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做壽有什么忌諱
1、逢十的整壽備受關注。
第一,按照傳統,逢十的整壽備受關注。另外,逢十的壽辰也可稱為大壽。比如六十、七十、八十,可以說是六十、七十、八十。但做大壽是有講究的,民間有做九不做十的說法,即逢十的整壽必須提前一年做壽,又稱做九頭。六十歲生日要在五十九歲生日的時候做,以此類推。為什么這么規定?與諧音又有關系,古人認為十與死發音相似,這是非常不吉利的;而九呢則與久同音,這更吉利。
2、做壽時,最忌諱間隔。
也就是說,一旦你開始長壽,你必須每年都做。如果中途斷了,再長壽,就叫斷頭生。除了每年做這個,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請親戚朋友。假如第一次做壽邀請親戚朋友,第二次第三次也要邀請。
3、壽命的年齡忌諱
咱們做壽時,哪些年齡有風險?常言道六十六,天王老子吃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66歲,73歲,84歲,這些年齡都是一道坎,或者說是壽關,老人要注意。
66歲生日有什么講究,老人做壽有什么忌諱
4、注意吃壽。
首先是燉魚,最好是鯉魚,燉到魚骨分離。老人需要喝魚頭湯,魚骨要在河里飄走,避免老人的災難。
二是紅燒肉。生日那天,結婚的女兒會帶回66塊紅燒肉,讓生日的父母一次性吃完。這樣,你就可以把災難轉移到牲畜身上,父母就可以安全地度過66歲的壽命。這種方法在古代很流行。如今,讓我們一次吃66塊紅燒肉,還是很有挑戰性的。除了吃肉,孩子還可以把買來的肉發給路人,說明肉掉了,父母就安全了。
三是熟雞蛋。老人生日那年立春的早晨,家里的女兒會煮兩個雞蛋,拿到打麥場上骨碌幾圈后,帶回家讓父母躲在門后吃掉。這樣,父母就會順利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