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春的早晨,萬里晴空,雖然萬里無云,但走在路上,身體還是感覺有些涼意。我突然想起來,昨天上二年級的女兒談到了她的課文《郝漢鳥》,這篇課文講述了郝漢鳥和喜鵲是鄰居的故事。冬天來了,勤勞的喜鵲已經筑巢,但郝漢伯德說:“多多,多多被寒風凍死了。” 但是第二天,當寒冷的夜晚過去,太陽出來的時候,郝漢·伯德忘記了他昨晚的諾言。 天氣變冷時,郝漢鳥總是想到有個家的溫暖,然后想到筑巢的必要性。然而,他們在享受溫暖的時候,卻忘記了冬天的寒冷,忘記了寒風的刺骨。
我突然想到,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多人都像郝漢·伯德一樣,總是把今天要做的事情拖到明天,然后拖到后天。他們總是記得在苦難來臨時努力去改變,最后卻落得一無所有。所以,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人生沒有長遠的規劃,平時很懶,不肯努力,這樣的人怎么會幸福呢?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學習中也是如此。只有努力工作,我們才能獲得知識,實現我們的崇高目標。
記得小時候,頭發有點花白的班主任用蹩腳的普通話,上課的時候總是給我們講一句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讓我們懂得時間的可貴,提醒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做一個努力的好學生。 當時我們一直不同意。直到多年以后,我們才體會到班主任的辛酸。
中國古代明代狀元錢復的詩《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止如此。 我等明天,一切都白費了。" 詩告誡人們要牢牢把握稍縱即逝的今天,做好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把任何計劃和希望寄托在未知的明天2。 因為只有今天才是最珍貴的時刻,只有把握好今天和現在,才能擁有充實美好的明天,才能在事業上有所作為,有所成就。 否則,年輕時的“后天”,年老時的“一切都將浪費”,到頭來只會一無所有,而那時后悔就來不及了。 所以,無論你做什么,都要牢記一切從今天開始,一切從現在開始。
所以,我們要向勤勞的喜鵲學習,凡事從長計議,未雨綢繆。 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 只要你肯努力,你的汗水不會讓你失望,一定會給你最大的收獲。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人不認真工作,對生活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這樣一個花天酒地的人,根本不值得可憐。這是他自己造成的結果,應該自己承擔。 世界上,沒有后悔藥。懶惰的人只能像文中的郝漢鳥一樣被自然淘汰。當然,這也是自然界和社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森林法則。
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但它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拖拖拉拉,把一切都留到明天。 郝漢鳥總是說,它會凍死,直到它明天筑巢。 所以,以后大家都要改掉拖延癥。今天的工作應該今天完成,不要拖到明天。明天還有明天的工作要做。 如果一切都拖到明天,什么都做不了。 做一個珍惜時間,努力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