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過后,梁下的燕子,仿佛完成上蒼造物主的使命,從穿針引線、叼泥筑就的小窩,一剪羽翼,丟下幾聲燕語,便往南飛去了。于是,秋天的農家小院,少了幾聲燕子的呢喃。所謂“燕知秋”,該是大自然賦以燕子的靈性吧。而多年少見的麻雀,卻“吱吱喳喳”地從荒坡上飛來,一下子跌落密密麻麻的草叢。當人們從草地經過,又撲棱棱地飛起,投進那片蔭翳的林子里。
那些蹲在池塘邊“呱呱”鳴叫的青蛙,慢慢地收斂起叫聲,即使恰逢雨天,偶爾叫了一陣,聲音也不再那么洪亮。它們送走盡情鼓噪的夏天,眼看著秋天漸行漸遠,便忙于田塍下蹦蹦跳跳、捕捉飛動的蛾蟲,以儲蓄冬季的糧食,打發冬眠的日子。
時值九月,天空逐漸高遠,秋天的氣息從荒野、從小巷、從長滿藤蔓的籬笆蔓延過來。此時,山水田園已有幾分秋意了。
然而,一片片鋪展在坡地的野草,蓬蓬勃勃地生長著。盡管天氣干燥,烈日曝曬,只要偶爾一陣小雨,一滴露珠,它們也會趁著冬天來臨之前,舒展它的綠葉,把根須深深地扎進秋季的泥土里,吸足土地提供的水分和養分,并在農家的墻頭、地尾,池塘、水溝,爭分奪秒地瘋長。也許它們感覺到,低矮幼小的枝葉,是抵不過寒冷的冬天的?,F在的生長,只為冬天的枯黃作一次無奈的補償。
高大挺拔的喬木和低矮婆娑的灌木,在瑟瑟的秋風里搖曳著,盡管憑借著它們強大的生命力,就算進入冬季,也能抵御嚴寒霜凍。但此時,似乎也流露出幾分無奈的淺淺的微黃。
房前屋后的苦楝、芒果,被染上滿樹的秋色。它們的葉子被秋風搖落,隨風卷到皴裂的樹頭下,給人一種蕭瑟的感覺。而秋天的落葉,是植物生長一種自然現象,也正像花開花落一樣,我們何必為之嘆息。世間萬物,又何嘗不是一次生命的輪回呢!
秋風過處,寒氣逼人。大地的植被改換了另一種容顏,從夏的奔放回歸秋的莊重。人們懷著對秋天的敬畏,以一種新的姿態投入工作和學習。也正是在這個秋高氣爽的季節,收獲了金黃,收獲一年辛勤勞動的果實。你看,北方的果園,乃至那些起伏的山巒,蘋果、柿子紅得耀眼;在南方農家的村巷,小洋樓旁,那些碩大肥胖的菠蘿蜜掛在樹上,打開窗子,就可聞到甜甜的蜜香;蝴蝶在那里飛過,蜜蜂在那里逛過,小鳥棲在樹上,垂涎欲滴。即使秋風落葉,秋意蕭索,對久經風吹雨打的人們來說,又算得什么。
在這“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的季節里,凝視著光的點綴,水的流動,風的輕拂,露的晶瑩……秋天的腳步,似乎從我的面前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