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瓜,即摘瓜,瓜才熟七分,恰好有瓜販子在村里吆喝——嗯,干脆下瓜吧。
城里人很難吃到自然成熟的西瓜,都是七分左右熟的西瓜,拉到城里擱熟了。熟瓜根本無法運(yùn)輸,容易爛不說了,如果不能及時售出,那可就虧大了。所以,要想吃到好吃的西瓜,奢侈點(diǎn)說最好下到農(nóng)村,親自讓瓜農(nóng)摘一個,沙楞楞的瓜瓤,一入口,真爽。
吃瓜是享受,下瓜卻是相當(dāng)辛苦。天蒙蒙亮,一家老小便準(zhǔn)備好了背筐、扁擔(dān)、蛇皮口袋——大人在瓜地里低頭尋覓著西瓜,見到一個輕輕拍拍,便曉得是幾分熟了。小心剪去瓜藤,遞給田邊背筐的人,小心放好了。一個接一個……一兩千斤的西瓜,一兩個時辰整齊地碼在板車?yán)铩?/p>
你可能羨慕種瓜人,隨時可以吃到新鮮熟透的西瓜。我少年時有一次下瓜的經(jīng)歷,實(shí)在太累了。那年我家種了兩畝西瓜,下瓜時,突然下起了雨,我們在泥濘里,吃力地把西瓜全部背出來,準(zhǔn)備去賣。這時,太陽出來了,炙烤著大地。我們又熱又渴又累,卻沒有人想吃西瓜。那次,我懂得了,真正解渴的是白開水。
多年以后,城里的兩個朋友在爭論西瓜是否解渴時,頗有點(diǎn)見仁見智的意思。我笑而不答。你認(rèn)為西瓜解渴,是因?yàn)槟愀静豢剩晕鞴蠟榱私凳睿划?dāng)你身體缺水,吃西瓜卻是越吃越渴。我在老家縣城故意問過一個瓜農(nóng),嗎還買礦泉水喝?”瓜農(nóng)的答案和我如出一轍。
家鄉(xiāng)的縣城、集鎮(zhèn),停滿了賣西瓜的拖拉機(jī),甚至在午收后,綿延幾十里路都是瓜車。每每目睹這一切,我就想到下瓜的辛苦。這些大西瓜只能是逐個摘下來,集中運(yùn)到集市上。我們在享受甜滋滋的瓜味時,其實(shí),那蜜甜的汁液,也是瓜農(nóng)的汗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