,因此對世人眼中富足、體面的生活失去了興趣,轉而對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充滿了好奇,這使得拉里這個角色閃爍著哲學的光輝。
在開始《刀鋒》的閱讀之前,我們可以先思考以下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