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節氣,在每年的陽歷7月22日至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表示天氣酷熱,最炎熱時期到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暑節氣的來歷及傳統活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暑的來歷
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時為“大暑”節氣。“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后,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時期,也是喜溫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但旱、澇、臺風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繁,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我們知道,在高氣壓系統控制下,高壓產生的下沉氣流。在下沉過程中增溫,使天空晴朗少云,太陽輻射強烈。在7月底到8月初,正是西太平洋副熱帶暖高壓的活躍期,它時常盤踞在我國東部地區,強盛的時候,可西進控制到我國西南地區東部,如四川東部、重慶等地。同樣,在夏季,我國大陸許多地區常常受大陸高壓控制,同樣是下沉增溫,晴空少云,滾熱的地面,烘烤著大氣,使氣溫居高不下。可見高壓系統是高溫天氣產生的基本條件,高壓的維持意味著高溫天氣的持續。一般來說,在日氣溫高于35℃的炎熱日子里(氣象上稱為“炎熱日”),中暑的人明顯增多。而當日氣溫達37℃以上時(氣象上稱為“酷熱日”),中暑的人數會急劇增加,特別是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驕陽似火,風小濕度又大,更令人感到悶熱難當。長江沿岸的“三大火爐”——南京、武漢和重慶,每年的“炎熱日”平均達17~34天之多,“酷熱日”也有3~14天。其實,比“三大火爐”更熱的地方還很多,如安慶、九江、萬縣等,其中江西的貴溪、湖南的衡陽、四川的開縣等地,全年平均“炎熱日”都在40天以上,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就是一個大“火爐”,因此,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顯得尤其重要。
一般說來,大暑節氣是華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最頻繁的時期。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謂在夏天午后,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里,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人們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陣雨稱之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過無車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說明了雷陣雨,常常是這邊下雨那邊晴,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東邊晴天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大暑的傳統活動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的地區,特別是臺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來保佑百姓的平安。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傳統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它的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吃鳳梨
大暑期間得時候,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的,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征。
斗蟋蟀
大暑是鄉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節,中國有些地區的人們茶余飯后有以斗蟋蟀為樂的風俗。
吃荔枝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的時候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把鮮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的時候便取出品嘗。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
大暑的飲食禁忌
1、忌大量飲水
喝水應該采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生。
2、忌飲食不潔
忌食變質、不潔食物。大暑節氣細菌繁殖極快,易致食物中毒,癥狀主要是發熱,寒戰、腹痛,腹瀉、膿血便、里急后重等,要盡快看醫生。此外,要注意飲食衛生,注意滅蠅,不吃不干凈的飯菜,最好當天的飯菜當天吃,隔夜飯菜要煮沸、熱透。
3、忌單純進補
人們中暑后,暑氣未消,雖有虛癥,卻不能單純進補。因為進補過早的話,則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者是本來已經逐漸消退的暑熱會再卷土重來,那時就更得不償失了。
4、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冷飲不能過量,不宜過食冰鎮食物、冰凍飲料、冰淇淋等。
5、忌辛辣食物
少量辛味食物,忌食酸澀辛辣、性屬濕熱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蔥、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等。若不感燥熱時,亦可適量吃些辛辣食物,令脾胃的功能活躍起來。多喝一些消暑去濕的湯水,例如用冬瓜、葛根、蓮葉、牛大力、冬瓜子、赤小豆、扁豆煲湯;亦可煲酸梅湯。在曬太陽后,芥菜湯能有效驅散暑熱。
6、忌吃大量油膩食物
夏季心火當令,燥熱的食物當然要戒吃,以免“火上加油;同時不宜多吃肥膩食物,以免造成消化不良。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于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忌生食海鮮或死的動物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