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親安樂一杯水,盧泉之濱可忘死。——出自北宋·黃庭堅《次韻答和甫盧泉水三首》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蘇軾)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兩漢·佚名《江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功名不直一杯水,富貴於我如浮云。——出自宋·白玉蟾《栩庵力高士與同散步二首》
火炎幾車薪,難救一杯水。——出自李復《出門》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濱。——出自唐·劉禹錫《有僧言羅浮事,因為詩以寫之》
出自清代王抱承《里山澗》
釋義: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jié)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
《詩經(jīng)國風采蘋》:
山澗涓涓不斷流,一橋風月肺肝收。
節(jié)約用水,浪費可恥。
文章萬言抵杯水,世上虛名徒爾耳。——出自蕭黯《和洪容齋鎖院作》
魯國一杯水,難容橫海鱗。——出自唐·李白《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nóng)長史》
囊螢案雪單貧士,杯水生涯北窗里。——出自王邁《贈郭五星》
水是生命之源,請節(jié)約每一滴水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節(jié)約用水,珍愛生命。
雖然文章亦徒耳,萬言不直一杯水。——出自姚勉《贈王生》
高拱禪鴻聲,若輟一杯水。——出自唐·韓愈《嘲魯連子》
煩公甕下一杯水,洗我胸中百斛塵。——出自張耒《次韻智叔三首》
三嗅清芬一杯水,徘徊無語笑掀眉。——出自蒲壽宬《回謁藍主簿道傍見梅偶成》
杯水雖至微,味亦同深淵。——出自清·程岫《雜詩》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萬端墮奸欺,往事杯水覆。——出自方回《泝行回溪三十里入婺源縣界》
節(jié)約用水,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節(jié)約用水,關‘住’點滴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河伯怙此賈其勇,杯水幾至傾倉皇。——出自衛(wèi)宗武《舟回自霅至黃橋負大作復反朱涇泊舟》
臨行持杯水,勸君重躊躇。——出自何夢桂《送野塘王經(jīng)歷三十韻》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予以采蘩,于沼于沚。予以公用,公侯之事。
周南底事苦淹留,杯水那容萬斛舟。——出自王灼《次韻何子應留詩為別》
惜水、愛水、節(jié)水,從我做起。
宋代王安石的《魚兒》“繞岸車鳴水欲開,魚兒相逐尚相歡。無人挈入滄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寬?”
詩是同不址杯水,明經(jīng)談笑博青紫。——出自王邁《送洪承信儒發(fā)西上》
未應萬言直杯水,向來九虎守天關。——出自曹勛《今乃和以報之》
自知窮事業(yè),元不直杯水。——出自南宋·陸游《對酒作》
出自魏晉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五》
自斷歸休君勿怪,一杯薺糝敵瓊糜。——出自南宋·陸游《寓嘆》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向來閶闔疏,杯水沃烈焚。——出自彭龜年《挽張南軒先生八首》
彩虹臥飲流杯水,白鷺飛迎入座賓。——出自朱繼芳《次韻橋亭禊事》
譯文: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一杯水暇緣匆匆,聊以新詩娛老悰。——出自喻良能《點檢朝陵內(nèi)人頓遞至西興道中紀事》
貴公勛業(yè)一杯水,俗子面顏三斛塵。——出自方回《次韻沈茂實小園偶書》
一笑翻杯水濺裙,余歡濯足波生隘。——出自宋·蘇軾《與胡祠部游法華山》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兩漢·佚名《江南》
《詩經(jīng)國風周南關雎》:
《詩經(jīng)國風秦風蒹葭》:
你是水來我是魚,魚兒不把水來離。池塘水清則無魚,我家之水最養(yǎng)魚。愛在水里游是魚,魚水情深愛有余。深深愛著我的魚,水兒這樣把愿許。心兒跟著我的魚,不變之心白如玉。魚兒水兒經(jīng)風雨,河水干涸也不離。
節(jié)約用水,重點是合理用水,科學用水。
為問練湖高隱地,可容杯水泛堂坳。——出自榮倪《答蘇后湖》
車薪勝杯水,輿羽童鈞金。——出自陸文圭《絕句三首》
眼看聲色塵,不直一杯水。——出自趙與時《詩二首》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酈道元《三峽》)
此心如杯水,擾易澄苦難。——出自司馬光《不寐》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代: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寸心金石徒爾為,杯水庭沙空自覆。——出自唐·盧仝《感古四首》
水是生命之源,請君節(jié)約用水。
阿戎在傍橫點頭,萬言不直一杯水。——出自釋道璨《和鄭半溪》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長句藉手聊爾耳,真成不直一杯水。——出自楊萬里《罷丞零陵忽病傷寒,謁醫(yī)兩旬,如負擔者日遠日重,改謁唐醫(yī)公亮九》
濂溪應配食,杯水薦寒花。——出自洪咨夔《挽李貫之郎中二首》
譯文:山澗流水清澈見底,途中歇息把足來洗。
唐人戴叔倫《蘭溪棹歌》“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相投一杯水,氣味如曹溪。——出自楊雯《游觀山》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jīng)?蒹葭》)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治絲慚益棼,杯水不救火。——出自羅公升《從軍興平》
杯水平時猶不直,試求印可老宗師。——出自喻良能《簡張子溫運使》
大魚泥蟠小魚樂,高丘覆杯水如帶。——出自陳師道《次韻蘇公西湖徙魚三首》
節(jié)約用水,珍惜生命。
上游玄極杳冥中,下看東海一杯水。——出自唐·韋應物《王母歌》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
萬言杯水世所捐,顧欲賴以無窮傳。——出自趙蕃《明叔有語贈贛丞曾幼度次韻簡明叔并寄幼度為明叔賦買江天詩》
別夢已隨流水,淚巾猶浥香泉。--宋代:蘇軾《西江月·別夢已隨流水》
瓜棗未暇求,杯水得甘酌。——出自留元崇《卓錫泉》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
“杯水”在中間的詩句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客味有如杯水淡,宦情肯被一塵緇。——出自徐集孫《靜中》
釋義: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山澗清且淺,可以濯吾足。--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五》
掘得茈菇炊正熟,一杯苦勸護寒歸。——出自南宋·陸游《東村》
譯文: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李白《贈崔侍郎》“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杯水得風猶渺然,況茲章貢遠連天。——出自趙蕃《大風二首》
勢過萬輿薪,杯水謾毫未。——出自鄭剛中《學山野燒異常登高泮宮如在火池中間泮師率諸生救之下至虀漿飲食悉》
淡水在減少,浪費可不好。如果不節(jié)約,后果可不小。
淮海戰(zhàn)役,沂蒙子弟攻城破寨;渡江南下,沂蒙兒女虎踞龍盤。三位元帥留足跡,四百將軍撒血汗。二十萬勇士青春獻戰(zhàn)場,十余萬先烈忠骨埋青山。人民政權旭日東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臨沂山河氣貫長虹,沂蒙精神光耀千秋!
里山澗水天上來,轟轟震響雷為推。
矧我何物可厚公,世味都如一杯水。——出自毛滂《元度生日》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杯水能令重百鈞,阿師心法妙通神。——出自李彌遜《謁奉承天超公法師作二首》
浮杯水漲人何在,洗缽池清意已消。——出自樓鑰《資圣寺》
浮名不值一杯水,滿酌畓瓶拂袖歸。——出自柳德驥《端午泉》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jīng)·衛(wèi)風·木瓜》
瓶芽分送已無余,杯水尚容消午渴。——出自章甫《葉子逸以惠山泉瀹日鑄新茶餉予與常鄭卿》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譯文: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楚囚一杯水,勝似九霞戶。——出自南宋·文天祥《端午初度》
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試覓清冷一杯水,筒泉須自臥龍分。——出自范成大《夔門即事》
試為靈君覓杯水,水中白晝青虬起。——出自趙崇懌《金精歌》
譯文: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fā)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結屋山澗曲,掛瓢秋樹顛。
譯文: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么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詩經(jīng)國風召南采蘩》:
山澗清且淺,可以濯吾足。
節(jié)約每滴水,造福全人類。
杯水聊自酬,博此一笑喜。——出自沈與求《讀成士瑴詩卷和其書事一章》
有關《詩經(jīng)》的文學常識: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詩經(jīng)》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jīng)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詩經(jīng)》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shù)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并沿用至今。詩經(jīng)在內(nèi)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予以采蘩,于澗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莫言一杯水,實具五味禪。——出自晁公溯《示中巖長老子文》
只知春在浴鳧行,杯水才堪一芥航。——出自釋寶曇《嘗拉壽居仁訪青山性老是日小舟抗斷港進退不能幾至興盡薄莫叩關少》
譯文:離別已成過去,如一江流水,傷別的眼淚還濕潤著香帕。
何如一杯水,難比五言城。——出自李洪《偶成律句十四韻》
數(shù)篇對竹吟,一杯望云醉。——出自唐·白居易《郡中即事》
譯文: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平生萬卷書,不直一杯水。——出自李處權《送張巨山》
今日相逢江海畔,一杯村酒勸君休。——出自唐·呂巖《絕句》
杯水入滄溟,浩浩通無際。——出自李復《雜詩》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杯水慱詩元不直,醬瓿覆卻那作嗔。——出自楊萬里《謝丁端叔直閣惠永嘉髹研句容香鬲》
仕宦宛如杯水澹,朝廷空有故人多。——出自鄭克已《青衫》
縣知堂上一杯水,難飲不邊千丈虹。——出自王炎《用元韻答徐尉》
君看輿薪一杯水,物因偏勝故為強。——出自袁說友《遂寧府境內(nèi)火池》
唐朝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游魚不愛金杯水,棲鳥敢求瓊樹枝。——出自唐·徐夤《憶舊山》
“杯水”結尾的詩句
《詩經(jīng)》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nèi)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1]
稍沾杯水潤,已與歲寒謀。——出自陳師道《老柏三首》
隱之經(jīng)石門,得名一杯水。——出自黃公度《題師吳堂》
我揮一杯水,自笑何區(qū)區(qū)。——出自唐·李白《贈張相鎬二首》
賢侯政事師,其清一杯水。——出自李曾伯《戊申和嘉興守瑞麥行》
春風垂虹亭,一杯湖上持。——出自北宋·王安石《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
邊疆的泉水清又純,邊疆的歌兒暖人心,暖人心,清清泉水流不盡,聲聲贊歌唱親人,唱親人邊防軍,軍民魚水情意深,情意深,哎...哎...哎.,唱親人邊防軍,軍民魚水情意深,情意深。
著書不直一杯水,看鏡空添千縷絲。——出自宋·陸游《自解》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兕觥增恐竦,杯水失錙銖。——出自唐·溫庭筠《病中書懷呈友人》
從教人售一杯水,自信筆挾風霜字。——出自喻良能《參議李郎中惠示古律詩兩巨軸次韻首篇奉酬》
不聞覆杯水,能救一輿薪。——出自王洋《和豠父問訊吉父》
予文久自知,不作杯水直。——出自陳造《蔡秀才求予所作記作詩贈之時蔡移居》
吾老尚能三百盞,一杯水不值吾詩。——出自劉過《呈辛稼軒》
片心清徹底,杯水餞泥軾。——出自崔與之《壽邕州趙守》
洗心元悟易,杯水漫勞持。——出自虞儔《王彥謨挽詩》
佐州相與營杯水,有路從今出甕天。——出自李石《次韻李判官見贈》
不如澗下一杯水,沃起行人心肺焦。——出自袁說友《峽路山行即事十首》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唐·白居易《觀游魚》
釋義:閑下來圍著水池看著水里的魚自由地游動,正好遇到小童擺弄釣魚船。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辭章輕杯水,羨彼行橐富。——出自陳造《命書》
出自宋代王安石《結屋山澗曲》
如何一杯水,活此橫海鱣。——出自衛(wèi)博《偶成雜意四首》
孔子曾概括《詩經(jīng)》宗旨為“無邪”,并教育弟子讀《詩經(jīng)》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jīng)》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jīng)》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
譯文: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詩人不直一杯水,自是渠儂命如紙。——出自楊萬里《圣筆石湖大字歌》
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值一杯水。——出自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文章不直一杯水,老矣忍與時人爭。——出自北宋·黃庭堅《次韻答楊子聞見贈》
萬言君視猶杯水,一鏃吾難直箭鋒。——出自劉克莊《次竹溪別后見懷韻》
譯文: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故紙高泰山,一直一杯水。——出自高斯得《生日自嘲》
人方辦杯水,前事乃不然。——出自陳著《送徐倅》
一杯水溜滿,六月火云生。——出自王禹偁《堂前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