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回憶是每個人一生都難以忘懷的。 回想我們的童年,大麥粉和油花的樣子深深的卡在了我們的腦海里。 青稞是一種禾谷類作物,因其內外穎分離,籽粒裸露,故又稱青稞、大麥、稻麥。 主要產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物。 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種植了約3500年,從物質文化延伸到精神文化,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內涵豐富、具有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 它具有廣泛的藥用和營養價值。 小時候老家不種小麥,青稞、豌豆、土豆是三餐的主要作物。
由于青稞品質較粗,且當時沒有鋼廠、電磨等面粉加工工具,所以無論青稞還是豌豆都只能拉到河灘上的水磨上。 水磨,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水的沖擊力推動巨石鑿成的磨盤,使其谷物作物從中被碾碎,再用馬尾(方言:馬邑)制成的筐去麩皮。 如果只磨青稞,那就是青稞粉。 混合大麥、豌豆等。在一起,地面是雜合的。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里,白面粉(小麥粉)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煮和蒸只有青稞面和雜交面。 水磨出來的青稞粉很難叫面條,是更小的顆粒。包子幾乎粘不到一起,吃起來好像要割喉,難以下咽。 連這樣的饅頭都不常見。每到五六月份,柜子里的面早就沒了。
早上,天還沒亮,爸媽就起床上班了,我們還在睡覺。 當你睜開眼睛的時候,你的父母已經從地里回來了。 一個大大的土炕上,我們四五個兄弟姐妹一起睡著了。當我們睜開眼睛的時候,我們就像一群饑餓的動物,向他們的父母喊著要包子吃。 每次我媽都舍不得說:“這幫吃貨!”但我還是從門后的籠子里拿出一兩枝大麥面油花給了我們。 因為房間里很冷,饃饃凍成了一團鐵,我們只好把它放在床底下,等它消失了再啃。 吃了幾口,又睡著了。 再醒來,床上全是饅頭渣,感覺睡在一個窩里。 還沒到起床的時候,只好在臨睡前把它翻起來,用手在炕沿下堵住饃饃渣。
雖然是大麥粉,但是因為產量低,收成不好,所以對各家來說非常有限。 有些人,比如我們忠家人,甚至怕娃娃吃多了,故意把饅頭蒸得發酸,讓饅頭根發酸,緊實發酸,比吃中藥還難受。
青稞面的油花易碎,青稞面(青海方言,面條做的飯)的湯更是難以搟成薄片。 大約從十一二歲開始,我就一直在學習烹飪。 不知道什么時候,我能熟練地搟出一箱拌面湯。 剛開始搟的時候,因為沒把握好大麥粉的特性,沒搟幾下,面團就已經成了敗旗。 后來在我媽的親自教導下,我才發現青稞粉沒有粘性。只要你稍微用力做面團,它就會有緊實感。如果你用搟面杖搟它,它就會散開。無論你怎么努力,都很難讓它均勻地鋪開。 搟大麥面,面要稍微微軟一點。只是輕輕地把它們卷在一起,然后慢慢地把它們卷出來。不要太用力。
在現在的孩子眼里,已經是天方夜譚了。 但還是養活了無數代人。 雖然味道不好,但營養價值豐富,醫療保健功能突出。 在青藏高原,百歲老人如此之多,與青稞的經常食用及其突出的醫療保健功能是分不開的。 據《本草綱目集》記載,青稞具有降氣、強筋、祛濕發汗、止瀉的作用。 藏文經典《朱靜本草》將青稞作為治療多種疾病的重要藥物。 更有甚者,它生活在人類難以生存的寒冷、缺氧、日照強烈的地區。憑借其特有的頑強生命力,可以在最高海拔4750米的地方生長。它是比人類更驕傲的作物。
難道我們不值得關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