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去年秋天的水鄉周莊之行,那里的小店鋪里陳列著一道道紅燒蹄髈,光澤誘人,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已經離世多年的爺爺。爺爺是一位鄉間廚師,在當地,他是最受歡迎的菜品之一。他的家常菜以濃油赤醬聞名,每次做菜都能讓人垂涎欲滴。他擅長制作油炸肉丸、糖醋排骨和紅燒羊肉,但讓我最難忘的是他那烤制至金黃酥脆的蹄髈。
小時候,葷腥食物并不常見,如果偶爾能嘗到,也只有在特殊場合,比如節日或家庭聚會時。我非常幸運,因為我有機會經常品嘗到這些美味佳肴,并且還學到了如何自己動手制作。我的愛好就是吃,而且我還喜歡自己動手烹飪,這全都是從爺爺那里學來的。
鄉村生活淳樸而熱情,每個重要事件都會邀請親朋好友參加,一桌流水席成為每次聚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廚房則是所有活動中最忙碌的地方:火焰跳躍,鍋鏟敲打,有的人忙于準備食材,有的人則忙于端上送下菜盤。這時候,我總是被留在外面等待,因為廚房太小,不適合一個小孩子。但是我總是在旁邊看著學習,特別是看爺爺做蹄髈,最好的地方就是自家的廚房。
蹄髈就像牡丹花一樣,它本身就帶有一種富貴與喜慶的氣息。在我們老家,即使經濟條件不好,在年夜飯的時候也要燒上一盆蹄髈來享用。在案板上,一只大蹄髈早已被處理干凈了,用刀切成了幾道花刀,以便更易入味。然后,放進黃色的油中煮至熟透,再加入冰糖慢慢熬成深色糖稀,然后再加入其他調料一起燉煮直到熟透最后呈現出那股香氣撲鼻而來。
我們的傳統年夜飯通常是在傍晚時分開始,當大家吃完后,就可以開始放鞭炮慶祝。我記得那個時候,我只能看著他們先吃,而不能動筷,只有當爸爸媽媽吃過之后,我才可以拿叉子夾上一塊肉品嘗。那份肥而不膩、酥而不柴的口感真是令人回味無窮。而每次剩下的大骨棒,都會歸我啃,這讓我能夠大快朵頤那些美妙的風味。
隨著時間流逝,每隔十年一次忌日,我們都會回到老家舉辦家族聚會,上墳祭拜。但就在前年的十周年忌日,我們又提及起了那些美好的往事,以及那些由祖輩留給我們的傳統食譜。大家決定,從此以后,每逢新春過年,要輪換一次,讓后輩們也有機會繼承這些珍貴的手藝。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溫暖與傳承,同時也是對過去歲月的一個致敬。當工作壓力越來越重時,我總感覺生活節奏太快,就像小時候趕鵝群那樣,無休止地向前推進。而只有回到山里的老家,用心去做一些簡單但精彩的事情,如烹飪這道紅燒蹄髈,使我感到真正體驗到了那種悠閑愜意的情緒,為內心帶來了滿足與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