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作事乖張,聰明無益。
3、妄取人財,布施無益。
4、飽食即臥,乃生百病。
5、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6、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7、三養:修養、涵養、保養。
8、三守:守忠、守責、守廉。
9、三寬:寬厚、寬容、寬宏。
10、三情:愛情、親情、友情。
11、居外恭,執事敬,與人忠。
12、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
13、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14、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15、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16、不因果報方修德,豈為功名始讀書。
17、人能克己身無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1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9、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20、早起不在雞鳴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21、念頭端正,福星臨,念頭不正,災星照。
22、欲論人者,先論己;欲知人者,先自知。
23、食畢,飲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臍。
24、寡言養氣,寡事養神,寡思養精,寡念養性。
25、惡,莫大于縱己之欲;禍,莫大于言人之非。
26、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讀已見書,如逢故人。
27、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乎己也。
28、夫精神志意者,靜而日充者壯,躁而日耗者老。
29、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30、道德是提升自己的明燈,不該是呵斥別人的鞭子。
31、責己者,可以成人之善。責人者,實可長自己之惡。
32、知道者必不自矜,知義者必不好得,知德者必不沽名。
33、守住自我的是常人,忘記自我的是超人,丟失自我的是鬼魂。
34、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35、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損性傷神。
36、成熟的人不問過去;聰明的人不問現在;豁達的人不問未來。
37、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3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39、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順,而生理備矣。
40、人,不能活得太明白。正所謂,掏心掏肺心力交瘁,沒心沒肺活得不累。
41、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
42、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
43、善養性者,先饑而食,先渴而飲,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常欲令飽中饑,饑中飽耳。
44、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人心是相互的,你讓別人一步,別人才會敬你一尺。人心如路,越計較,越狹窄;越寬容,越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