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冷,心就雀躍起來。
說起來,這習慣還是源于兒時挖冬筍的經歷。如今,久居都市,雙手已多年不沾泥土。但每到冬天,心里頭還是蠢蠢欲動。
冬筍的美味,不嘗不知道。金玉白衣,蔬中一絕,說的便是冬筍。
可越是美好的事物,越是得之不易。挖冬筍,可是苦活兒。其他季節的筍,已然鉆出地面,挖起來倒也不費事;唯有冬筍,深埋泥土之下,挖起來頗費功夫。
挖冬筍,考驗的是眼力。筍尖將出未出,將上頭的泥土,拱出了一個小包。若不細看,斷難發現泥土之下,掩藏著令人垂涎的美味。同時,還得根據竹葉生長的方向,來判斷哪個方位可能有冬筍?兩相結合,才能讓味蕾一償所愿。
挖冬筍,考驗的還有手力。不經事的孩子,一發現冬筍,往往雀躍萬分,將冬筍一拔而出??蛇@么一來,傷了根,來年便難保再有冬筍。有經驗的大人們,往往會告誡孩子,發現冬筍后,先破開泥土,沿著冬筍的周邊,輕輕松土,再小心將冬筍取出。如此一拉,來年還能豐收,方是長久之道。
可見,要品嘗美食,還得先費一番功夫。
挖回來的冬筍,有炒肉,有熬湯的,鮮嫩得能令人咬掉舌頭。但最受歡迎的,還是和臘肉一起下鍋炒。把冬筍和臘肉都切成片后,在沸水里過一遍,去掉雜質;再下鍋翻炒,用辣椒爆香,加入少許醬油提味。一會兒的功夫,一盤臘肉炒冬筍便做成了。
鮮嫩的食材,如冬筍,要做成美味,并不需要太繁瑣的程序。相反,越是簡單,越能凸顯出冬筍的鮮,臘肉的香。所以,冬筍與臘肉的組合,堪稱絕配。一鮮一香,一嫩一咸,清清的冬筍與濃烈的臘肉,在舌尖上交織出一曲起伏回旋的樂曲。
這就是冬筍的魅力。有筍之冬,是盛宴,也是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