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主要內容(一)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jīng)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語言生動、場面宏大、個性鮮明,塑造出曹操、劉備、關羽、張飛等許多不朽的歷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學成就,使它的影響事實上已深入到中國文學、藝術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國演義》全書出現(xiàn)以前,中國各類小說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個字。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中國小說如何由短篇發(fā)展至長篇,這點我們要注意。原來宋代講故事的風氣盛行,說書成為一種職業(yè),說書人喜歡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來敷演,而陳壽《三國志》里面的人物眾多,事件紛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來在民間也已流傳,加上說書人長期取材,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最后由許多獨立的故事逐漸組合而成長篇巨著。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jīng)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后得到輾轉加工,集合成書,成為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集體創(chuàng)造。與由單一作者撰寫完成的小說在形態(tài)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們注意。這種源出眾手的小說,后來還有神魔小說《西游記》和另一講史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對后來的小說相信有一定的啟導作用。講史文學的源流,這部巨著本身的文學價值,以及它對后世的影響,都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從漢朝末年的十長侍亂朝綱和黃巾起義開始。劉備、關羽、張飛桃源三結義連接,開始了他們自己的艱辛的發(fā)展史。
正值亂世,梟雄崛起,以曹操、孫堅、劉表、袁紹等人勢力最為強悍,統(tǒng)領一方,而劉備還是一個區(qū)區(qū)縣令。
后董卓因變而得意控制朝綱,在曹操的號召下面,各路諸侯積聚,展開了一場討伐之戰(zhàn),此時的三兄弟,還是公孫瓚手下的兵卒,但是才能已經(jīng)日漸展露出來。
后幸得徐州,但又因為無義呂布的陰謀而失去了發(fā)展地。
布滅。得失徐庶,三顧臥龍、終得飛龍入海時。
不料曹操在荊州原主劉表去世之后大舉南下,妄圖一統(tǒng)江東。
孫劉聯(lián)盟,草船借劍,火燒赤壁,春聲不得索二喬。
再臨荊州,斗智斗勇。
收二川,孫劉聯(lián)盟,力敵曹操,三足鼎立。
陰謀現(xiàn),關羽忘亡,荊州失,聯(lián)盟破裂。
張飛故,征江東,率大軍。無奈火燒聯(lián)營,得了陸遜名頭。
白帝托孤,換的孔明忠心。勵精圖治,親擒孟獲,重得三足之勢。
無奈天妒英才,六出祁山未得寸土功勛,命隕五丈原。
姜維獨憑氣力高,九進中原空夠勞。
鄧艾鐘會分兵進,劉氏江山盡數(shù)曹……
司馬憑空出江湖,獨亂朝綱獲大權。
受禪臺前云霧起,石頭城下無波濤。紛紛時世無窮盡,天數(shù)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后人憑吊空牢騷。
三國演義的主要內容(二)
《三國演義》由明代羅貫中著的我國最早的章回體長篇歷史小說,共120回,75萬字。小說是作者據(jù)民間傳說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補充的。它是以東漢末黃巾起義到西晉統(tǒng)一近一個世紀的歷史為背景,敘述了魏、蜀、吳三國興亡的故事。全書再現(xiàn)了軍閥混戰(zhàn)、國家分裂、社會動蕩、人民生活顛沛流離的現(xiàn)實,反映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內部矛盾斗爭的殘酷性和復雜性。作者善于把歷史上重大事件巧妙地通過藝術形象表達出來。書中400多個人物。主要人物各具個性,成了不朽的典型。
它在軍事斗爭和政治斗爭的描寫上獨具匠心,表現(xiàn)了宏偉的構思,展示出了戰(zhàn)爭各方人物的智勇和風貌。(m.taiks.com)書中尊劉仰曹的正統(tǒng)傾向十分明顯,卻又富有藝術感染力,反應了人民保國安民、平息叛亂、統(tǒng)一天下的強烈愿望,語言和體裁的創(chuàng)新給后世文學創(chuàng)作很大影響。
后漢皇帝劉禪亡于晉泰始七年,魏主曹奐亡于太安元年,吳主孫皓亡于太康四年,皆善終。后人有古風一篇,以敘其事曰:
高祖提劍入咸陽,炎炎紅日升扶桑;光武龍興成大統(tǒng),金烏飛上天中央;哀哉獻帝紹海宇,紅輪西墜咸池傍!何進無謀中貴亂,涼州董卓居朝堂;王允定計誅逆黨,李傕郭汜興刀槍;四方盜賊如蟻聚,六合奸雄皆鷹揚;孫堅孫策起江左,袁紹袁術興河梁;劉焉父子據(jù)巴蜀,劉表軍旅屯荊襄;張燕張魯霸南鄭,馬騰韓遂守西涼;陶謙張繡公孫瓚,各逞雄才占一方。曹操專權居相府,牢籠英俊用文武;威挾天子令諸侯,總領貌貅鎮(zhèn)中土。樓桑玄德本皇孫,義結關張愿扶主;東西奔走恨無家,將寡兵微作羈旅;南陽三顧情何深,臥龍一見分寰宇;先取荊州后取川,霸業(yè)圖王在天府;嗚呼三載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將天補;何期歷數(shù)到此終,長星半夜落山塢!姜維獨憑氣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勞;鐘會鄧艾分兵進,漢室江山盡屬曹。丕睿芳髦才及奐,司馬又將天下交;受禪臺前云霧起,石頭城下無波濤;陳留歸命與安樂,王侯公爵從根苗。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shù)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后人憑吊空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