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過千山萬水,到處尋找理想的居所。在我的記憶里,童年的家鄉是一片山林,日出東方,就在門的左邊。 門前有一片竹林,屋旁有一條小溪。 但是,搬家之后,那段記憶中的故鄉,真的會成為永遠的記憶。

于是,我四處尋找一個類似的地方來代替它,一直尋找,一直上路。 有人說,你為什么不回去?其實并不是我不想回老家,而是我已經多年忘記回到這樣一個地方去尋找童年的記憶了。 我不是一個懷舊的人,總想著給自己的生活添點新東西。可能和原來的東西很像,但一定不是原來的東西。 我活得很累,一天又一天,仿佛度過了一年又一年。
我去過北京,被它的繁華蒙蔽了雙眼。但每天看到那里的陰郁,我就知道那一定不是我理想中的家,我對藍天有著深深的眷戀。 就像一個什么都不懂的新生嬰兒,卻本能地依戀著母親。
我也去過杭州。我聽說過那里的美麗風景。古有“天上有天堂,天上有蘇杭”之說。但是到了那里,發現那里的山山水水都充滿了悲傷。雨季,雨不斷,悲傷越來越深。 我知道,那一定不是我的家。
我去過新疆,大部分時間看到的都是長長的黃沙,卻沒有看到“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圓”這樣的場景。只有偶爾的一陣風和沙塵暴卷起,告訴自己這不是你呆的地方。
無論是天下第一的桂林山水,還是以山著稱的張家界,九寨溝,還是萬里蜿蜒的長城,中國大大小小很多地方我都去過,但沒有一個是我懷念的。 所以,告訴自己,看,再看。
漸漸的,我找到了上百個城市,最終選擇了流浪。我的家應該在某個城市,但我不知道該建在哪里。想到這里,我決定流浪。 與其在不喜歡的城市蓋房子,用房子禁錮自由,不如流浪!勇敢的去流浪。
家離任何人的思念都不遙遠,但家就在你的腳下。 放下對過去的依賴,向往未來,選擇自由流浪。 去一個地方,看一個地方的風景,看到一個有需要的人,幫他一把。
沒必要把房子留在城市里。總有一天,那棟房子會留給子孫后代。他們應該知道這樣的事情,自己去弄。 與其繼承,不如享受。 我們不必給后代留下任何物質上的東西。這就是生活方式。只有被逼,才能覺悟,才能進步。 而不是原地踏步。
永遠不要害怕未知的東西。生活應該隨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