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人?
根據(jù)百度百科的解釋是:人無完人,但月有圓缺。只要你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這個國家,對社會,對家庭有所行動。
那么一個好人其實也沒那么復(fù)雜。只要他不做對不起良心的事,他就是好人!
所以我們都是好人,你們卻不一定是好人!
問這個問題:
如果你在一列很遠的火車上離你朋友的座位有點遠,所以你告訴你朋友旁邊的乘客你想換座位。如果乘客不和你換座位,你會不會覺得心理不平衡?
兩種情況,一種是你不會,因為那不是你的座位;一種你可以,不就是換個座位嗎?真不敢相信這么沒有同情心!
第一個不多說,那很正常,因為根本不是你的座位,別人憑什么跟你換;第二個直觀點就是不正常。為什么要有同情心?我們?yōu)槭裁匆湍阋黄鸶淖儯咳绻覀儾缓湍阋黄鸶淖儯蜎]有同情心了?
這個時代,10個出門的人,有9個會說自己是好人,剩下的一個會說自己是好人!
我想如果你是第二種心態(tài),你一定會覺得我也是好人,但是你會覺得不給你換座位的人不是好人!
于是我們都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是好人,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對方。
比如我讓座,我就是好人。如果他不讓座,肯定不是好人。就算他給乞丐錢,我也不給,因為我覺得乞丐是騙子。就這么簡單!
按照百度百科的定義,前面有句話:人無完人,但月有圓缺!
其實也不完全說做了某件事就是好人,因為人總是會犯錯的,或者新聞里經(jīng)常報道某某因為盜竊入獄,不過是為了治療他的家人。那么,這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呢?
如果你說他是個好人,警察會因為對待家人而放他走嗎?我覺得不行,他還是要坐牢的;如果你說他是壞人,他不是拼命去偷嗎?也許他不會!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總是以某種方式扮演一個好人。那些貪官偷稅漏稅,他們的父母卻不總說我兒子是個好人,對我們很孝順!
這個呢?
我們經(jīng)常以自以為是的態(tài)度去處理事情,包括定義自己。很多時候,中立并不是一件壞事,至少我們不會被當局者迷,至少我們不會想當然的認為自己是絕對的好人!
孔子被視為圣人。按照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孔子在當時可能已經(jīng)算是好人了,但最后我們只說孔子是圣人,而不是好人。再說雷鋒可能算是個好人,但也有反駁的。雷鋒今年22歲,他所有的善行(小事也一樣),在大家知道之前,都記錄在本子上。他會寫下自己的丑聞嗎?
就像我現(xiàn)在一樣,我會夸自己做過什么項目,和誰一起賺了錢,但我絕對不會說自己虧了錢。另外,這樣的人還少嗎?
我們都只是自以為是的好人,自以為是,做好事。其實拿什么都是自以為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