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人以歷史上的“三人”為自豪: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長陽猿人,兩千三百年前的楚國詩人屈原,兩千年前的西漢美人王昭君。
宜昌立于煙波浩淼的長江三峽要塞,古往今來,船輪漂泊,人文薈萃。宜昌之行我拜望了昭君故里—宜昌市興山縣寶坪村。寶坪古村落靠岸于長江支脈香溪畔上、巴山余脈紗帽山灣里,青山秀水環繞,云垂霧遮縹緲。
時值秋橘溢香,牽思醉人。
幾絲雨意,幾分流水,幾點行愁。走進久違的昭君故里,幾許吹奏歌舞,幾多云水古謠,送我回千百年前,回望和感受空谷幽蘭般寂落的美麗。
你溫靜似水,高潔如云,香懷若谷,毅然像峰。悠悠千載的昭君,在世代華夏子孫的心中,沉魚落雁的容顏永恒那么唯美,出塞時揮動的斗篷永恒那么飄逸,懷抱千載琵琶的舞姿永恒那么婀娜。
一座古樸老宅,青磚灰瓦,竹松掩映,木梁雕欄,闊蕉細草,唯潔白的漢白玉構筑了你淑女的風范。我尋覓,在梳妝臺清溪漣漪里,在望月樓云影里,在世代碑林的長廊里,在云霧裊裊的茶園,在晝夜不眠的香溪,那兒女情長、紅塵風月何在?
香溪已記不清流過的巴山水,時光遠處依稀了流年的往事。漢朝盛世,一朝被選為秀女的昭君,別鄉親,辭父母,下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抵長安,一入深宮里,年年不知春。為民族大義,又別長安,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到漠北,可謂大氣磅礴,壯美縱橫。
大漠的西風殘照,夕煙冷月,伴你忍辱負重,養育兒女,操持家國,你寧華年虛度,積郁藏怨,溝通胡漢。情天恨海,魂夢思歸,化作你纏綿思念之詞: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長。直抒你面對命運的無奈、遠在異邦的凄楚的情懷。你的青冢永遠留給了遙遙的草原、滔滔的黃河、巍巍的青山。三十幾載,如夢人生,不解何種震撼力一直讓民族之魂為之涌動,一直讓民族之情為之傾慕。
多少離恨多少淚,多少柔情多少歌。從此,一個弱女子縱使烽煙消歇、胡漢和睦,長達半個多世紀之久。
翹首只影,望斷南鴻,你的神情已長久凝固在茫茫大漠。
歷史曾有多少故事訴說你的身世,但總道不盡你的苦楚風情,多少詩詞贊嘆你的情懷,但總抒不盡你的纏綿恩怨,多少文字描寫你的美貌,但總寫不盡你的絕倫絕美。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記。
你是一片高山流水的柔情,是一縷爛漫秋光的景致,是一抹雍容華貴的水墨,是一曲纏綿琵琶的婉約,是一闋哀怨惆悵的美詞,演繹著古今永恒的、沉迷的、至美的音韻。
守長江煙雨之峽,望雁門蒼茫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