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是北方普遍種植的一種蔬菜,葉白如脂,葉綠如玉,素有“冬日白菜美如筍”的稱贊。一直喜歡大白菜,不僅因為她食用起來味覺甘甜,還因為她樸實的貼近生活,溫暖人心。
大白菜耐儲存,是中國的老百姓冬儲菜里必不可少的菜品。一戶人家往往需要儲存數百斤白菜才能應付冬天里菜品的蕭條。我的老家就是北方最尋常的農家,磚瓦紅墻,籬笆小院,記憶里整個童年的冬天,大白菜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品。
北方的冬天,寒冷,蕭瑟,少有新鮮的蔬菜,即使商店里有賣的,也因為價格的昂貴而使大多數人家望而卻步。但是大白菜就不一樣了,因為親民的價格而受到大多數人家的青睞。記憶里的冬天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白菜,還好母親有一雙巧手,可以變著花樣給我們改善大白菜帶來的樸實味道。白菜燉粉條,醋溜白菜,白菜丸子湯,白菜雞蛋餃子……這些最日常的菜品,經過母親巧手的調配卻做出了不一樣的味道。而大白菜那些清香味也慢慢深入了我們內心。
母親常說: “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是農家的看家菜,入了冬,儲下一窖白菜,心里就踏實了很多。”母親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每年的秋末冬初,母親總會在自家的小院里儲下大量的大白菜。大白菜都是自家種的,一個個經了秋霜,都瓷瓷實實的,白胖白胖的惹人喜愛,排在院子里,曬著太陽,那股大白菜樸實的清香就鉆進人的肺腑,讓人聞著踏實放心。
白菜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鈣、磷等礦物質以及大量粗纖維,除了燉、炒、熘、拌以及做餡、配菜。母親還會腌制酸菜,在北方用白菜腌制酸菜是每個家庭主婦的拿手戲,母親腌制酸菜的方法總是與眾不同,不用一滴水只用細鹽。新收獲的大白菜在院子里晾曬幾天,母親就開始腌制大白菜,選那些白白胖胖瓷瓷實實的大白菜用菜刀細細地切成細條,一層白菜撒一層細鹽,緊緊壓緊碼進一個壇子里,一層一層壓下去,壓滿了就用一層薄膜封好壇子口,再壓上一塊洗干凈的石頭,把壇子挪進通風陰涼的角落里,接下來就是慢慢地等它發酵變酸。一整個冬天酸白菜特有的氣味就飄散在小院里,那種酸味兒沒有陳醋的濃烈,卻比陳醋多了一些日常,聞起來更加地貼近生活。
母親最喜歡做白菜湯,不管是白菜豆腐湯,還是白菜蝦米湯,還是酸菜粉條湯,母親喜歡那種熱騰騰的感覺,她覺得熬湯的歲月里那些水汽蒸騰的日子才是真正的人間煙火。一大家子人在冬日的寒冷里,圍著火爐上熱氣騰騰的白菜湯,你吃白菜,我吃豆腐,香氣裊裊,熱熱鬧鬧,那是何等的幸福圓滿又是何等的日常樸實。
其實,最日常的日子都是平淡的,就像大白菜的味道,家常,普通卻是溫暖的有溫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