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過年了,中國人的傳統(tǒng),過年就得有點年的味道。上午去市場買菜,看到豆腐攤上擺著裹滿辣椒粉的油炸豆腐片,突然勾起我對過去在家鄉(xiāng)過年的一些記憶。
我的家鄉(xiāng)在一個瑤山的山旯旮、河灣古里,良田不多,山場卻不少。山不是很高,山上長滿了油茶樹……
記得每年的冬天,將油茶籽榨出茶油,每家每戶都可以從生產(chǎn)隊里分到幾十斤至一百多斤不等的茶油。過年時,家家戶戶少不了的一樣東西,就是油炸豆腐片,通常就叫“油炸豆腐”。
油炸豆腐,一般來講,要過年邊才炸的,各家也是根據(jù)自己的條件和需要確定炸多少豆腐。人口多、經(jīng)濟條件好的家庭,炸豆腐肯定比別家多,到插田的時候還有。
家鄉(xiāng)做油炸豆腐是有講究的。豆腐要干一點,炸豆腐才不扯油;茶油要清一點,炸出的豆腐才亮爽;裹紅辣椒粉時要將鹽、辣椒粉、酒、炸豆腐及其他配料放溫熱鍋里翻炒,豆腐才香。豆腐炒香后,放在碗盆里吹冷,然后再放進腌菜的壇子或釀酒用的那種缸里腌一段時間才吃,味道更好。
油炸豆腐,雖算不上什么佳肴,但卻是那時家鄉(xiāng)每年過年都少不了的美味。年夜飯,這個菜少不了,正月里待客,這個菜少不了。小伙伴們還經(jīng)常從家里把油炸豆腐偷出去"打平伙"。
童年時, 我很喜歡吃油炸豆腐,不但吃飯時餐餐找油炸豆腐"送飯",不是吃飯的時候,也趁大人不注意就溜到房間里去偷吃油炸豆腐,還把油炸豆腐偷出去與小伙伴們"煮咖仔"。有幾次,母親似乎發(fā)現(xiàn)缸里的油炸豆腐"不對數(shù)",就盤問哥哥“你是不是偷了油炸豆腐去外面吃"?哥哥很委屈地回答:"我沒有"!父親就講"可能是缸里進了老鼠子"。
到了鬧元宵,算是過年過完了。一般來講,家庭不是很寬裕的人,油炸豆腐也吃得所剩無幾了;家里條件好一點的,開學了,帶中午飯到外村讀書的人,帶一片油炸豆腐作下飯菜,也算是佳肴了。
六歲那年,父親不幸去世,母親帶著我們兄妹三個,還有年邁七十的奶奶,家里的窘境不言而諭。過年了,別人家殺豬、殺雞、殺鴨,炸粿子、炸粑粑、包米粉肉,我們家卻什么都沒有。到了農(nóng)歷二十九小年夜,從生產(chǎn)隊里領(lǐng)回了一個超支戶分得的可憐的一斤七兩豬肉。大年三十,看到別人家都熱熱鬧鬧,母親磨了兩筒古豆子的豆腐,把豆腐炸成豆腐片,裹上辣椒粉,放進壇子里腌了。大年夜的年夜飯,母親將一斤七兩豬肉參入兩個芋頭,包了四包米粉肉,蒸熟后放在家里的八仙桌上,喂了一碗粥給一歲多的妹妹吃,然后帶著妹妹去床上睡了……奶奶嘆口氣,去壇子里挖了一碗油炸豆腐放在桌子上,也去床上睡了……我和哥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人夾了一片油炸豆腐,聞到豆腐的香味,口水都流出來了,肚子也餓得咕嚕咕嚕的叫,但是看到往年八仙桌邊父親常坐的那個位子,我們把油炸豆腐放進碗里,嗚嗚地哭了……
我喜歡吃家鄉(xiāng)味道的油炸豆腐,母親知道……
離開家鄉(xiāng)后,開始那幾年,我每年都回去過年,雖然家里的條件變得好些了,但油炸豆腐還是照樣做,三餐的飯桌上都少不了。年假時間到了,母親總忘不了幫我裝一包油炸豆腐,讓我?guī)Щ貑挝蝗ィ?a href=http://www.zzjyg.cn/jiaoyu/15822.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自己吃,或分享給同事、朋友。
結(jié)婚成家后,我回家鄉(xiāng)過年的時間少了。過年時母親還是幫我做一些油炸豆腐,或托人帶給我,或親自送給我。記得我結(jié)婚后的第二年,過年時,母親從農(nóng)村到縣城里來,幫我?guī)硪话驼ǘ垢瑦廴藚s說過年八節(jié)的拿一包豆腐來是晦氣,當著我母親的面,把豆腐拿出去丟了。后來,我從旁人口里知道了這件事,就和愛人鬧離婚,進行分居,鬧了三年也在所不惜…
后來,我把母親也接到了縣城里,鄉(xiāng)下過年的情形也就逐漸淡出了我的眼眸視頻,淡出了我的記憶。
又到過年了,歷歷往事,往事歷歷。梳理一些過去的人和事,總結(jié)一些對與錯,回憶一些恩愛與遺憾。
又到過年了,忘得了的事也好,忘不了的事也罷,所有的過往、過程已經(jīng)不重要,該感恩的我們是否感恩夠了呢?不該重復(fù)的,我們千萬不要再去重復(fù)。
又到過年了,由于兒子遠在大洋彼岸工作,又由于新冠疫情的阻隔,考慮到我們內(nèi)心的感受,家鄉(xiāng)的親人再三要求我們帶著八十多歲的母親回鄉(xiāng)下過年。明天就回鄉(xiāng)下了,我在想象,現(xiàn)在的年味道是什么呢?是留戀都市里喧囂?還是返宗鄉(xiāng)下的寧靜?是山珍海味的奢華攀比?還是熱熱鬧鬧的親情團聚?我在思考,我在尋覓,父老鄉(xiāng)親這么多年過年還好吧?連同油炸豆腐里透出的那些年味記憶……
(作于2O20年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九日)
【唐德雄,瑤族,**黨員,副處職級干部。系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中國大眾音樂協(xié)會會員,中國科學詩人協(xié)會會員,當代作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省詩歌學會會員,湖南省瑤族文化研究傳承中心常務(wù)理事,廣西瑤學會理事,永州市瑤族文化促進會常務(wù)理事。已在《綠風詩刊》《羊城晚報》《湖南工人報》《作家天地》等報刊發(fā)表詩文500余首篇,著有個人詩歌集一部,原創(chuàng)詞曲央視展播。
地址:湖南省江永縣瀟浦鎮(zhèn)環(huán)城南路53號,聯(lián)系電話13365861053】
【劉婷,漢族,湖南省江永縣實驗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