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八掌柜很糾結,到底給孩子過陰歷生日,還是過陽歷生日呢?最終小晴考慮到老人的堅持,決定寶寶周歲就過陰歷生日。
其實,像小晴家這樣,老人和年輕人之間,因為給孩子過生日到底該選“陰歷”還是“陽歷”,意見容易有分歧。
那么,到底該給孩子過陰歷生日還是過陽歷生日呢?關于給孩子過生日的分歧,主要是年輕人和老人之間意見的分歧。
① 老人堅持過“陰歷”生日的原因
老人之所以堅持給孩子過陰歷生日,是因為這是我們的傳統,很多人都覺得只有陰歷生日才是最準確的。
關于過生日,我在漢孔融的雜詩中,就看到有關生日的記載“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所以說,過生日這個傳統,已經流傳很久了。
而在我們的傳統中,過生日都是選擇過陰歷生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農歷生日,過陰歷生日已經成為我們一個重要傳統了,加上我國很多的節日都是以陰歷的時間為準的,比如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元宵節等等。
加上每年的生日陰歷和陽歷可能都不一樣,有的差幾天,有的差將近一個月,所以,老人覺得陽歷生日不準確,才會堅持讓過陰歷生日。
而陰歷中有閏月,陰歷生日碰到閏月,一旦閏月這一年就會有十三個月,相對來說陰歷算起來比較難,這個時候陰歷生日和陽歷生日差別就會更大。
因此,很多老人都會遵循這個傳統,等孫輩出生后,也會堅持沿襲陰歷生日的習俗。
總結起來,老人之所以堅持給孩子過陰歷生日,主要是因為兩點,一是因為這是傳統生日習俗,而是因為已經習慣了過陰歷生日,老人也習慣記陰歷,為了方便記憶,才會堅持繼續過陰歷生日。
其實,過陰歷生日還是陽歷生日,主要還是看個人的喜好和環境情況,不管是陽歷還是陰歷都是計算日期的一種方式。
在我們周圍,大部分年輕的爸爸媽媽都喜歡給孩子過陽歷生日,這是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日子都是按照陽歷來計算的,平時上班休假等也都是按照陽歷計算。
陽歷又稱太陽歷、公歷、西歷和格列歷,我們目前常用的就是陽歷,陽歷是根據太陽運動周期來制定的,具體表現為春夏秋冬四季循環的周期,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為一年,稱作回歸年或太陽年。
如今孩子出生后,出生證明和戶口本上都是按照陽歷填寫的出生日期,所以,記住陽歷生日相對比較容易,也是年輕人的一種習慣。
正因為如此,周圍不少家庭在寶寶過生日時,年輕人會因為和老人的觀念不同,因為過陰歷生日和陽歷生日而產生分歧。
其實,不管是給孩子過陰歷生日還是陽歷生日,都只是一種儀式而已,如果家里老人堅持給孩子過陰歷生日,年輕人也可以退一步,遵循傳統,給孩子過陰歷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