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尤在作文《我藏在角落里》中寫道:“人在施展才華之前,就被選為‘無用之人’。 ”,文末是一股清流:“也許,我不需要考上哈佛、北大,只要我開心就好。 不是每個人都不能待在角落里,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大顯身手。 “這讓我很好奇:躲在角落里的和大放異彩的,哪一個是成功的?成功的標準和人生的價值方向是什么?誰是成功的標準?從小到大,父母口中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這似乎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仿佛我們永遠比他們差。
有一段時間流行一種說法,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我個人認為,真正限制我們想象力的,大概是過于功利的價值觀。 當所有的東西都以有用性來判斷的時候,生活就變成了生存,根本沒有想象。 最怕別人問的“清華第一手”畢整天研究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有什么用?“我也害怕自己這輩子變成一個要求別人做有用的事的人。 我認為這是一件簡單而有趣的事情。當你要求他有用的時候,那一刻,一點都不好玩。 “有用和無用的界限是誰劃分的?既然成功的解讀權不在我們手里,就應該以類似撒嬌抱怨的方式躺在地上,也就是“人還沒綻放才華就已經被選為無用之人”,誰也無法反駁。 幸運的是,像畢哮天和尤奕譞這樣的人是存在的。在別人眼里,他們在做著沒用的事,但他們卻過著有趣而精彩的生活,他們在努力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他們無用的智慧。 古往今來,隱居田園的陶淵明,醉心江湖的李白,甚至被視為“漢奸”的周作人,都以中庸之道看待世界的功利。 他們曾經做的事情也是沒用的,但現在看來也不乏智慧。
尤奕譞的文章對當前的教育無疑是有啟發的。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如果你總是想象學生應該是什么樣子,以成功與否來劃分學生是不是沒有用,這將是教育中最大的障礙,師生之間永遠會有一堵墻。 發現學生會的老師是有目的的,不僅會讓學生覺得老師沒有把自己100%的交給他們,學生自然會不愿意接受老師。 其實這是目的和成就的矛盾關系。 目的是好的,但是空的。 如果你有目的故意去做某件事,那就沒有效果。 很奇怪。如果你想影響別人,你不能,因為他們會覺得這是在影響他們,他們不會接受的。 “不覺得”講的是一種純情。當然不是說思考就不好,所以要反對思考,也不要走向虛無。思考可以幫助我們保持警覺,但要完成它,我們必須放下對這個目的的執念。要純潔,它會自己發生。
教育就是樹搖樹,云推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作為一個青少年,我們通過行動獲得感受,我們從中慢慢反思,然后我們會指導我們的行動。所以說“墻角的花和花一樣香”是沒有用的。讓教育者帶領受教育者一起進入,共同完成“一個堅強的人可以承受一些東西,而不是征服一些東西”的故事。感情會像雨水一樣浸透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滋養我們。
除了個人的人生思考和對教育行業的啟發,在社會發展的層面,對共性和成功標準的關注和反思同樣重要。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傳統的家庭和集體觀念被削弱,新的聯系沒有建立起來。空虛只會導致消耗和毀滅。人只有能感受到創造自己世界的滿足感,不會和別人攀比,不會把自己的價值比作某個“角落”或者某個“大”的,不會被所謂的成功所框住,不會因為外界的壓力而感到被拋棄,才是真正的歸屬。 尊重個人選擇,孤立沒有框架的人,才能創造一個共治、共建、共享的美好社會。 紀律可以帶來秩序,但卻是被動的。一個人只有屬于一件事,一群人,一個社會,才會有人發自內心的照顧他們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