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一個瓷(詞)
雛雞啃碗碴兒———一口一個瓷(詞)
仔豬吃碗碴兒———滿口盡瓷(詞)
小豬仔吃碗碴———肚子里怪有瓷(詞)
碴:犮犺á。
碗碴兒:粉碎的碗片。
瓷:諧“詞”。
雛雞或豬吃完茶碗碴兒,口中肚子里就擁有瓷。
指人能言善辯,義正言辭。
一套一套
賣瓦盆的———一套一套
剛出窯的瓦盆———一套一套的
賣瓦盆的———一套2套連三套
缸壇店里賣缽頭———一套一套的
窯口上的瓦盆兒———一套一套
瓦盆:用陶泥燒造成的一種盆,有深灰色、鮮紅色二種,大小不一,多成套設備售出。
一套一套:雙關,本指瓦盆是成套設備的,轉喻說的話一套一套。
本指瓦盆全是由弱到強套在一起賣的,轉以描述人口數量才好,談起話來侃侃而談。
一替一口
倆驢啃發癢———一替一口
啃癢癢:用嘴來撓癢癢。
指兩個人輪番說話,相互配合。
又甜又面漿
山藥蛋一子蘸白砂糖———又甜又面漿
山藥蛋一子:土豆。
甜:雙關,本指白砂糖的味兒,轉指說話悅耳。
面漿:雙關,本指食物纖維少而綿軟,轉指慈眉善目和藹可親。
形容一個人話說得動聽,心態和藹可親。
牙關子用勁
小孩吃蹦豆兒———牙關子用勁
蹦豆兒:家鄉話,鐵蠶豆。
本指小朋友吃崩豆,全靠牙關用勁,轉指憑嘴唇能言善辯。
優柔寡斷嘴唇硬
菩薩心腸豪豬嘴———優柔寡斷嘴唇硬
豪豬:哺一乳一小動物,全身上下灰黑色,的身上有很多長而硬的刺。
硬:雙關,本指豪豬嘴唇硬,轉指措辭強勢。
指人善解人意,但說話強勢、嚴格。
釘鐺洪亮
梆子二黃———釘鐺洪亮
梆子:一種用二根長度不一樣的棗木做成的敲擊樂器,用以中國戲曲唱腔的伴奏音樂,也指梆子腔。
二黃:用胡琴伴奏的一種中國戲曲音調,節奏感輕快。
本指響聲脆響洪亮,轉以描述說話索性強有力。
嚎叫一起來沒有個完
半竹籃喜雀———嚎叫一起來沒有個完
半竹籃喜雀———很好講到
好:犺à狅。
嚎叫:雙關,本指喜鵲叫,轉指人說話。
講到:家鄉話,說話。
指談起話來不停。
頭頂一句,腳底一句
賣鴨舌帽的喊賣鞋———頭頂一句,腳底一句
形容用諸多客觀事實和原因埋怨或責怪人。
對答如流
唐三藏講佛書———對答如流
演說一團一的一團一長———對答如流
唐三藏通讀經卷———對答如流
唐三藏:即唐三藏。
唐僧一精一通佛書,隨意而誦,描述知識淵博,才華出眾,也指人能言善辯。
有鹽(言)在先
蘿卜咸菜炒大蔥———有鹽(言)在先
咸菜燒豆腐———有鹽(言)在先
吃面條失調鹽———有鹽(言)在先
面條調鹽———有鹽(言)在先
冷水煮掛面———有鹽(言)在先
鹽:諧“言”。
面條:特別制作的線狀或帶條狀鮮面條,有小量鹽份,因懸架晾曬而出名。
指把話說在前面。
一串串
發售的冰糖葫蘆———一串串
冰糖葫蘆:一種食品類,把山楂用竹桿重生成一串兒,沾有融化的老冰糖或白砂糖做成。
一串串:雙關,本指一串兒一串兒的,轉指一套一套的。
本指成串的冰糖葫蘆,轉喻說的話一套一套,接連不斷。
光說甜話
舌頭上抹蜜———光說甜話
甜話:指討喜得話。
指人說得全是討喜得話。
關了門金口玉言
佛臺里的灶王一爺———關了門金口玉言
佛臺:敬奉佛象的小閣子,多見木質。
灶王一爺:也叫灶王爺、灶君,故時封建迷信人家供在爐灶周邊的神,覺得是一家之主,執掌著一家的福禍財運。
金口玉言:古稱封建社會皇上講得話,特指來定數、不可以更改得話。
指在一戶人家中,或在自家人眼前,說出來得話最有權威性。
盡瓷(詞)兒
景德鎮市的大窯———盡瓷(詞)兒
景德鎮:市名,在江西東北部地區,是在我國知名瓷城,以生產制造陶器遠近聞名。
瓷兒:諧“好聽的詞”。
景德鎮市燒陶器的大窯里,都是陶器。
指語言中語匯豐富多彩。
遠兜遠轉
城頭上上山———遠兜遠轉
城頭上跑馬———遠兜轉
城門上跑叫驢———兜圈
城頭上起棺木———遠彎兜轉
城頭上起棺木———大兜大轉
城頭:指城門的頂端。
兜、轉:雙關,本指在城頭上上山的姿勢,轉指說話拐彎抹角。
叫驢:家鄉話,公驢。
在城頭上上山、跑叫驢或抬棺材出葬,只有順著城門繞圈子。
形容說話轉彎抹角。
畫(話)里有畫(話)
貼門神卷灶爺———畫(話)里有畫(話)
大軸子裹小軸子———畫(話)里有畫(話)
四扇屏里卷灶王———畫(話)里有畫(話)
灶王一爺貼門神———畫(話)里有畫(話)
門神:故時貼在墻面或門邊用于避邪避鬼的佛像。
灶爺:灶王一爺,也叫灶王爺等,這兒指灶王一爺的肖像。
畫:諧“話”。
軸子:指畫軸。
屏:畫有繪畫的屏風隔斷。
指話里蘊含有別的意思。
細細地彈(談)
三兩棉絮四張弓———細細地彈(談)
四兩棉花八把弓———細細彈(談)
四兩棉花八張弓———細彈(談)
四兩棉花八張弓———細細品味彈(談)
四兩棉花八張弓———詳詳細細彈(談)
弓:彈棉花用的繃弓。
彈:諧“談”。
指詳盡地談。
挑到哪里響到哪里
銅匠重擔———挑到哪里響到哪里
響:雙關,本指銅匠擔懸架的青銅器撞擊發出聲響,轉指人說話的聲響。
形容一個人一愛一說話,走到哪里說到哪里。
神繚(聊)
二郎神縫破皮襖———神繚(聊)
二郎神:神話故事中的角色,生有三只眼,神通廣大,也叫“二郎爺”。
神:雙關,原來指神明,與二郎神相對應,轉指玄妙莫測。
繚:用針斜著縫,諧“聊”。
指沒什么邊界地閑聊。
聊不完
話布袋子破了口兒———聊不完
話布袋子:裝“話”的布口袋。
破了口兒:形容話說開頭。
描述話許多,說起來不停。
說得甜
耍嘴皮子抹白砂糖———說得甜
指話說得很悅耳。
繞彎兒
二韃子吃田螺———繞彎兒
韃:犱á。
螄:狊ī。
二韃子:故時對北方地區少數名族的蔑稱。
田螺:淡水螺,身體之外有圓錐形的殼子,上面有旋紋。
繞彎兒:雙關,本指田螺的軟件繞著彎兒,轉指說話拐彎抹角。
形容說話轉彎抹角。
繞脖子
生蟲打架斗毆———繞脖子
丹頂鶴打架斗毆———繞脖子
生蟲:指蛇。
本指蛇、鶴打架斗毆時相互之間環繞著另一方的頸部,轉指說話兜圈子。
一捅一在了正兒八經地區
一鍬取出個井來———一捅一在了正兒八經地區
鍬:狇犻ā狅。
鍬:鐵锨。
形容話說到重要之處,或時間下到了重要地區。
能言善辯
三影片嘴———能言善辯
三影片嘴:人會有兩塊嘴巴,多了一片指擅于言談舉止。
指人口齒伶俐,擅于說話。
嘰嘰喳喳
半竹籃喜雀———嘰嘰喳喳
半籃喜雀———嚎叫一起來沒有完
嘰嘰喳喳:象聲詞,雙關,本描述喜鵲叫一聲,轉指不斷的說話聲。
嚎叫:本指喜鵲叫,轉指人說話。
形容一個人談起話來絮絮叨叨或不停。
錘錘著
鐵匠鋪淬煉———錘錘著
錘錘:每一錘。
著:雙關,本指喊著或打的中,轉指說的話精確、合理。
指鐵匠鋪鍛造鐵制品,每一錘都正中間產品工件,形容每一句話都說得精確而合理。
滿口瓷(詞)
狗啃碗片———滿嘴瓷(詞)
碴:犮犺á。
瓷:諧“詞”。
描述能言善辯,義正言辭。
磕骨打髄
牛骨頭敲梆子———磕骨打髄
梆子:敲擊樂器,用二根長度不一樣的棗木做成,用以梆子腔的伴奏音樂。
磕:磕打,磕磕碰碰。
本指的是牛骨頭敲擊,骨、髓皆受碰撞,轉喻言語一精一辟深入,碰觸問題的本質。
劈里啪啦
涼鍋里爆黃豆———劈里啪啦
一把鹽撒進篝火里———噼噼啪啪
砂鍋里爆豆兒———噼噼啪啪
鍋中滲水———劈劈啪啪炸響了
涼鍋里爆黃豆———噼噼啪啪
爆:炒。
劈里啪啦、噼里啪啦:雙關,本描述黃豆、鹽等的砰砰聲,轉以描述干脆利落的說話聲。
形容一個人口直心快,說話干凈利索。
蹄(題)外有蹄(題)
地梨上釘鐵———蹄(題)外有蹄(題)
鐵:指馬蹄鐵,釘在馬、驢、騾子的蹄
蹄:諧“題”。
話題討論外邊有話題討論。
指話里有話。
蹬住底子測試
瞎子渡河———蹬住底子測試
本指的是腳踩住底子測試河流濃淡,轉指用語句去測試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