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結婚率創新低,你還向往婚姻嗎?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2019年全國結婚率為7.2‰,為2019年以來的最低。rn從各省市自治區來看,經濟越發達結婚率越低,比如2019年上海、浙江結婚率只有4.4‰、5.9‰,廣東、北京、天津等地結婚率也偏低。rn隨著中國人均GDP(地區生產總值)接近1萬美元,逐步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結婚率卻越來越低,并且越發達的地區結婚率越低。那么,你還向往婚姻么?中國結婚率創新低,然而人們依舊會對婚姻充滿向往,這種向往會從注重結果,發展為更注重婚姻關系的和睦,追求高質量的親密關系。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2019年全國結婚率為7.2‰,為2019年以來的最低。數據顯示,經濟發達地區的結婚率都不高。2019年末,上海、浙江的結婚率為全國倒數前兩名,上海結婚率為4.4‰,全國最低。另外,天津、廣東、北京等沿海發達地區結婚率也較低。結婚率最高的幾個地區是西藏、青海、安徽、貴州等欠發達地區。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經濟發展水平影響結婚和生育。一方面,經濟發達的地區生活成本在上升,婚姻不是簡單的兩個人的結合,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極為復雜;另一方面,女性有了獨立的經濟能力與知識水平,不再需要依附于家庭與婚姻,更多的女性選擇不結婚。
然而,雖然迫于現實壓力,導致結婚率下降,然而人們依舊對美好的親密關系,對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婚姻有著向往。
人不能孤獨的活在世上。有研究發現,單身的人士更容易變得貧窮,更容易生病,早亡;而已婚的人士擁有更多的財富,更健康的心理,也更加長壽。
婚姻最大的魅力,其實是在于讓人探索兩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究竟能達成多么深度的連結。在積極心理學中,影響人幸福感的一大要素,就是是否擁有健康良好的親密關系。美滿的婚姻給人帶來內心的力量,能讓人們體會到愛、自由、責任,大概這也是為什么自古以來,全世界都重視家庭婚姻的原因吧。
美好的婚姻需要努力,人與人相處,重在交心,重在惺惺相惜,讓彼此互相提升,互相尊重。隨著更多人對婚姻質量的追求,雖然結婚率下降了,但相信人們會更加珍惜,學習,如何在婚姻中建立更和諧尊重的兩性關系,組建幸福的家庭。
哪怕是中國的結婚率低到萬分之一,我依然會選擇婚姻,對于婚姻的態度和選擇,是結婚率無法左右的,自己的婚姻只有自己知道該不該要,所以結婚率于我而言就是毛線。再者,用結婚率來衡量和左右自己的選擇,本身就是一種很傻很天真的做法,一個人得有多么無知才會用結婚率來影響自己對婚姻的選擇。
2019年全國結婚率為7.2‰,這個比率其實還算不上太可怕,如果你看一看過去一年的離婚率,那就更加崩潰了。據統計,2019年全國的離婚率高達45.9%,同樣再創歷史新高,接近一半的離婚比例,刺激不刺激?還敢結婚嗎?
我認為,對于結婚率的創新低,不必過分反應,更不用恐懼,它的形成原因并不是因為恐婚。雖然獨自主義者呈逐年上漲趨勢,但這部分人對結婚群體的影響極其有限。真正影響結婚率的原因是兩個:
一是老齡化的加劇減少了適齡婚姻男女。這是一個社會人口結構性的問題, 在經歷人口井噴發展和約束之后,肯定會出現年齡銜接的空窗,而當下的適婚人群恰恰是在二胎政策以前的主要年代。可以預見,這個結婚率仍然不算最低,可能還會持續攀高。
二是人們選擇婚姻更加謹慎。特別是大中城市的青年男女,對婚姻的選擇更加全面,婚姻不再是你情我愿的感情問題,它還融合了經濟、住房、工作等很多綜合性的因素,這也讓很多年輕人在婚姻上不敢輕舉妄動。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的平均結婚率只有7.2%,發達地區,特別是北上廣深地區的結婚率尤其比較低,上海只有4.4%,而浙江地區經濟水平也是比內陸地區發達,它的結婚率也只有5.9%。
其實從這個數據結構都可以說明問題了,為什么經濟發達地區的結婚禮比較低,而經濟不發達的地方結婚率比較高,因為經濟發達地區,人們的生活壓力也比較大,比如北上廣深,一套二手房怎么也得四五百萬,在上海租一個隔斷間價格也在1500~2000塊錢左右,物價在飛漲,工資水平卻沒有多大的提升空間,大家的生活壓力太大,所以普遍的結婚年齡都會推遲,這是導致發達地區結婚率下降的一個原因。
另外就是年輕人現在很多人事業心都比較重,雖然生活壓力大是一個原因,但是他們很多人也更愿意把年輕的時間,投在工作上面,一旦馬上步入婚姻,直接就得面臨養孩子養老婆的問題,一方面是經濟方面沒有準備好,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步入婚姻會分散很多的精力,占用很多的時間,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事業當中。
再有一點就是我國現在老齡化的節奏在加快,年齡結構越來越偏大,而人們對于生孩子,愿意生二胎三胎的人越來越少,再加上晚婚的影響,所以整個社會勞動力層面年齡結構也是越來越大,年輕人少了,所以結婚率也就會下降了,另外就是結婚的成本也在逐步增加,現在年輕人結婚都需要有車有房,而就業競爭又非常大,對于普通大學畢業生已經不再吃香,年輕人光憑自己的本事要想掙到房子車子娶的老婆是非常難的。
但是不管怎么樣,事業與愛情永遠是年輕人的兩大主題,所以婚姻仍然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不能因為結婚成本增加或者經濟壓力大,而對婚姻產生恐懼甚至選擇單身,越是生活壓力大,越應該勇敢的接受挑戰,婚姻不光意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更意味著人生的圓滿。
一個人向不向往婚姻與全國結婚率高低是沒有關系的。2019年全國結婚率為7.2‰,表明的是我們國家大部分人都沒有選擇結婚,比如你有一萬個好朋友,這些人里只有72個人結婚,剩下的9928個人都是未婚人士。
即使這樣,我還是很向往婚姻的。
這份向往主要來源于我爸爸媽媽。他們是上世紀90年代結的婚,在世紀末有了我,一直到我長這么大,一直都感受著來自家庭的溫暖,更準確地說,是一直享受著他們婚姻的幸福。每天早上,我爸爸負責起床做飯,開始半天的工作,中午的時候,誰先回家誰做飯,飯桌上倆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偶爾拌一下嘴,但都是冒著粉紅泡泡。晚上吃完飯,倆人再一起出去跳跳舞,散散心,日子過得很是愜意。
所以我無法想象,如果他們沒有在一起,就只能一個人過著漫長枯燥的日子,太孤獨了!日子還是要有兩個人,最好再有兩個孩子才幸福!
談到婚姻首先想到的是枷鎖,中國結婚率變低,其實也沒什么可驚訝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有了更多的追求,而且現在我國男女比例略有失衡,據數據統計,結婚的人比單身男女的壽命要多幾年,單身女性比單身男性多幾年。
其實婚姻一部分是自己的選擇,更大分量是家人的催促,父母的觀念畢竟與我們新一代有很多差別,迫于壓力,到了一定年齡就是要結婚常規,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婚姻的,不過有些為所欲為很有自己想法的人就不在乎這些了,而且世間萬物可歌可泣的有很多,不必桎梏于婚姻里。
發達地區的人們生活的節奏更快,上學就業不停歇的一波接一波,而且真愛往往是錯過的曾經,遇到的不是稱心的,也就對婚姻無所謂了。對婚姻的向往還是看人的吧,如果真的遇到真愛,應該會選擇結婚的,一切自有它的發展,雖然婚姻看似是普通的大多數,但能夠成為這牢固的大多數也是不容易的。
大數據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
可以應用在云計算方面。
大數據具體的應用:
1、洛杉磯警察局和加利福尼亞大學合作利用大數據預測犯罪的發生。
2、google流感趨勢(Google Flu Trends)利用搜索關鍵詞預測禽流感的散布。
3、統計學家內特.西爾弗(Nate Silver)利用大數據預測2019美國選舉結果。
4、麻省理工學院利用手機定位數據和交通數據建立城市規劃。
5、梅西百貨的實時定價機制。根據需求和庫存的情況,該公司基于SAS的系統對多達7300萬種貨品進行實時調價。
6、醫療行業早就遇到了海量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的挑戰,而近年來很多國家都在積極推進醫療信息化發展,這使得很多醫療機構有資金來做大數據分析。
7、及時解析故障、問題和缺陷的根源,每年可能為企業節省數十億美元。
8、為成千上萬的快遞車輛規劃實時交通路線,躲避擁堵。
9、分析所有SKU,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來定價和清理庫存。
10、根據客戶的購買習慣,為其推送他可能感興趣的優惠信息。
擴展資料:大數據的用處:
1、與云計算的深度結合。大數據離不開云處理,云處理為大數據提供了彈性可拓展的基礎設備,是產生大數據的平臺之一。
自2019年開始,大數據技術已開始和云計算技術緊密結合,預計未來兩者關系將更為密切。除此之外,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計算形態,也將一齊助力大數據革命,讓大數據營銷發揮出更大的影響力。
2、科學理論的突破。隨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就像計算機和互聯網一樣,大數據很有可能是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可能會改變數據世界里的很多算法和基礎理論,實現科學技術上的突破。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大數據
大數據應用于各個行業,包括金融、汽車、餐飲、電信、能源、娛樂等在內的社會各行各業都已經融入了大數據的痕跡。
1、制造業:利用工業大數據提升制造業水平,包括產品故障診斷與預測、分析工藝流程、改進生產工藝,優化生產過程能耗、工業供應鏈分析與優化、生產計劃與排程。
2、金融業:大數據在高頻交易、社交情緒分析和信貸風險分析三大金融創新領域發揮重大作用。
3、汽車行業:利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的無人駕駛汽車,在不遠的未來將走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4、互聯網行業:借助于大數據技術分析用戶行為,進行商品推薦和針對性廣告投放。
5、餐飲行業:利用大數據實現餐飲O2O模式,徹底改變傳統餐飲經營方式。
6、電信行業: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客戶離網分析,及時掌握客戶離網傾向,出臺客戶挽留措施。
7、能源行業:隨著智能電網的發展,電力公司可以掌握海量的用戶用電信息,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用戶用電模式,可以改進電網運行,合理設計電力需求響應系統,確保電網運行安全。
8、物流行業:利用大數據優化物流網絡,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9、城市管理:利用大數據實現智能交通、環保監測、城市規劃和智能安防。
10、生物醫學:大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流行病預測、智慧醫療、健康管理,同時還可以幫助我們解讀DNA,了解更多的生命奧秘。
11、公共安全領域:政府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強大的國家安全保障體系,公共安全領域的大數據分析應用,反恐維穩與各類案件分析的信息化手段,借助大數據預防犯罪。
12、個人生活:大數據還可以應用于個人生活,利用與每個人相關聯的“個人大數據”,分析個人生活行為軌跡,為其提供更加周到的個性化服務。
大數據的價值遠不止于此,大數據對各行各業的滲透,是推動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核心要素。
擴展資料
七個典型的大數據應用案例
1、梅西百貨的實時定價機制。根據需求和庫存的情況,該公司基于SAS的系統對多達7300萬種貨品進行實時調價。
2、Tipp24 AG針對歐洲博彩業構建的下注和預測平臺。該公司用KXEN軟件來分析數十億計的交易以及客戶的特性,然后通過預測模型對特定用戶進行動態的營銷活動。這項舉措減少了90%的預測模型構建時間。SAP公司正在試圖收購KXEN。
3、沃爾瑪的搜索。這家零售業寡頭為其網站Walmart.com自行設計了最新的搜索引擎Polaris,利用語義數據進行文本分析、機器學習和同義詞挖掘等。根據沃爾瑪的說法,語義搜索技術的運用使得在線購物的完成率提升了10%到15%。“對沃爾瑪來說,這就意味著數十億美元的金額。”Laney說。
4、快餐業的視頻分析。該公司通過視頻分析等候隊列的長度,然后自動變化電子菜單顯示的內容。如果隊列較長,則顯示可以快速供給的食物;如果隊列較短,則顯示那些利潤較高但準備時間相對長的食品。
5、Morton牛排店的品牌認知。當一位顧客開玩笑地通過推特向這家位于芝加哥的牛排連鎖店訂餐送到紐約Newark機場(他將在一天工作之后抵達該處)時,Morton就開始了自己的社交秀。首先,分析推特數據,發現該顧客是本店的常客,也是推特的常用者。根據客戶以往的訂單,推測出其所乘的航班,然后派出一位身著燕尾服的侍者為客戶提供晚餐。
6、PredPol Inc.。PredPol公司通過與洛杉磯和圣克魯斯的警方以及一群研究人員合作,基于地震預測算法的變體和犯罪數據來預測犯罪發生的幾率,可以精確到500平方英尺的范圍內。在洛杉磯運用該算法的地區,盜竊罪和暴力犯罪分布下降了33%和21%。
7、 Tesco PLC(特易購)和運營效率。這家超市連鎖在其數據倉庫中收集了700萬部冰箱的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進行更全面的監控并進行主動的維修以降低整體能耗。
大數據應用于各個行業包括金融、汽車、餐飲、電信、能源、娛樂等在內的社會各行各業都已經融入了大數據的痕跡。
制造業:利用工業大數據提升制造業水平,包括產品故障診斷與預測、分析工藝流程、改進生產工藝,優化生產過程能耗、工業供應鏈分析與優化、生產計劃與排程。
金融業:大數據在高頻交易、社交情緒分析和信貸風險分析三大金融創新領域發揮重大作用。
汽車行業:利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的無人駕駛汽車,在不遠的未來將走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互聯網行業:借助于大數據技術分析用戶行為,進行商品推薦和針對性廣告投放。
餐飲行業:利用大數據實現餐飲O2O模式,徹底改變傳統餐飲經營方式。
電信行業: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客戶離網分析,及時掌握客戶離網傾向,出臺客戶挽留措施。
能源行業:隨著智能電網的發展,電力公司可以掌握海量的用戶用電信息,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用戶用電模式,可以改進電網運行,合理設計電力需求響應系統,確保電網運行安全。
物流行業:利用大數據優化物流網絡,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城市管理:利用大數據實現智能交通、環保監測、城市規劃和智能安防。
生物醫學:大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流行病預測、智慧醫療、健康管理,同時還可以幫助我們解讀DNA,了解更多的生命奧秘。
公共安全領域:政府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強大的國家安全保障體系,公共安全領域的大數據分析應用,反恐維穩與各類案件分析的信息化手段,借助大數據預防犯罪。
個人生活:大數據還可以應用于個人生活,利用與每個人相關聯的“個人大數據”,分析個人生活行為軌跡,為其提供更加周到的個性化服務。
大數據的價值遠不止于此,大數據對各行各業的滲透,是推動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核心要素。
擴展資料:
大數據的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大量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營銷
2) 做小而美模式的中小微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做服務轉型
3) 面臨互聯網壓力之下必須轉型的傳統企業需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價值
不過,“大數據”在經濟發展中的巨大意義并不代表其能取代一切對于社會問題的理性思考,科學發展的邏輯不能被湮沒在海量數據中。
著名經濟學家路德維希·馮·米塞斯曾提醒過:“就今日言,有很多人忙碌于資料之無益累積,以致對問題之說明與解決,喪失了其對特殊的經濟意義的了解。”這確實是需要警惕的。
參考資料:大數據_百度百科
近年來,大數據不斷向世界的各行各業滲透,影響著我們的衣食住行。例如,網上購物時,經常會發現電子商務門戶網站向我們推薦商品,往往這類商品都是我們最近需要的。這是因為用戶上網行為軌跡的相關數據都會被搜集記錄,并通過大數據分析,使用推薦系統將用戶可能需要的物品進行推薦,從而達到精準營銷的目的。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大數據的應用場景。
大數據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大數據讓就醫看病更簡單。過去,對于患者的治療方案,大多數都是通過醫師的經驗來進行,優秀的醫師固然能夠為患者提供好的治療方案,但由于醫師的水平不相同,所以很難保證患者都能夠接受最佳的治療方案。
而隨著大數據在醫療行業的深度融合,大數據平臺積累了海量的病例、病例報告、治愈方案、藥物報告等信息資源.所有常見的病例、既往病例等都記錄在案,醫生通過有效、連續的診療記錄,能夠給病人優質、合理的診療方案。這樣不僅提高醫生的看病效率,而且能夠降低誤診率,從而讓患者在最短的時間接受最好的治療。下面列舉大數據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具體如下。
(1) 優化醫療方案,提供最佳治療方法。
面對數目及種類眾多的病菌、病毒,以及腫瘤細胞時,疾病的確診和治療方案的確定也是很困難的。借助于大數據平臺,可以搜集不同病人的疾病特征、病例和治療方案,從而建立醫療行業的病人分類數據庫。如果未來基因技術發展成熟,可以根據病人的基因序列特點進行分類,建立醫療行業的病人分類數據庫。在醫生診斷病人時可以參考病人的疾病特征、化驗報告和檢測報告,參考疾病數據庫來快速幫助病人確診,明確地定位疾病。在制訂治療方案時,醫生可以依據病人的基因特點,調取相似基因、年齡、人種、身體情況相同的有效治療方案,制訂出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幫助更多人及時進行治療。同時這些數據也有利于醫藥行業研發出更加有效的藥物和醫療器械。
(2)有效預防預測疾病。
解決患者的疾病,最為簡單的方式就是防患于未然。通過大數據對于群眾的人體數據監控,將各自的健康數據、生命體征指標都集合在數據庫和健康檔案中。通過大數據分析應用,推動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預防、治療、康復和健康管理的一體化健康服務,這是未來健康服務管理的新趨勢。當然,這一點不僅需 要醫療機構加快大數據的建設,還需要群眾定期去做檢查,及時更新數據,以便通過大數據來預防和預測疾病的發生,做到早治療、早康復。當然,隨著大數據的不斷發展,以及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一些大規模的流感也能夠通過大數據實現預測。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多的金融企業也開始投身到大數據應用實踐中。麥肯錫的一份研究顯示,金融業在大數據價值潛力指數中排名第一。下面列舉若干大數據在金融行業的典型應用,具體如下。
(1) 精準營銷。
銀行在互聯網的沖擊下,迫切需要掌握更多用戶信息,繼而構建用戶360立體畫像,即可對細分的客戶進行精準營銷、實時營銷等個性化智慧營銷。
(2) 風險管控。
應用大數據平臺,可以統一管理金融企業內部多源異構數據和外部征信數據,更好地完善風控體系。內部可保證數據的完整性與安全性,外部可控制用戶風險。
(3) 決策支持。
通過大數據分析方法改善經營決策,為管理層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從而使經營決策更高效、敏捷、精準。
(4) 服務創新。
通過對大數據的應用,改善與客戶之間的交互、增加用戶黏性,為個人與政府提供增值服務,不斷增強金融企業業務核心競爭力。
(5) 產品創新。
通過高端數據分析和綜合化數據分享,有效對接銀行、保險、信托、基金等各類金融產品,使金融企業能夠從其他領域借鑒并創造出新的金融產品。
美國零售業曾經有這樣一個傳奇故事,某家商店將紙尿褲和啤酒并排放在一起銷售,結果紙尿褲和啤酒的銷量雙雙增長!為什么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商品搭配在一起,能取到如此驚人的效果呢?后來經過分析發現,這些購買者多數是已婚男士,這些男士在為小孩購買尿不濕的同時,會同時為自己購買一些啤酒。發現這個秘密后,沃爾瑪超市就大膽地將啤酒擺放在尿不濕旁邊,這樣顧客購買的時候更方便,銷量自然也會大幅上升。
之所以講“啤酒-尿布”這個例子,其實是想告訴大家,挖掘大數據潛在的價值,是零售業競爭的核心競爭力,下面列舉若干大數據在零售業的創新應用,具體如下。
(1) 精準定位零售行業市場。
企業想進人或開拓某一區域零售行業市場,首先要進行項目評估和可行性分析,只有通過項目評估和可行性分析才能最終決定是否適合進人或者開拓這塊市場。通常需要分析這個區域流動人口是多少?消費水平怎么樣?客戶的消費習慣是什么?市場對產品的認知度怎么樣?當前的市場供需情況怎么樣等等,這些問題背后包含的海量信息構成了零售行業市場調研的大數據,對這些大數據的分析就是市場定位過程。
(2) 支撐行業收益管理。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企業收益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需求預測、細分市場和敏感度分析對數據需求量很大,而傳統的數據分析大多采集的是企業自身的歷史數據來進行預測和分析,容易忽視整個零售行業信息數據,因此難免使預測結果存在偏差。企業在實施收益管理過程中如果能在自有數據的基礎上,依靠一些自動化信息采集軟件來收集更多的零售行業數據,了解更多的零售行業市場信息,這將會對制訂準確的收益策略,贏得更高的收益起到推進作用。
(3) 挖掘零售行業新需求。
作為零售行業企業,如果能對網上零售行業的評論數據進行收集,建立網評大數據庫,然后再利用分詞、聚類、情感分析了解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價值取向、評論中體現的新消費需求和企業產品質量問題,以此來改進和創新產品,量化產品價值,制定合理的價格及提高服務質量,從中獲取更大的收益。
一、電商行業
電商行業是最早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營銷,它根據客戶的消費習慣提前生產資料、物流管理等,有利于精細社會大生產。由于電商的數據較為集中,數據量足夠大,數據種類較多,因此未來電商數據應用將會有更多的想象空間,包括預測流行趨勢,消費趨勢、地域消費特點、客戶消費習慣、各種消費行為的相關度、消費熱點、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等。
二、金融行業
大數據在金融行業應用范圍是比較廣的,它更多應用于交易,現在很多股權的交易都是利用大數據算法進行,這些算法現在越來越多的考慮了社交媒體和網站新聞來決定在未來幾秒內是買出還是賣出。
三、醫療行業
醫療機構無論是病理報告、治愈方案還是藥物報告等方面都是數據比較龐大行業,面對眾多病毒、腫瘤細胞都處于不斷進化的過程,診斷時會發現對疾病的確診和治療方案的確定是很困難的,而未來,我們可以借助大數據平臺收集不通病例和治療方案,以及病人的基本特征,可以建立針對疾病特點的數據庫。
四、農牧漁
未來大數據應用到農牧漁領域,這樣可以幫助農業降低菜賤傷農的概率,也可以精準預測天氣變化,幫助農民做好自然災害的預防工作,也能夠提高單位種植面積的高產出;牧農也可以根據大數據分析安排放牧范圍,有效利用農場,減少動物流失;漁民也可以利用大數據安排休漁期、定位捕魚等,同時,也能減少人員損傷。
五、生物技術
基因技術是人類未來挑戰疾病的重要武器,科學家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從而也會加快自身基因和其它動物基因的研究過程,這將是人類未來戰勝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未來生物基因技術不但能夠改良農作物,還能利用基因技術培養人類器官和消滅害蟲等。
六、改善城市
大數據還被應用改善我們日常生活的城市。例如基于城市實時交通信息、利用社交網絡和天氣數據來優化最新的交通情況。目前很多城市都在進行大數據的分析和試點。
七、改善安全和執法
大數據現在已經廣泛應用到安全執法的過程當中。想必大家都知道美國安全局利用大數據進行恐怖主義打擊,甚至監控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企業則應用大數據技術進行防御網絡攻擊。警察應用大數據工具進行捕捉罪犯,信用卡公司應用大數據工具來檻車欺詐*交易。
在傳統領域大數據同樣將發揮巨大作用:幫助農業根據環境氣候土壤作物狀況進行超精細化耕作;在工業生產領域全盤把握供需平衡,挖掘創新增長點;交通領域實現智能輔助乃至無人駕駛,堵車與事故將成為歷史;能源產業將實現精確預測及產量實時調控。
個人的生活數據將被實時采集上傳,飲食、健康、出行、家居、醫療、購物、社交,大數據服務將被廣泛運用并對用戶生活質量產生革命性的提升,一切服務都將以個性化的方式為每一個“你”量身定制,為每一個行為提供基于歷史數據與實時動態所產生的智能決策。
創造新低!中國結婚登記人數7年連降,結婚率低會帶來哪些影響?
結婚率過低帶來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出生率、勞動力都會受到影響,嚴重的話將會對經濟社會造成不利影響。
2021年,結婚率大體展現出下降的趨勢,而與此同時,離婚率卻呈現出上升趨勢。據不完全統計,在十幾年前,每七對新婚夫婦的產生就意味著一對夫妻的離異,而在2020年,每一對過不下去日子的夫妻離婚就意味著兩對新婚夫婦的誕生,如此對比,冰冷的數據展現出的是背后的社會問題,中國是以家為大的國家,但結婚率卻越來越低了。
一、 不僅僅統計數據展現里結婚率下降的問題,網絡輿論也出現一邊倒的情況隨著家暴、殺妻等新聞不斷被報道,中國女性也逐漸陷入恐婚狀態,網絡輿論中,表示不想結婚的大多為女性,她們認為結婚對于自己而言不但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引火上身。隨著男女對立問題不斷熱化,男女間的信任逐漸淡化,試問在這樣一種對立的情況下,愛情怎么降臨呢?中國近年來結婚登記人數的下降,反映出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階層的固化,在人們心目中結婚不但不會改善生活,反而會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同時,結婚成本也越來越高了,彩禮、嫁妝以及酒席等等,潛移默化地讓人們認為不結婚可以省下一大筆錢和麻煩。
二、 結婚率下降對社會的影響隨著結婚率的下降,更多的社會問題都被暴露了出來。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認為婚姻是一種累贅,所以婚姻破裂的情況也越來越多。結婚率最直接影響的就是生育率,恐婚一族的出現帶來了丁克一族,結婚率的下降必然伴隨著生育率的下降。一個社會是不能沒有新鮮血液的,出生的嬰兒少了,隨著時間的推進,勞動力也開始減少,社會人口老齡化嚴重,稅收減小,導致了人口紅利減低,等到問題完全暴露出來后,將會嚴重影響到社會的發展。
國家也逐漸對人口老齡化問題重視起來,從“計劃生育”到“開放二孩”再到鼓勵二胎,我國的政策也正在隨著國家的人口問題而逐漸完善。人們也不必過于擔心結婚率的問題。同時,不被網絡輿論影響到自身的思想是最重要的,并不是所有的男性都是壞人,也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喜歡追求男女對立。不要在這個輿論滿天飛的時代失去了自我,從而耽誤了自己的終身大事。
為什么現在每年的結婚率都在降低?
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害怕這件事。因為社會上關于此事的負面新聞頻頻爆出,給他們對此事帶來不好的印象,以致他們不再信任婚姻。而且,目前的社會誘惑又很多,經常會爆出出軌,家暴的新聞,不止要預防自己的老公,還有預防自己的老婆,甚者是各種的閨蜜都要預防,在社會的大染缸里,難免有一天會抵擋不住誘惑而犯錯。所以,他們越來越恐懼婚姻。
而且,結婚以為著以前的生活方式什么的都要改變。可是,改變這件事情通常是很難的。并且,現在的人都 是不太情愿去改變現有的生活模式,改變是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去適應的,多年以來形成的習慣是不想去隨便改變的。你身邊一定有天天吐糟這不好那不好,卻場面不換工作的人,這就是典型。結婚就意味著婚后需要兩個人一起生活,彼此的生活習慣都是不一樣的。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代際間的婚姻和生育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于很多“80后”、“90后”而言,晚婚、不婚等現象越來越常見,社會包容度也在提高,婚姻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另一方面,現代社會的生活成本、育兒費用的增加,也是人們結婚意愿下降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現代人對婚姻或多或少有焦慮,對未來有不確定性,對未來的伴侶是否可以一起生活也不確定。以及對婚后生活質量下降的恐懼性,都給年輕人帶來了一定的焦慮感。對于個人人生規劃的不穩定性,加上離婚率的持續攀高,對于伴侶能否陪伴一生所產生的懷疑,再加上一直以來網絡上對精致生活的肯定及追求,擔心婚后生活質量降維,整天柴米油鹽一地雞毛,不再能追求單身時的精致生活,都成為恐懼婚姻的導火索。
1、恐婚情緒作祟
與結婚率不斷降低相對應的是離婚率的不斷提高,人們已經開始懷疑婚姻的美好,現在的社會外面誘惑力那么大,經常會爆出出軌,家暴的新聞,不止要預防自己的老公,還有預防自己的老婆,甚者是各種的閨蜜都要預防,在社會的大染缸里,難免有一天會抵擋不住誘惑而犯錯。身邊的朋友們也是分分合合,結婚又離婚,離婚有再婚的,聽多了家長里短,就會越來越恐懼婚姻。
2、生活模式的改變
在步入婚姻之后,一個人的生活模式一定會發生改變,而這種改變往往是痛苦的,改變是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去適應的,多年以來形成的習慣是不想去隨便改變的。你身邊一定有天天吐糟這不好那不好,卻場面不換工作的人,這就是典型。結婚就意味著婚后需要兩個人一起生活,彼此的生活習慣都是不一樣的,隱私問題,婆媳問題等等都是需要自己做出改變的地方。
全國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的步伐并未減緩,到2019年只有11.9‰。以22歲為結婚年齡來看,2019年出生的人口將在2032年左右進入結婚生育階段。
專家認為,結婚率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選擇不結婚的人群比例在上升,尤其是女性。南開大學教授原新表示,2019年全國30-34歲女性不結婚比例在6%左右,比1990年提高了10倍左右。
數據顯示,經濟發達地區的結婚率都不高。
2019年末,上海、浙江的結婚率為全國倒數前兩名,上海結婚率為4.4‰,全國最低。另外,天津、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結婚率也較低。
在經濟發達的地區,人們對結婚生子的意愿似乎越不強烈,那么這些大城市的年輕人到底怎么想?
在北京從事審計工作的于賢表示,大城市節奏快,競爭激烈。“審計行業加班出差是常態,沒有時間約會,也沒有時間相親。”
戀愛都顧不上談,怎么可能結婚?這反映了不少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面臨的窘境。即使是有穩定戀情的年輕人,其中不少也表示不敢輕易“談婚論嫁”。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代際間的婚育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對于很多“80后”“90后”而言,晚婚、不婚等現象越來越常見,社會包容度也在提高,婚姻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此外,很多都市適婚青年表示“寧缺毋濫”,不著急結婚。在南京工作的陸子夫,有房、有車、有時間,但他仍表示“婚姻是一輩子的事情,還是要找到三觀一致,能進行深層次溝通的人,年齡不是決定性因素”。
隨著經濟收入和教育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本錢推遲結婚年齡,耐心等待合適的人選。
這一趨勢在美國也非常明顯。根據美國的統計數據,沒有完成大學學業的未婚成年人比大學畢業生更有可能選擇不婚主義。在25歲及以上的年齡段中,高中及以下學歷的未婚成年人有20%表示他們不想結婚,而四年制大學畢業生中只有11%。同時,結婚意愿與收入水平、社會地位也息息相關。
初婚年齡推遲成為當前結婚人數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江蘇省發布的婚姻大數據顯示,近5年來,江蘇人平均結婚年齡每年大約增長1歲。上海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市女性平均結婚年齡26.51歲,到了2019年達到28.14歲。
在北京讀博的王潔表示:“班里的同學都二十七八歲了,除了兩個工作后重回學校讀書的同學,畢業前大家都沒有結婚的打算。”
早些年,年輕人到了二十三四歲,很多就結婚了。現在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輕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可能本科畢業就已經23歲了,結婚的年齡必然會不斷推后。現在我國成年人口近一半會接受高等教育,進入碩士和博士階段的學生數量也在逐年上升,相應的年輕人獨立、工作和成家的年齡也會推后。
這一組數據反映的現象,可以從多個角度來解釋。
1、從人口結構來看,適婚年齡人口的確有所下降。
根據0-14、15-64和64歲以上的人口結構數據,從2019年開始,15-64歲的年齡段人口數開始呈下滑趨勢,2019年為約10.06億,2019年為9.98億,減少了753萬。
2、不同地區之間的結婚率數據差異很大,從4.5‰-10.9‰不等,最低的比如上海只有4.5‰,這一點可以從城市發展的角度進行分析。
由于城市提供了更便捷的基礎設施、更大的平臺和更多的機會。年輕人,特別是女性可以逐漸擺脫傳統角色的定位,在事業上和感情上都更加獨立自主,可以更自由地選擇繼續單身或者踏入婚姻。
3、此外,晚婚也成為更普遍的一種選擇。統計數據顯示,辦理結婚登記公民的年齡段,從2019年的以20-24歲居多,到2019年時,已經變成了25-29歲占36.9%。
錢鐘書先生說:婚姻就像被圍困的城堡,城內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沖出來。
歸根結底,結婚與否,都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把當下的生活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