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
你缺的是朋友,不是朋友圈里的朋友。s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他的朋友圈幾乎沒有單人照,每天都和不同的密友自拍。真的好像S天生就有調動氣氛的天賦。無論是一起唱歌,還是一起吃飯,他總能迅速預熱現場,中間還能冰釋前嫌。
前一段時間,福州舉辦了青年運動會。他去做志愿者,認識了一堆新朋友,穿著綠色的小水果衣服在田邊上跳上跳下。
在這個算不上一線城市的城市,每當有大型活動的時候,S都會活躍起來。他的朋友圈成了某都市報的活動版塊,實時播報城市的各種動向。
每次掃他的朋友圈,都覺得自己不配和他在一個城市,很慚愧。
二
l朋友完全不一樣。我話少,不喜歡熱鬧,不談對錯,平日里一臉落寞。上學的時候,大家都在爭班長,爭團支部書記,他卻承擔了一個“勞委會委員”的苦差事。
我們并沒有很深的交情,因為一起上過選修課,一周才見一次面。課間無聊的時候,會經常聊些私事。
畢業后我們很少聯系,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他的電話,他讓我猜他在哪里。
我還沒來得及說話,他壞笑著偷了我的話:“啊哈,我就知道你永遠也猜不到,我在貝加爾湖的岸邊!”
然后他對自己說,大學的時候,網上有個帖子流傳很廣,說人這輩子一定要坐一次去俄羅斯的鐵路。當時選修老師對糖代謝垂涎三尺,我一臉興奮的拿給他看。結果老師在黑板上寫滿了糖代謝示意圖。他沒有背,而是一路記住了群山、草原、白樺林、貝加爾湖,他想來。
各種細節他都記得比我清楚。
他說,俄羅斯女人都比你大,哈哈哈。
我說了,出去。
沒有憐憫,只有一顆溫暖的心。
三
有一段時間,朋友圈流行一個集贊活動,S君連續發了很多,然后畢恭畢敬地發給自己的朋友,請大家幫幫他。
那時候我工作不忙,寫的稿子也不多,卻連溜進他朋友圈的欲望都沒有。
有一天我去吃大餐,S先生正好也在,忙著跟我抱怨朋友圈贊數總是不夠。
我大吃一驚:“憑你的人脈,我還以為你早在第一天就存全了呢。”
他苦笑著說:“沒有,我每次集贊都是群發兩三次。最后都不好意思再發了,還是沒攢夠。”
我沒有心虛的回應,怕他幾次提到我沒有參與的事情,甚至懷疑他是不是拐彎抹角的影射我。
l偶爾發“求贊,求轉發”。我點開的時候,下面已經有了他的留言:謝謝你的幫助,我的贊就夠了!
揮霍
從關系上來說,我無疑更熟悉s先生,在大學時代,我們一起策劃了無數大大小小的社團活動,一起通宵達旦地工作,寫策劃,拉贊助,弄得我們兩眼通紅。一起會議結束后,喝大酒,分享成功的喜悅。
但S先生似乎對整個世界都很熟悉,他的世界不缺我。我不是唯一一個和他徹夜未眠的人;我不是唯一和他喝多了酒的人。
他的發態,永遠是我不認識的人,永遠是我沒見過的風景。他和新朋友出去玩,拍的照片里的笑臉都是我不認識的人。他的情感多么豐富,卻沒有一絲我的痕跡。
君S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哪怕只是一個很弱很微不足道的存在。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類對愛和關心的根深蒂固的占有欲是如此的極端和自私。不得不承認,除了愛情,友情也是排他的。
這不值得宣傳,會成為任何一種先發制人或犯罪的誘因。但不應受到批評。充其量只能算是上帝造人時不小心搞的惡作劇。
我們都想成為別人的唯一。如果不能,我們想至少比別人特別一點。
就像L對我一樣:當我看到貝加爾湖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你。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心里有一個月牙形的湖,和別人比起來。
有時候贏得人心很簡單:甜言蜜語不需要太多,只是一句無力的關心就是友誼最可靠的見證。
五
我也犯過S的錯誤,誤以為經營好朋友圈,經常得到別人的稱贊就是社交女王。其實那些贊的意思只是“你的生活很好”或者“我看過了”,而不是“你過得怎么樣”或者“我好想你”。
給你的朋友更多關心和體貼的問候。兩個人擁有的專屬回憶,遠比搖曳的朋友圈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