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言文《孫叔敖納言》
孫叔敖為楚令尹①,一國②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來吊③。孫叔敖正衣冠而見之,謂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④,使臣受吏民之垢⑤,人盡來賀,子獨后吊,豈有說乎?”父曰:“有說: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權者君惡之,祿已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⑥。”孫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聞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孫叔敖對曰:“甚善,謹記之。”
孫叔敖:春秋時楚國人,三度為楚相,有賢名。
注釋:令尹(yǐn):楚國官名,相當于宰相。國:指都城。吊:吊唁。不肖:不能干,沒有賢德。受吏民之垢:意即擔任宰相一事,這是一種謙虛的說法。患處之:災禍就隱伏在那里。意益下:越發將自己看低。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
孫叔敖為楚令尹( )
冠白冠( )
孫叔敖再拜( )
官益大而心益小( )
2、翻譯下列句子。
人盡來賀,子獨后吊,豈有說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敬受命,愿聞余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文章內容,概括說說孫叔敖是怎樣一個人物?請你再列舉一則與“納言”有關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做,擔任;戴;第二次;更加
2、人們都來祝賀,只有您來吊喪,莫不是有什么話要指教吧?
我誠懇地接受您的指教,還想聽聽您其余的意見。
3、①他是一個能虛心求教的`人。
補充一則與“納言”有關的事例。
示例:
(1)唐太宗善納魏征良言,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
(2)劉邦善納張良良言,戰勝了項羽,一統天下。
(3)鄒忌諷齊王納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