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的郵筒——信得過】
釋義:郵筒開口,書信就得以通過。比喻值得信任。
例句:海子嬸說:“大兄弟,咱們誰跟誰,十幾年的交情,你辦事,那是開口的郵筒——信得過!別客氣了。”(薛村《靠山屯》)
【開水澆老鼠——不死也脫層皮】
釋義:比喻折磨得快死了。
例句:得了這場大病,就像開水澆老鼠——不死也脫層皮,他元氣大傷,半年沒上班。
【開封府的包公——鐵面無私】
釋義:包公:對北宋著名清官包拯的尊稱,官至龍圖閣直學士,曾任開封府知府,執法嚴正,不講私情。形容公正嚴明,不循私情。
例句:范審判員辦案總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百姓說他是開封府的包公——鐵面無私。
【開水里撈肥皂——全憑手快】
釋義:開水不單是燙手,而且溶化肥皂也快;指動作快。
例句:耍魔術這玩藝兒,開水里撈肥皂——全憑手快。
【開鎖不拿鑰匙——硬別】
釋義:別:原讀biR,指扭;實讀biF,指改變別人堅持的意見。指用強硬的態度,硬要別人改變想法。
例句:英梅一娘一仔細端詳著淑英:“說一千,道一萬,怪一娘一糊涂啊,我知道你不跟一娘一一樣。這次要不是英梅開鎖不拿鑰匙——硬別,咱們一家人還不知要到什么時候才能一團一圓哩!”(張景秀《聯姻風波》)
【開元通寶——外圓內方】
釋義:開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通寶:舊時錢幣的一種名稱,前面常冠以鑄造的朝代或年號。原指開元通寶的形狀為圓形,中間有方形孔;實形容人看起來很圓通,而內里個一性一極強,非常執著。
例句:張自勉獨自坐在那里,不由想起在京里曾聽人議論:崔安潛的為人好似開元通寶——外圓內方。他既能念佛,也能一操一刀。但也有人稱贊他治軍嚴正,鐵面無情,而又有一副菩薩心腸。(蔣和森《黃梅雨》)
【砍柴人下山——兩頭擔心(薪)】
釋義:“薪”與“心”諧音。比喻雙方都不放心或同時擔心兩處。
例句:這兩個孩子,一個體弱多病,一個魯莽好斗,到了外邊,叫我們這做父母的宛如砍柴人下山——兩頭擔心(薪)。
【砍倒的樟樹——死不甘(干)心】
釋義:樟樹:常綠喬木,在我國主要生長于江南,木質堅固細致,有香氣,香氣驅蟲,不易腐蛀。砍倒之后,樹心仍不干。“干”與“甘”諧音。比喻極不甘心失敗,決不罷休。
例句:雖然這次沖擊記錄又失敗了,但他就像砍倒的樟樹——死不甘(干)心,下定決心,下次一定完成這個心愿。
【看《三國》掉眼淚——替古人擔憂】
釋義:《三國》,指《三國演義》。比喻多余的擔憂。
例句:這也許是看《三國》掉眼淚——替古人擔憂,但我還不是為了你好?你自己琢磨吧。
【看著地圖擺陣勢——紙上談兵】
釋義:比喻不聯系實際情況,只憑想當然處理問題。
例句:廠長,您這是看著地圖擺陣勢——紙上談兵,到車間看看吧,聽聽工人的,或許更有用。
【看見蚊子拔寶劍——小題大做】
釋義:指把小事當做大事來對待或處理。常用于譏諷。
例句:你放呂弘這條線,難道就為了這只盒子,那是看見蚊子拔寶劍——小題大做了。(房群等《劍與盾》)
【糠蘿卜——不辣】
釋義:糠:指蘿卜存放時間長了失掉水分而中空。蘿卜的辣味多儲存在水分里,水分消失,也就不辣了;比喻壞人受到某種制約,能量消失得不像原來那樣厲害了。
例句:二小子蹲了年監獄,這次出來有變化——糠蘿卜——不辣啦。
【扛進弄堂的木頭——轉不過彎來】
釋義:弄堂:比較狹窄的小胡同。比喻已有的看法一時改變不了。
例句:她愣在那里,大腦在飛速地運轉,一時間就像扛進弄堂的木頭——轉不過彎來。
【空肚羅漢——沒有心肝】
釋義:羅漢:小乘佛教修行成功者的稱號,佛教寺院常有十八羅漢或五百羅漢的塑像。心肝:語義雙關,既指心和肝,又指良心。責**喪盡天良。
例句:他一媽一辛辛苦苦地把他拉扯大,現在老了,他不僅不贍養她,反而把她的養老金拿走,空肚羅漢——太沒有心肝啦!
【空中的雁,水底的魚——撈不著】
釋義:比喻事情辦不成,或東西拿不到手。
例句:兄弟姐妹們,在舊社會,窮人娶媳婦,那真是空中的雁,水底的魚——撈不著呀,窮人的姑一娘一也不能許配窮人。(周立波《暴風驟雨》)
【空肚子打飽嗝——硬裝門面】
釋義:比喻處境本來不好,卻裝處境很好的樣子。常用來表示諧謔。
例句:他一歪腦袋又看鄭小蘭一眼,只見她臉色緋紅,掛滿汗珠,他都賣了六筐了,她卻只賣了四筐,心里又道:“你不用‘空著肚子打飽嗝——硬裝門面’,別看有人給你助威,再停一會兒也擋不了腿酸后顫胳膊彎痛,不叫一娘一就算好的,看你還敢牙硬!”(姜樹茂《漁港之春》)
【空棺材出喪——目(木)中無人】
釋義:出喪:出殯,把靈柩運送到安葬地點。木:指棺木,棺材,諧“目”。形容人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常用于責罵。
例句:“等一下,等一下!”繆娜忙站起身,見白眉射達連頭也不回,心中好不懊惱。淡酒醉人,淡話傷心。這個苦聰連淡話都沒說上三句,還動不動就跑。真是空棺材出喪——目(木)中無人!(張作為《原林深處》)
【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
釋義:孔夫子:對孔丘的尊稱,又稱孔子,我國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在百姓眼里,孔夫子是知識分子的代表,書多。“書”與“輸”同音相諧。指總是輸,沒有贏的時候。
例句:過去我們打球是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現在,我們可以用勝利的捷報來告慰父老鄉親了。
【孔夫子的背包——書呆(袋)子】
釋義:“袋”與“呆”諧音。諷刺只知啃書本,不懂聯系實際或缺乏生活經驗的人。
例句:他呀,是孔夫子的背包——書呆(袋)子一個,當領導肯定不行。
【孔夫子的弟子——閑(賢)人】
釋義:“賢”與“閑”諧音。比喻無事可做的人或無正業者。
例句:現在正是停業整頓時期,有再大的本事,也是孔夫子的弟子——閑(賢)人。
【孔夫子門前讀《論語》——自稱內行】
釋義:孔夫子:對孔丘的尊稱,又稱孔子,我國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論語》:儒家經典,主要內容是記錄孔子及其門徒的言行。譏諷人在內行專家面前不自量力,賣弄本領。
例句:他在歌唱家面前大講發聲原理,還唱一首自以為拿手的流行歌曲,這豈不是孔夫子門前讀《論語》——自稱內行嗎?
【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掃地】
釋義:斯文:指(這個)文人或文化。本指讓孔夫子這樣的文人代表去掃地,①轉指文化或文人被污辱摧一殘。②轉指文人自甘墮一落,品德敗壞。
例句:①清朝的文字獄不知使多少無辜的文人蒙受不白之冤,那時真是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掃地了。②這位所謂的“大作家”竟然替一個被判刑的庸醫編造神奇的傳記故事,真是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掃地。
【孔夫子放屁——文氣沖天】
釋義:指文縐縐的,書生氣十足。常用于責罵或譏諷。
例句:王長順趨前一步,說:“……咱們李闖王到底是窮百姓出身,在心中念念不忘窮百姓,連出文告也只怕窮百姓聽不懂,寫得越淺顯越好,哪像官府出文告,盡是孔夫子放屁——文氣沖天,生怕不識字的小百姓都能明白!”(姚雪垠《李自成》)
【孔夫子推磨——難為圣人】
釋義:圣人:原指孔子,實指從事腦力勞動的文化人。指使從事腦力勞動的人為難。
例句:他敞著懷,臉上的汗水一把一把往下淌。一塊手絹早就不濟事了,只好也和趙亨德一樣,扯起衣襟來擦。“哎呀廷威哥,今天這可是孔夫子推磨——難為圣人了。”(劉江等《太行飛虎隊》)
【摳著屁一眼上天——自抬自】
釋義:抬:原指往上托,實指抬舉、吹噓。指自己吹噓自己。常用于譏諷。
例句:孟喜子也嘲諷道:“這叫摳著屁一眼上天——自抬自。狐貍太君說瞎話的本事大大的有!”(田東照等《龍山游擊隊》)
【口袋倒西瓜——不藏不掖】
釋義:掖:把東西塞一進夾縫或衣袋里。西瓜全倒出來,一個不剩;比喻心里的話全說出來,不隱瞞、不保留。
例句:已經到了這個時候,還有什么好隱瞞的呢?索一性一口袋倒西瓜——不藏不掖全說出來吧。
【口袋里抓兔子——跑不掉】
釋義:比喻很有把握,十拿九穩。
例句:你的事情我包了;明天就把他欠你的錢要回來,口袋里抓兔子——跑不掉。
【口袋里裝西瓜——直進直出】
釋義:本指把西瓜徑直裝進去,徑直倒出來;比喻說話直來直去。
例句:他是個好人,就是說起話來口袋里裝西瓜——直進直出,容易傷人。
【口袋里裝錐子——鋒芒畢露】
釋義:鋒芒畢露:語義雙關,既指劍刀等利器的刃或尖完全露出來,又指人的才干都顯露出來。畢:完全,盡。指人一愛一顯示自己,或把自己的才干全都外露。
例句:這個年輕人很聰明能干,可就是口袋里裝錐子——過于鋒芒畢露,影響了和同事的關系。
【口一含黃柏皮——有苦自己知】
釋義:黃柏:落葉喬木,木材堅一硬,樹皮味苦。苦:詞義雙關,既指味道苦,又指痛苦。比喻苦在心頭,只有自己清楚。
例句:小高滿懷心事地說:“我是口一含黃柏皮——有苦自己知。不好跟你們說,也說不清楚。”
【口傳家書——言而無信】
釋義:比喻說話不守信用。
例句:本來已經約好的,怎么能隨便不去呢?男子漢大丈夫不能口傳家書——言而無信。
【口吹喇叭腳打鼓——能者多勞】
釋義:比喻有能力的人多干一些工作。
例句:說的好聽,口吹喇叭腳打鼓——能者多勞,可也不能累死的累死,閑死的閑死呀。
【扣在篩子下邊的麻雀——干撲棱沒辦法】
釋義:比喻光著急沒有辦法。
例句:李寶龍看看顛角牛的那股神氣,氣的他就像扣在篩子下邊的一只麻雀——干撲棱沒辦法。(劉江《太行風云》)
【苦鬼遇餓鬼——都是一號命】
釋義:比喻都是苦命人。
例句:到了介子溝,三孩下了煤窯,向左右兄弟們一打聽,真是苦鬼遇餓鬼——差不離的都是一號命。(劉江《太行風云》)
【苦水里泡大的杏核——苦人兒(仁兒)】
釋義:“仁兒”與“人兒”諧音。比喻人的命運很坎坷、悲苦。
例句:鄉親們!俺任老大的事兒,小南莊的窮鄉親們都知道,俺是苦水里泡大的杏核——苦人兒(仁兒)。(《驚雷》)
【苦瓜泡進黃連湯——苦得沒法說】
釋義:苦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長圓形或一卵一圓形,有苦味,可做蔬菜。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一莖一味苦。苦:詞義雙關,既指味道苦,又指痛苦。比喻困苦到極點。
例句:歷史上群雄割據時,三天他稱王,兩天你稱帝,天下大亂,老百姓的日子像苦瓜泡進黃連湯——苦得沒法說。
【褲襠里插扁擔——自擔自】
釋義:后一個“擔”字,原指挑,實指擔負。指各人的花費各人承擔。
例句:而今目下咱們又是落荒逃難人,鼻子連嘴耳連肋,過河總要搭個橋嘛!這船你包多少錢,咱弟兄們與長官是褲襠里插扁擔——自擔自,我們與你均攤。(陳定興《香港之濱》)
【褲襠里抹黃泥——說不明也辯不明是泥是屎】
釋義:比喻是非混淆,難以申辯。
例句:唐生法向他表示,誠懇的言辭使人想到他已經做好最壞的準備。他隨之現出某種焦灼神色,“你這幾天能看出來吧?有些人現在把所有問題都朝我頭上撂。狗屙下的都賴說是我屙下的。我是褲襠里抹黃泥——說不明也辯不明是泥是屎了。”(陳忠實《地窖》)
【褲帶纏在脖子上——記(系)錯了】
釋義:“系”與“記”諧音。比喻發生了記憶錯誤。
例句:呀,原來你是老大,我還以為你是老二呢,看我,褲帶纏在脖子上——記(系)錯了!
【褲襠里放屁——兩岔】
釋義:比喻走了兩條道路或想到了兩處去了。
例句:石靈太高興了,喜悅之情無法表達,瞇著眼睛回答了一句很俏皮的話:“這個呀,斧頭兄弟,這就叫做:褲襠里放屁——兩岔啦!哈哈!”(《沙一浪一河的濤聲》)
【會計戴眼鏡——一精一打細算】
釋義:比喻做事或過日子周密計劃,以節省財物。
例句:剛剛結婚,當然需要會計戴眼鏡——一精一打細算啦,不然以后怎么辦?
【會計拿算盤——算啦】
釋義:比喻作罷或不再計較了。
例句:念在你是初犯,又有一片孝心,會計拿算盤——算啦,你走吧,下次別再叫我碰上!
【快刀打豆腐——干凈麻利】
釋義:比喻說話利索敏捷。
例句:石嫂干活,十村八莊的姑一娘一媳婦比不上,干什么活都是快刀打豆腐——干凈麻利。(《兒童文學》)
【快刀切豆腐——兩面光】
釋義:光:詞義雙關,既指光滑,又指光彩。比喻為人處世圓滑,處處討好。
例句:他這個人一向圓滑,說話總是快刀切豆腐——兩面光,誰也不得罪。
【快刀斬亂麻——干凈利落】
釋義:比喻果斷行一事,迅速、徹底地解決問題。
例句:虎子干什么事情都是快刀斬亂麻——干凈利落,從不拖泥帶水。
【筷子搭橋——難過】
釋義:難過:語義雙關,既指難以通過,又指心里難受。形容心里不好受。
例句:你干這種缺德事,還有臉見人嗎?筷子搭橋——我都替你難過!
【筷子頂豆腐——豎(樹)不起來】
釋義:“豎”與“樹”音同相諧。借指用筷子頂著松一軟的豆腐,還沒有立起來,豆腐就碎了;借指人或事樹立不起來。
例句:這個村的匯報材料與實際情況差距太大,要培養典型,我看是筷子頂豆腐——豎(樹)不起來。
【筷子挑涼粉——滑對滑】
釋義:涼粉:用淀粉等制成的食品,表面光滑。滑:詞義雙關,既指光滑,又指油滑、狡詐。指打交道的雙方都是油滑狡詐的人。
例句:他們兩人都長著三個心眼兒,平時和和氣氣,遇事各打各的小算盤,真是筷子挑涼粉——滑對滑。
【筷子夾骨頭——三條光棍兒】
釋義:比喻三個單身漢。
例句:唉,我看你們是騎驢的不知道趕腳的苦哇!事情不是明擺著:一家子人筷子夾骨頭——三條光棍兒,沒個一娘一們,日子怎么過呀!(浩然《艷一陽一天》)
【筷子夾藕——盡挑眼兒】
釋義:藕:蓮的地下一莖一,切成片兒后有眼兒。挑:原讀tiAo,指用筷子挑藕片的眼兒;實讀tiQo,指挑剔。眼兒:原指小孔,借指缺點。指盡挑一毛一病。
例句:一奶一一奶一又端詳我,從衣服到鞋襪,說道很多,筷子夾藕——盡挑眼兒。(王金屏《一精一神貴族和編輯夫人》)
【擴音器里打噴嚏——想(響)得遠】
釋義:“響”與“想”諧音。比喻考慮得很周到,目光長遠。
例句:他戲謔地說:“老親家,你可真是擴音器里打噴嚏——想(響)得遠,孫子還沒出生,你就打算送他出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