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上的牽牛花又開了,一朵一朵,如同穿著紫色長裙的姑娘,在微風中翩翩起舞;更似一只只嗩吶,將紫色的夢,從喇叭里悠悠傳了出來。仔細觀察,嬌柔的藤蔓尋找著自己的夢想努力往上爬,又悠閑地在欄桿上纏繞,似乎一分一秒都在沖天而笑,向陽而開。
能每天*坐于陽臺,與花朝夕相伴,奈于骨折手術后行動不便,需要一段時間的康復,于是,陽臺成了我最遼闊的天地——雨絲、風、鳥雀、陽光,都在欄桿外的空間醞釀。凝眸,沉思,母親生前的音容笑貌也時常在陽臺上跳躍,在我記憶中幻化成影。
曾經,我也很愛種花,引種牽牛花到陽臺上,源于它傳奇的故事。它既代表著愛情長久的牽絆,更代表著勤勞和樸實。最近兩年,由于沒多少空閑時間,陽臺上的花草都是由母親一手料理,澆水、理藤、松土,到最后一粒一粒收集種子。母親護理花草,就像照顧小時候的我們一樣,一天一天,用愛精心呵護。花也不負人意,一條藤上數朵花,依偎在綠葉身邊,既平凡又美麗,到了生命的最后,毅然留下一粒粒飽滿的種子。
我時常看著牽牛花,感覺母親就是那牽牛花的藤和綠葉,我們子女就是那藤上的花朵,朵朵花兒相互映襯,團結友愛,依傍在綠葉媽媽的懷抱。最難忘的是牽牛花開時節,每天清晨,母親倚靠在開滿花兒的欄桿上,目送著我從陽臺下面一步一步走出她的視線,才收回溢滿關切的目光和對女兒溫馨的眷戀。平凡的花朵照應著平凡的母愛,母愛是那么的偉大又綿長。
年年花相似,歲歲人不同。如今,母親去了遙遠的天國,一向不喜歡種花,只喜歡關心國家大事,喜歡看新聞,喜歡知曉天氣變化,更多時間是沉默寡言坐在沙發上想著心事的父親,忽然也變得細致用心。
也就是在今年仲春時節,我在陽臺的兩個花盆里埋下了去年母親收的牽牛花種子,經過一周孕育,便見種子破土發芽,牙苗頂著種子,顯得瘦瘦弱弱,無精打彩。父親見后,每天用淘米水澆灌,站在旁邊觀察小苗的生長,見藤蔓長長了,父親便到小區找來樹枝搭好支架,扶苗上架,讓藤蔓纏繞上欄桿快樂成長。一片片嫩葉通過撫育由小漸肥大,花藤每天向欄桿上攀爬幾寸,由瘦弱漸變粗壯,再后來在整個欄桿上掛上一道綠簾子,然后開出花朵。父親的細致入微,就像母親生前呵護牽牛花那般。
近些時日的清晨,父親天剛亮就數著花兒開了幾朵,一旦瞧見葉子有點蔫,就馬上澆水,生怕花兒稍有不慎過早凋謝。父親是把花兒當做了母親。有時候,看著父親坐在椅子上,凝視欄桿上的牽牛花一言不發,那背影顯得是那么的瘦弱、那么的滄桑,讓我的心隱隱作痛。
我無法猜測父親的內心世界,但我知道,父親是見花思人,一定是想起遠去了的老伴——我的母親;而母親如同仙女,已去了天上,父親縱有無盡的念想,也喚不回母親與我們的團聚,唯有以花寄相思。
每年按時播種,花兒如期綻放。花兒的堅韌就像母親的品格,花兒的美麗就像母親的笑臉,直到生命凋零的最后一刻。花兒就像母親,只為子女的幸福笑口常開,把愛的芬芳留給子女,付出了她平凡的人生。
這世界的美麗和幸福都源于我們的內心。回想當時,我從醫院回來,困于斗室,身體的痛苦和心情的郁悶兩相交織,曾經的詩情畫意消失殆盡。但當我能慢慢移動到陽臺,看到牽牛花每天蓬蓬勃勃地開放,盡管花期很短,早晨綻放,傍晚凋零,但卻向暖而生,活在盛放。每天我看著它們,從最開始如同一把把未曾打開的紙傘,到最后舞開紫色的長裙;它們與世無爭,默默綻放,但我似乎能感受它們的呼吸。每天與它們相伴,我的心情漸漸愉悅。父親看著我時不時對著花兒拍照,并露出笑容,他內心對我腳傷的焦慮也漸漸消失,時不時還露出淡淡的微笑。
我很感激母親和父親給予我一個美好的世界,他們培植的是平平凡凡的花朵,但更多的是一份執著和無私的愛。我相信,在以后的人生歲月里,永遠有一株希望之花栽種在我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