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猴的———拴不住 比喻人生一性一好動,在一個地方待不住。
屬猴的———見圈就鉆 比喻見便宜就上。
屬猴的———沒個老實氣兒 指猴子非常好動,一會兒也閑不住。
屬猴子的———順竿爬 比喻迎一合別人的心思說話或行一事。
猴洗臉———一抹擦 比喻人做事不負責不認真,只稍稍應付一下。
也比喻人檢討錯誤沒誠意,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
猴拉血———沒治了 比喻病情十分嚴重,沒有醫治的辦法。
猴進冰窖———滿涼 比喻人因受挫折,情緒低落到極點。
猴咬刺猬———無處下口 比喻無法開口,無法對付,或無從下手。
猴洗孩子———不等一毛一干 猴子給小猴洗澡時,不等小猴的一毛一晾干就帶著跑了。
形容人做事一性一情急躁,沒有耐心。
猴抓癢癢———瞎撓 比喻沒有根據和來由地使別人的事情不能順利進行。
猴吞鑰匙———開心 比喻心情快樂舒暢或戲一弄別人,使自己高興。
猴不鉆圈———多敲鑼 比喻采用旁敲側擊的辦法給人施加壓力,一逼一人就范。
猴摘茄子———瞎揪 比喻沒有根據和來由地緊緊地抓住不放。
猴摘茄子———瞎掰 比喻沒有根據和來由地用手把東西分開或折斷。
猴拿虱子———瞎抓 比喻人做事沒有計劃和條理地胡來。
猴背著手走路———裝人樣 比喻假裝人的模樣。
猴彈棉花狗拉車———亂了套 比喻不按照順序、次序亂來。
猴臉難看肉好吃———面惡心善 比喻面容丑惡而心地善良。
猴打跟頭———接著來 比喻緊跟著前面的動作而來。
猴打跟頭———接二連三 一個接著一個,連續不斷。
猴子翻跟頭———輕巧 比喻動作輕松靈巧。
猴子翻跟頭———就那么幾下子 指人的本領或技能不過如此。
猴子翻跟頭———就那么幾回 比喻人的招數不多,本領不大,或次數不多,不必介意。
猴子翻身———連著滾 比喻接連不斷地翻滾。
猴進刺笆林———沒好果子吃 比喻沒有好的東西可吃。
猴娃娃纏身———手腳不失閑 比喻舉動或動作一刻都閑不住。
猴死鑼鼓破———不干了 比喻不做事了。
猴一舔一蒜壇子———不是滋味 比喻心里感到不好受或味道不正。
猴嘴里掏棗———難辦 比喻事情棘手,不好辦。
猴嘴里掏棗———辦不到 比喻事情很難做到。
猴子手里討棗子———難得 形容不容易得到或辦到的事。
含有可貴的意思。
猴吃核桃———滿砸 猴子吃核桃把核桃都砸碎。
比喻事情完全搞糟或全盤失敗。
猴子吃桃———滿不在乎(摘核) 指一點也不放在心上。
猴子吃仙桃———眉飛色舞 形容滿臉高興或得意的神情。
猴子吃仙桃———不知好丑 比喻人好壞不分,對別人給予的好處或幫助不以為然。
含有不通情理或負心的意思。
猴吃辣椒———直了眼 猴子被辣椒辣得眼睛都直了。
形容人因某種意外情況而驚嚇得目瞪口呆或急得無計可施。
猴子吃辣椒———抓耳撓腮 又抓耳朵又抓腮。
形容人焦急、忙亂而無計可施的樣子。
也形容高興得不知怎么辦才好。
猴子吃辣椒———齜牙咧嘴 張開嘴巴,露出牙齒。
形容面目猙獰。
猴吃苞米———凈瞎掰 比喻老是干沒有意義的事,或說沒有意義的話。
猴子吃芥末———翻白眼 猴子吃了芥末后,辣得黑眼珠偏斜,現出白眼珠。
比喻人生命垂危、奄奄一息時的狀態。
也指心中為難、失望、憤恨或不滿時眼睛的表情。
猴子吃棗———囫圇吞 把棗兒整個兒吞下去。
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
猴子吃姜———吃不得又舍不得 比喻難以取舍,進退兩難。
猴子吃了蒜———撓著屁一股轉 形容人抓耳撓腮,心神不定,坐立不安的樣子。
猴子吃大象———虧他張得開嘴 比喻人不識高低或不知好歹,說出了難以啟齒的事。
猴子吃八角———不是滋味 比喻人心里感到不好受,或菜燒得不好。
〔八角〕調味香料,呈八角形,又叫大茴香。
猴子吃香蕉———瞎扯皮 比喻沒有根據和來由地對該處理的事情互相推諉。
猴子吃粽子———解不開 比喻束縛著或系著的東西打不開。
猴子吃炒面粉———夠嗆 比喻夠受的或十分厲害。
猴子吃雞屎———不對味兒 比喻不是滋味或不配胃口。
猴子吃芝麻糖———扒拉不開 比喻事務繁雜,應付不了。
猴子吃蘇哈丸———鬧心 比喻人有事悶在心里不好受。
〔蘇哈丸〕中藥,味辛。
猴子吃梅子———心酸 比喻悲痛或傷心。
猴子吃薄荷———好良(涼)心 比喻善良的心地。
猴子吃泡泡糖———不會吹 比喻不會吹捧或吹牛。
猴子燒屁一股———不知怎么抖擻 猴子屁一股被火燒著了,又驚又急地手腳亂動。
比喻瞎折騰,胡來。
〔抖擻〕方言,指折騰。
猴子放屁———認不得臉紅 比喻人不知羞恥。
猴子屁一股———遮不了丑 比喻掩蓋不了丑惡的本相。
猴子屁一股———坐不住 猴子生一性一好動,一刻也坐不穩。
比喻一性一情急躁,心緒不寧,坐立不安。
也比喻工作輕浮,不扎實。
猴子的屁一股———眼紅 比喻對別人的名利產生嫉妒。
也形容人發怒時的表情。
猴子的屁一股———自來紅 比喻自認為生下來就比別人優越、高貴。
猴子屁一股冒煙———火燒獨門 比喻人或一家單獨遭到了侵害。
猴子拾煙屁一股———找一抽一 比喻找鞭子一抽一打。
猴子耍拳———小架勢 比喻干的事情不大,陣勢、氣氛不熱鬧。
猴子耍把戲———老一套 陳舊的一套。
多指沒有改變的習俗或工作方法。
猴子耍把戲———假積極 比喻故意做出積極主動的樣子。
猴子耍把戲———翻來覆去就那么一套比喻老一套,沒有新招。
猴子玩把戲———一毛一手一毛一腳 指人做事不細致或行動不沉著。
猴子耍棒槌———胡掄 比喻人胡作非為,任意亂來。
猴子耍耗子———大眼瞪小眼 指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覷,拖延等待,沒有辦法。
比喻有了困難或問題,驚訝詫異,目瞪口呆。
有時形容兩人怒目相視的樣子。
猴子尿尿———稀松 形容懶散、松懈。
也形容差勁或無關緊要。
猴子拉稀———壞了腸子 比喻人壞了良心,或存心不一良。
猴子拉弓———不像樣 形容沒有一定的水平或不夠一定標準。
猴子拉犁———頂牛 比喻雙方爭持不下或互相沖突。
猴子拉車———不穩當 形容不穩重妥當或不穩固牢靠。
猴子拉車———連蹦帶跳 形容人非常高興的樣子。
猴子拉磨———不聽那一套 比喻不接受、不相信那些謊話或謠言。
也指我行我素,不受約束。
猴子拉碾子———不聽使喚 比喻不聽從替別人做事。
猴子拉碾子———不懂那一套 比喻不懂得那些大道理。
猴子推磨———玩不轉 比喻工作受阻或指揮不靈。
猴子推大車———干急不動彈 比喻心里著急而沒有辦法,有活動。
猴子登臺———一出沒有 比喻什么都不會干。
〔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
猴子挨打———耍壞啦 比喻玩壞了。
猴子繪圖———不是人話(畫) 比喻不是人的語言。
猴子聚會———尾巴多 比喻某些物體的尾部多。
猴子奏樂———亂彈琴 比喻胡鬧或胡扯。
猴子叫一聲———一天喃到晚 比喻一天到晚連續不斷地小聲說話的聲音。
猴子變人———尾巴難遮瞞 猴子要想變成一人很難,因為尾巴總要露出來。
比喻壞人偽裝或作假,總會露出破綻來。
猴子變人———忘了尾巴 比喻忘記了自己還留有難看的東西。
猴子游泳———不是本行 比喻不是個人一貫從事的或長期已經熟悉的行業。
猴子的頭———無(悟)空 比喻沒有空閑。
猴子的臉———說變就變 比喻變化快。
猴子的臉———變化無常 比喻時喜時怒,捉摸不定猴子眼睛———亂眨巴 比喻隨便閉上眼睛立刻又睜開。
猴子栽花———挪挪放放 比喻做做停停。
猴子觀花———印象不深 比喻客觀事物在人的頭腦里留下的跡象不深刻。
猴子舂碓———亂沖(舂) 形容人說話、做事很莽撞。
猴子扛一槍一———冒充武士 比喻假的充當真的有勇力的人。
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比喻肩上的擔子太重無法承擔。
猴子搬姜———吃不得,又不忍丟下 姜吃了辣嘴,可又舍不得扔掉。
比喻對事情無從決斷,處于兩難境地。
猴子鉆圈———竄來竄去 比喻亂跑亂跳。
猴子跳加官———變來變去 比喻變幻莫測,難于捉摸。
〔跳加官〕舊時昆曲、京劇開場時所加演的一種舞蹈節目。
猴子跳加官———人面獸心 外貌似人,心腸如獸。
指言行卑劣愚蠢,如同畜生。
猴子寫字———瞎比劃 比喻照貓畫虎地做樣子而已,沒有起到什么實際效果。
猴子駕轅———亂套 比喻次序和秩序被搞亂了。
猴子駕轅———不吃這一套 比喻根本不予理會。
猴子變的———手腳不停 比喻一性一情好動,閑不住。
猴子看書———假斯文 比喻虛偽的有文化或文雅的人。
猴子看戲———干瞪眼 比喻干著急又無能為力。
猴子看果子———留不得 猴子非常喜歡吃果子,所以它要是見到了果子就留不住,非吃了不可。
比喻不能留或留不住。
猴子看戲文———傻了眼 比喻因出現某種意外情況而目瞪口呆。
猴子看果園———監守自盜 比喻盜竊自己所監管的財物。
猴子看守仙桃園———自食其果 比喻自己做出來的事產生的惡果,最終懲罰了自己。
猴子坐席———歡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興。
猴子坐天下———手忙腳亂 形容做事慌亂,動作毫無條理。
猴子坐火箭———遠走高飛 比喻走避遠方。
多指擺脫困境,到遠方尋求新的出路。
猴子坐板凳———有板有眼 比喻有分寸、有條理、有辦法。
猴子坐在旗桿上———唯我獨尊(蹲)原是佛教推崇釋迦牟尼的話。
后用以稱人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猴子坐轎———全靠人抬 比喻完全依靠人力抬舉。
猴子坐轎———不識抬舉 指不懂得或不重視別人的好意。
猴子坐板凳———一板一眼 比喻言行有條理,合規矩,不馬虎。
也比喻為人行一事過于死板,不知變通。
猴子坐金鑾殿———不似人君 比喻不像君王。
猴子拿帽子———等著要錢 比喻別的不做,一門心思等候人們給錢。
猴子拿虱子———窮翻騰 比喻用盡力氣上下翻一動。
猴子拿菜刀———瞎切 比喻沒有根據和沒有來由地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猴子拿棒槌———胡掄 比喻不按規矩胡來,或任意妄為。
猴子見雞屎———討厭 比喻事情難辦令人心煩或惹人厭煩。
猴子撈月亮———一場空 比喻所有的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毫無所獲。
猴子撈月亮———空歡喜 比喻白高興一場。
猴子下井撈月亮———想得美,辦不到比喻人想得倒好,就是脫離實際,根本不能實現。
猴子戴箍———自上圈套 比喻自己上了使人上當受騙的計策。
猴子戴帽———充人 比喻品一性一道德極差的人,硬要冒充正人君子。
猴子戴紗帽———瘟官一個 比喻人們憎恨的官吏。
猴子戴紗帽———不知自己是多大的官比喻人沒有自知之明,自以為是猴子戴花帽———貪一官(冠)不怕頭痛比喻人因過分貪婪就不顧后果。
猴子戴帽子———衣冠禽一獸 比喻品德敗壞,如同禽一獸。
猴子戴帽子———煞有介事 好像真有那回事似的。
含有小題大做、裝腔作勢的意思。
猴子戴禮帽———充大人物 比喻冒充有地位有名望的人。
猴子戴烏紗帽———不知幾品 比喻裝模作樣,自以為了不起。
猴子戴唐巾———充古人 比喻冒充古代的文人。
猴子戴面具———裝給人看的 比喻以虛偽的外表蒙騙人。
猴戴帽子唱戲———想起一出是一出 比喻人辦事沒有一定的計劃,走哪算哪,想起什么就干什么。
猴子坐宮殿———惹禍大王 指最能招惹禍端、出亂子的人。
猴子騎馬———一躍而上 比喻人進步很快或行動很迅速。
猴子騎綿羊———不成一人馬 比喻力量單薄,缺少人手猴子騎綿羊———神氣活現 形容自鳴得意,目中無人的神態。
猴子騎駱駝———往上躥 比喻人的成長很快或事情發展迅速。
猴子騎駱駝———直往上躥 用力向上蹦跳。
形容人難以壓制心中的怒火,直想發脾氣。
猴子騎兔子———一點不穩 比喻人言行不莊重。
猴子騎在馬背上———洋洋自得 形容自我陶醉,非常得意的樣子。
猴子騎在馬背上———自命清高 指自以為人品純潔高尚,不同流合污。
也指人孤高,不合群。
猴子騎老虎———上下為難 比喻從上到下感到難以應付。
猴子騎老虎———上下兩難 比喻從上到下這樣或那樣都有困難。
猴子披虎皮———裝大個 比喻有人冒充強漢或有本事的人。
〔大個〕大漢,身材高大的人。
猴子給老虎拜年———送貨上門 比喻服務態度好。
這里特指送死。
猴子給老虎撓癢———不怕死 比喻膽量大。
猴子爬石崖———有能耐 比喻人有點本領和技能。
猴子爬板凳———各想一頭 比喻各人想著各人的事情。
也比喻做事只能考慮、照顧一個方面,不能面面俱到。
猴子爬竹竿———往下溜 比喻人不面對現實,想悄悄地溜掉或推卸責任。
猴子爬竹竿———節節上升 比喻步步由低處往高處移動。
猴子爬竹竿———一節節地來 比喻人貪心不足,得寸進尺。
也比喻做事不能一性一急,要一步一步地來。
猴子上樹———高攀了 指跟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結成親戚。
猴子上果樹———肚里充實 比喻人知識豐富。
猴子爬樹———拿手好戲 原指演員演得最好的節目。
后用以比喻最擅長的本領。
猴子爬樹———能上能下 指又能當官又能當老百姓。
也指職務能升能降。
猴子爬樹———俗(熟)套 比喻習俗上常見的使人感到無聊的禮節。
猴子爬樹———家常便飯 指家中日常的飯食。
也比喻平常的事情。
猴子爬樹———眨眼就上去 形容爬樹的速度很快。
猴子會爬樹———不消你教 比喻不需要對方教導。
猴子爬山崖———亂竄 形容驚慌失措,狼狽逃跑的樣子。
也指不遵守秩序,東跑西竄。
猴子爬樹梢———到頂啦 比喻事物已發展到極高的程度。
也指達到一定的程度,就安于現狀,停步不前。
猴子爬樹梢———穩上 比喻穩妥地上去了。
猴子爬到樹梢上———你算爬到頂了 比喻人的官職已經升得非常高了。
猴子爬到樹梢頭———再上難啦 比喻事情已到了極限,再往前走不可能了。
猴子爬皂角樹———棘手 形容事情難辦,像荊棘那樣刺手。
猴子爬櫻桃樹———想吃高口味 比喻癡心妄想。
含有貪心之意。
猴子爬泥墻———小手小腳 形容做事不敢大膽放手。
也形容小氣不大方。
猴子爬到板凳上———儼然像個人 形容很像一個人。
猴子爬到糞堆頂———妄想稱王 比喻有野心。
猴子爬桿狗鉆圈———各有各的門道 比喻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的竅門和辦法。
猴子爬上旗桿頂———高高在上 所處位置極高。
形容人身居高位,或形容不深入群眾,不深入實際的做官當老爺的作風。
猴子上圈套———由人玩一弄 比喻聽從別人耍弄。
猴子上圈套———任人擺一布 比喻聽憑別人的一操一縱。
猴子上樹梢———沒盼(攀)頭了 比喻沒有可能實現的良好愿望。
猴子上桿———往高頭爬 比喻人使手段爬上高的職位。
猴子上旗桿———順竿爬 比喻人順著他人的想法說話或做事,投其所好,隨聲附和,以討人歡心。
猴子不上竿———多敲兩遍鑼 比喻多采取針對一性一措施,就能使對方去做某事或上圈套。
猴子不上竿———是鑼鼓打得不緊 比喻事情沒有辦成,就是因為措施不夠得力。
猴子喝大戲———胡鬧臺 比喻行動沒有道理或無理取鬧。
猴子唱大戲———怪話不少 比喻怪誕的話不少,也指無原則的牢一騷一或議論很多。
猴子著西裝———不合身 衣服穿著不合適。
比喻身份不配。
猴子發牢一騷一———沒早(棗)沒晚(完)比喻不分早晚做事情。
猴子搖石柱———紋絲不動 形容保持原樣,絲毫沒變化。
猴子撲蝴蝶———亂抓撓 比喻任意亂動東西,致使凌一亂。
猴子撲螞蚱———又蹦又跳 比喻高興得跳躍起來。
猴子撲嫦娥———癡心妄想 形容人一心想著根本不能實現的事情。
〔嫦娥〕神話傳說中月宮里的仙女。
猴子套繩子———不解 比喻對事情不理解。
猴子彈弦子———瞎撥拉 比喻亂搬弄是非。
猴子擲骰子———不識點 比喻不認識點數。
猴子銜煙斗———假裝 比喻故意不露真相,以混淆視聽,或故意表現出一種不真實的動作或情況。
猴子進涼亭———耍盡風一流不嫌丑 比喻完全輕浮放一蕩,不厭惡丑陋。
猴子進公園———供人觀賞 比喻提一供人們觀看欣賞。
猴子照鏡子———忘(望)了自己 比喻因得意忘形,而忘記了真實的自己。
猴子照鏡子———出丑相 比喻露出丑惡的嘴臉。
猴子照鏡子———得意忘形 形容人高興得失去常態。
猴子照鏡子———沒個人模樣 缺乏做人的氣質和風度。
比喻很不像樣。
猴子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比喻各方面都不落好,夾在中間受氣。
也指處境困難,處處受到指責和埋怨。
猴子鉆灶膛———灰孫子 比喻關系疏遠、輩分極小的后代。
猴子鉆爐膛———灰溜溜的 形容顏色暗淡。
也形容神情懊喪或消沉。
猴子鉆火圈———馴出來的 比喻經過長期訓練而成的。
猴子被火燒———原形畢露 本相完全暴露出來。
猴子學人樣———盲目模仿 比喻認識不清,照某種現成的樣子學著做。
猴子學走路———假惺惺(猩猩) 比喻人虛情假意的樣子。
猴子不咬人———嘴臉難看 比喻表情和臉色不好看。
猴子奪鑼槌———不玩了 比喻不耍了。
猴子捉虱子———瞎抓 形容無目的地胡亂行動。
猴子捉跳蚤———白抓撓 比喻計劃的各個環節都落空了。
猴子吹喇叭———難聽 比喻吹出來的聲音不好聽。
猴子吹喇叭———沒人聲 比喻沒有真正的人的聲音。
猴子的尾巴———藏不住 比喻隱藏不住。
猴子的尾巴———變不了 比喻變化不了。
猴子斬尾巴———一溜不回頭 比喻一去不返。
含有義無反顧之意。
猴子洗淋浴———開了洋葷 比喻開吃了豐富的雞鴨魚肉等食物。
猴子送瓜子———小人的一點心意 比喻小人物對人的一點情意。
猴子打哈哈———猴里猴氣 形容愚蠢、糊涂。
猴子打哈哈———口氣真不小 比喻人說話的口氣很大。
猴子打哈哈———沉不住氣 比喻在情況緊急或感情激動時不能保持鎮靜。
猴子跌下樹———麻痹大意 比喻疏忽大意,缺乏警惕一性一。
猴子扳苞谷———心里沒個準數 比喻心中無底。
猴子扳苞谷———掰一個丟一個 猴子掰下玉米夾在腋下,一邊掰一邊掉。
比喻顧此失彼,沒有剩余。
也比喻得到新的就拋棄舊的。
猴子掰玉米———貪多 比喻對某種事物的欲一望老不滿足,多了還想多。
猴子偷黃連———自討苦吃 自己招惹痛苦或麻煩。
猴子偷黃金———無用 比喻不派什么用場。
猴子偷黃金———沒處用 比喻沒有地方使用。
猴子偷南瓜———連滾帶爬 比喻狼狽逃竄的慘狀。
猴子抱西瓜———顧此失彼 顧了這個,丟掉那個。
指頭緒紛繁,忙亂中無法全面照顧。
猴子抱刺猬———碰到棘手貨 形容碰到了難辦的事情,像荊棘刺手。
猴子抱刺猬———自找麻煩 比喻自己招惹煩瑣難辦的事情。
猴子抱著板栗球———無從下口 比喻沒有辦法把它吃下去。
猴子見水果———歡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興。
猴子擺擂臺———欺人太甚 欺負人太過分了,使人無法忍受。
猴子穿戰袍———五分鐘的英雄 比喻時間很短的本領高強、勇武過人的人。
猴子穿大褂———充闊佬 比喻冒充有錢的人。
猴子穿汗衫———半截不像人 比喻事情做得很不好,有失面子。
也指**話。
猴子穿馬褂———裝貴人 比喻冒充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猴子穿背心———露兩手 比喻顯示點本領。
猴子穿花衣———顯漂亮 比喻顯示自己好看、美觀或出色。
猴子玩一毛一衣———瞎猜(拆) 比喻沒有根據地起疑心。
多指沒來由給自己制造驚恐。
猴子想變人———尾巴難遮瞞 比喻無論怎樣偽裝,也終將被人識破。
猴子扇扇子———學點人見識 比喻學做人的知識。
也比喻人不懂做人的起碼道理或規矩。
猴子一捅一馬蜂窩———倒挨一錐 比喻反而遭到攻擊,吃虧上當。
猴子和螞蚱斗———多者為勝 比喻人多力量大。
猴子捧個燙瓦盆———一團一團一轉 形容忙碌、焦急的樣子。
猴子跳上煎餅鍋———瞎蹦跶 比喻沒有效果地掙扎。
猴子跑上涼亭睡———丑鬼耍風一流 比喻輕佻放一蕩的丑惡行為。
猴子云里打眼罩———站得高看得遠 比喻人高瞻遠矚,目光遠大。
猴子要來的食喂狗———白干 比喻沒有效果地做事。
猴子笑兔子沒尾巴———彼此彼此 比喻你我或大家都一樣。
猴子壓在五行山下———不得翻身 比喻一直被剝削壓迫無法擺脫,或始終改變不了不利的處境。
〔五行山〕指《西游記》中孫悟空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后來唐僧取經路過此地把他救出。
猴王鬧天宮———大打出手 形容野蠻地逞兇打人或相互斗毆。
〔猴王〕指《西游記》中的孫悟空。
猴王借扇———一波三折 指寫字筆畫曲折多姿。
比喻文章結構曲折跌宕。
也比喻事情的發展遇到很多曲折。
長桿打猴———爬到高處去 比喻勢利小人攀附上了權力大、地位高的人。
脫繩猴子———有多遠走多遠 比喻做事隨意,沒有計劃。
也比喻放一蕩不羈。
老猴見紅———打哆嗦 比喻因受外界刺激而身一體不由自主地顫一動。
老猴的手腳———不靈了 比喻不靈活了。
老猴掰苞米———專揀軟的捏 比喻專門欺負弱小的人。
老猴爬旗桿———上不去 比喻已無能力從低處向高處攀登了。
老猴兒爬旗桿———不行了 指人老不中用,干不成事情了。
老猴子拉屎———走一處臭一處 比喻走到哪里惹人厭惡到哪里。
瞎子耍猴———隨便玩 比喻任憑玩耍。
敲鑼的耍猴———鬧著玩 比喻用輕率的態度來對待人或事情。
耍猴的打鑼———虛張聲勢 故意張揚聲勢,制造假象,以嚇唬或迷惑人。
耍猴的碰上敲鑼的———對上點了 比喻使兩個東西配合或接觸到關鍵的地方了。
耍把戲的猴子———讓人牽著走 比喻被人拉著行走或移動。
耍把戲的跑了猴———玩的一張嘴 比喻玩耍說話的技巧或口頭表達能力。
狐貍當猴耍———不害臊 比喻人不知羞恥。
把娃娃當猴耍———愚弄人 比喻蒙蔽、玩一弄人。
江湖佬耍猴子———名堂多 比喻花樣很多。
江西人打死猴子———回不得家鄉 比喻處于困難的境地,無法或不便回原來的地方或工作崗位。
山西猴子河南人?!饔心檬謶?比喻各自都有擅長的技術或本領。
四川的猴服陜西人牽———一物降一物比喻某種事物專門有另一種事物來制一服。
峨眉山上的猴子———機靈得很 形容人聰明、機靈,善于隨機應變。
峨眉山上活猴———一精一的 形容人非常一精一明能干。
峨眉山上觀看猴———天下第一景 指中國或世界最重要的景致。
要飯的玩猴———窮歡樂 比喻人窮極無聊,瞎開心。
看戲瞧玩猴———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這里。
指思想不集中,心神不定。
玩戲法的丟一了猴子———沒法耍 比喻沒有辦法再玩耍了。
玩猴的丟一了鑼———耍不起來 比喻不能表現了,或工作干不下去。
玩猴的耍狐貍———不顧臊 比喻不注意像尿或狐貍的氣味。
玩猴的伸手———要你掏腰包 比喻要你在腰里掏錢,多指出錢。
玩猴的牽耗子———看你怎么耍 比喻看你怎么個玩法。
玩猴的敲鑼———單等你爬竿了 比喻就等著你顯本事的時候了。
玩猴的不敲鑼———全憑會扯皮條 比喻靠的是說媒拉纖兒,或靠無原則爭論、任意推諉、拖拉。
教猴子爬樹———多余 比喻沒有必要。
教猴子爬樹———多此一舉 形容做不必要的、多余的事情。
火燒猴屁一股———急得一團一團一轉 比喻人著急得不得了,來回踱步的樣子。
也指工作忙碌不堪。
竹刺扎著猴屁一股———坐立不安 形容心情煩躁或緊張驚慌的樣子,坐也不是,立也不是。
竹簽刺猴屁一股———跳起來了 比喻受到劇痛或大發雷霆時的神情。
紅屁一股猴子充花旦———還撅得怪高 比喻丑陋卑劣的人冒充正派高貴的人。
小猴想吃大象———虧他敢下口 比喻敢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或吹噓自己能辦成別人做不到的事情的大話。
一毛一猴子說話———不知輕重 比喻說話沒有深淺。
分不清事情重大與否。
也比喻冒失,不能掌握說話或事情的分寸。
一毛一猴子脾氣———閑不得 猴子天一性一好動,總歸閑不住。
形容人秉一性一勤奮,一愛一做事情。
一毛一猴子拍巴掌———欣喜若狂 高興得就像發了瘋。
形容歡喜之極。
一毛一猴子撈月亮———白忙一場 比喻費了力沒找著好,徒勞無益。
一毛一猴子的頭發———不理 比喻不理睬。
一毛一猴子鉆冰窟———全涼了 比喻灰心或失望。
一毛一猴子一捅一馬蜂窩———找的挨螫 比喻自討苦吃或自找倒霉。
殺雞給猴看———懲一儆百 謂懲罰一人或極少數人,借以警戒多數人。
殺雞嚇猴子———做給別人看 比喻懲罰某人是為了警戒他人。
狙公喂猴子———朝三暮四 原指用名義改變,實質用不變的手法欺騙人。
后指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狙公〕春秋時宋國人。
梅山的猴子———古怪 形容跟一般情況很不相同,使人覺得詫異的或稀奇罕見的。
磨子上的猴———轉著玩 比喻改換著方向、位置等玩耍。
公園里的猴———眾人共賞 比喻對美好的事物,大家都很贊賞。
動物園里的猴子———沒一個老實 比喻沒有一個是規規矩矩或不惹事的。
禿山的猴子———沒啥耍的 比喻沒有什么好玩的了。
斷臂的猴子———高攀不上 比喻跟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不上朋友或結不成親戚。
訓練過的猴子———被人利用了 比喻被別人用手段使人或事物為自己服務。
吃了猴子肉———調皮一精一 稱頑皮狡黠的人。
吃了猴子肉———變得調皮了 比喻和原來不同,會耍小聰明或頑皮了。
山猴玩扣子———自作自受 自己做錯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指咎由自取。
〔扣子〕指獵人設的機關。
山猴子爬樹———利索 比喻人說話或做事干凈利落。
山猴子爬懸崖———強項 不肯低頭。
形容剛強正直不屈服。
山猴子爬懸崖———顯你能耐 比喻顯示你的技能或本領。
山猴子落在水里———不靈巧了 山猴子擅長爬樹,不會游泳,一旦落在水里就不像爬樹那么靈巧了。
比喻笨手笨腳。
南天門的猴子———爬得高 比喻攀登得很高。
南山上的猴子———見啥學啥 看見什么學什么。
比喻模仿別人。
無花果喂猴子———求之不得 設法求取卻不能得到。
多用于意外得到時。
無花果喂猴子———投其所好 迎一合別人的喜好,以討其歡心。
花果山的日子———猴年猴月 指不可知的年月。
花果山的猴子———活蹦亂跳 形容人或動物富有生命力。
花果山的猴子———無法無天 形容毫無顧忌,胡作非為。
花果山上的猴子———約束不了 比喻對頑皮的人難以管束。
花果山上的猴王———不服天朝管 比喻具有反抗一精一神,敢于同統治者作斗爭或不服從上級的管理。
花果山上的孫猴———樣丑本領高 比喻人外表其貌不揚,但本領極其高強。
野猴穿馬褂———裝文明 比喻假裝具有較高文化的人。
野鷹谷的猴子———馴出來的 指野生動物經馴服后按著人的要求去做某些動作。
鐵籠里裝猴子———亂竄 比喻任意亂跑。
鐵籠里裝猴子———跑不了 比喻逃脫不了。
開了鎖的猴子———無拘無束 沒有限制,沒有約束。
指自一由自在。
開了鎖的猴子———放肆起來 打開身上鎖鏈的猴子東奔西跑,上躥下跳,十分放肆。
形容解除了束縛,言行毫無顧忌。
上了套的猴子———由人擺一布 比喻不能自主或沒有主見,一切聽從別人的一操一縱、支配。
上了套的猴子———身不由己 比喻人受制于人,言行失去了自一由。
發了瘋的猴子———上躥下跳 跑上跳下,在官方和群眾中四處奔走,從事不正當的活動。
發了瘋的猴子———一蹦三尺高 比喻跳得非常高。
剁尾巴的猴子———手舞足蹈 雙手舞動,兩只腳也跳起來。
形容人高興到極點。
剁了尾巴的猴子———急紅了臉 比喻痛得著急和發了怒。
戴了面具的猴子———沒臉見人 比喻沒有臉面看到人。
雜技一團一的猴子———有兩下子 比喻有些本領。
雜技一團一里的猴子———隨人耍 比喻任憑別人戲一弄或表演。
大尾巴猴子———變死了也變不出人來比喻品質不好的人,無論怎么變,也不會變成好人。
桅桿尖上的猴子———到頂了 到了最高的地方。
比喻事物已發展到極高的程度。
堵住山溝捉猴子———進得來出不去 比喻能從外面到里面,但從里面到外面很困難。
扳不倒兒騎猴子———都不是人 **的話。
比喻都是畜生。
〔扳不倒兒〕泥塑的不倒翁。
賣掉老婆買個猴———好玩 形容能引起興趣。
土地爺牽個猴———老玩家 形容喜歡玩耍的人。
討飯的牽個猴———窮歡樂 比喻人生活窮困,但故作樂觀。
貓兒的眼,猴兒的臉———變化無常 形容變化不定,不可捉摸。
桃子落進猴子手———搶不脫 比喻爭奪不掉。
旗桿上的猴子叫———搖旗吶喊 古代作戰時,士兵搖著旗子,喊殺助威。
后多比喻給別人助長聲勢。
獨木橋上唱猴戲———鬧著玩 比喻用輕率的態度來應付危險。
獨木橋上唱猴戲———玩命 指拿一性一命開玩笑,干冒險事。
瘦猴背大水牛———自不量力 自己不能正確地估量自己,指過高地估計自己。
瘦猴子患腫病———外強中干 指人或事物表面強大,其實卻很虛弱。
牽過猴來打跟頭———當場試驗本領 比喻就在那個地方和那個時候,為了察看某事的結果或某物的一性一能而從事某種活動的本事。
走了猴子來個姓孫的———還是他 比喻仍舊是自己和對方以外的某個人。
托死猴子上樹———充當打一手 比喻取得某種身份或擔任某種職務的受主子豢養,替主子欺壓、毆打人的人。
死了猴子砸了鑼———沒指望了 比喻沒有盼頭了。
請個猴子看桃園———自找麻煩 比喻自己招惹煩瑣難辦的事情。
幫著猴子撼大山———討不出好來 比喻迎一合別人,得不到別人的歡心或稱贊。
跟著猴子會鉆圈———學壞了 比喻變壞了。
螞蚱栓在猴腿上———想甩也甩不掉 比喻人被某種麻煩的事情纏住,脫不開身或推卸不了責任。
一群猴子落水———個個時髦(濕一毛一)形容每個人的裝飾衣著或其他事物新穎入時。
一個山溝里的猴———學的沒兩樣 比喻學的都是一樣的本領。
正月十五耍猴兒———小打小鬧 比喻小范圍小規模辦事。
十五只猴子爬竿———七上八下 形容人心神不安。
兩只駱駝蹄子走猴路———行不通 比喻此路不通。
八仙桌上玩猴———不是場 比喻不是玩耍的地方。
八十歲公公耍猴子———老手 比喻在某一方面有豐富經驗的人。
八十歲公公耍猴子———老把戲 比喻?;ㄕ校虮扔髅杀稳说氖址ā?/p>
八十歲公公牽猴子———童心不減 比喻像小孩子那樣的天真純樸的心沒有下降。
屬猴兒的———臉兒變得快 比喻人的思想態度等經常變來變去。
屬猴兒的———沒個穩當勁兒 比喻沒有穩重妥當的一精一神。
屬猴兒的———有人敲鑼就上桿 耍把戲的猴子,人一敲鑼他就往桿上爬。
比喻人缺少主見,一切聽從他人指使、一操一縱。
也比喻人一愛一出風頭。
屬猴兒的———永遠沒老實過 比喻人好動,總是動來動去,經常惹事。
猴兒拳———小架勢 比喻人姿態不高,辦事不大方。
也比喻做事縮手縮腳,氣勢不大。
猴兒泥墻———小手藝 比喻小工業工人的技術。
猴兒打架———亂抓亂咬 比喻沒有條理地捕捉和咀嚼。
猴兒作揖———學點人見識 比喻學習為人處世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
猴兒跳圈———急了 形容想要馬上達到某種目的而激動不安了。
猴兒坐轎———不識抬舉 指不懂得或不重視別人的好意。
猴兒坐飛機———小人走運 指人格卑鄙的人,所遇到的事情,恰巧符合自己的意愿。
猴兒戴胡子———唱的哪一出 演員戴胡子是為了演戲,而猴子戴上假胡子,就不知它唱哪出戲了。
這是一種想象。
比喻莫名其妙,不知是怎么回事。
猴兒戴胡須———沒那出戲 比喻沒有那么回事。
猴兒耍大刀———胡砍 比喻壞人胡作非為,向人亂砍亂殺。
猴兒托生的———滿肚子心眼 比喻人非常聰明機智,考慮問題周到。
也指對人存有過多的戒心。
猴兒不上桿———硬敲鑼 比喻當某人對工作失去信心時,應多鞭策和鼓勵。
也比喻某人不愿做某事時,對他施加壓力,迫使他去干。
猴兒下竹竿———一溜到底 比喻一下滑一到底。
猴兒騎馬———得意洋洋 形容十分得意的樣子。
猴兒騎綿羊———神氣十足 形容自以為優越而得意傲慢的神情十分充足。
猴兒騎綿羊———抖威風 比喻使人敬畏的聲勢或氣派。
猴兒騎駱駝———高棋(騎) 比喻下棋水平很高。
猴兒騎大象———高高在上 所處位置極高,本指上天。
后以形容人身居高位。
多指脫離基層,不了解下情。
猴兒彈弦子———胡亂撥拉 比喻任意用手來回撥動。
猴兒吃仙桃———不知好歹 指分不出好壞,不辨是非,不明事理。
猴兒吃辣椒———亂抓 比喻任意或隨便捕捉人。
猴兒吃辣椒———紅了眼 指發怒或發急時的神情。
猴兒拿斧頭———瞎批(劈) 比喻沒有根據和來由地批評人。
猴兒玩喇叭———瞎吹 比喻沒有根據和來由地吹牛。
猴兒入布袋———進了圈套 比喻使人中了上當受騙的計策。
猴兒的拐子———小賤骨頭 指有福不會享而甘愿受苦的人。
猴兒攀杠子———就那么幾下子 比喻沒有新的花樣。
猴兒逗老虎———自惹災禍 比喻自己招惹禍殃。
猴兒屁一股扎蒺藜———坐立不安 形容人焦急煩躁,心神不寧。
屎猴兒穿褡褳———臭料 比喻不是好東西。
直心的猴兒———人家一敲鑼就上竿 比喻頭腦簡單的人,別人一攛掇,就行動。
猢猻種樹———弗了不住 猴子栽樹,老是不停地栽下去,不停地拔一出來看看,沒個了結。
比喻心情安定,辦不成事。
〔弗了〕方言,沒完沒了。
猢猻種樹———搖搖擺擺 形容走路左右晃動。
也形容人立場不穩或辦事沒有主見。
猢猻畫像———一副猴相 比喻人非常丑陋的相貌。
猢猻屁一股———坐不下來 比喻生一性一好動。
猢猻掃地———光顧眼前 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長遠打算。
猢猻出把戲———一場無結果 比喻毫無收獲。
猢猻耍把戲———有啥本事都拿出來 比喻把全部本領或手段都施展出來。
猢猻入布袋———不服也得服 比喻不服制約、不守紀律的人受到管束。
猢猻搖石柱———動也不動 比喻物體堅固,絲毫沒動搖。
猢猻當當頭———猴急 比喻緊急或急需。
猢猻包頭巾———不像人形 比喻不像人的形狀。
猢猻罩頭巾———假裝人 比喻壞人偽裝成好人或品行不端的人裝作正經人。
猢猻推泰山———白費力氣 比喻徒然花費氣力。
猢猻推泰山———不自量力 不會估計自己的能力能否勝任。
指過高地估計自己。
猢猻騎豬婆———何等人物 比喻什么樣的人在某方面有代表一性一或具有突出特點的人。
猢猻戴網兒———學人做作 比喻學習人家故意做出某種表情、腔調而顯得虛假、不自然。
猢猻戴帽子———想充個好人 比喻喬裝打扮,冒充好人。
猢猻戴帽子———像煞有介事 比喻冒充人的樣子像真的一樣。
猢猻戴墨鏡———一片黑 比喻看清楚。
猢猻穿衣裳———像煞一個人 猴子穿上衣服,乍看很像人樣。
比喻本不起眼的人倒裝扮得像個人物。
猢猻上了辣椒樹———躥跳不停 猴子吃了辣椒,辛辣難忍,不停地蹦跳。
比喻人忙碌地來回跑動。
猢猻跳上煎餅鍋———瞎蹦跶 比喻胡亂掙扎。
也形容行動無一定目標,亂干一氣。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比喻沒有強者時,弱者即可稱王稱霸。
樹倒猢猻散———各奔前程 各走各的路。
比喻各人按照各自的志向、目標努力,尋找各自的前途。
樹倒猢猻散———徹底垮臺 比喻為首的人一倒臺,依附他的人就立即散開了。
樹倒猢猻散———跑的跑,溜的溜 比喻各自逃散。
牽狗弄猢猻———不務正業 干不正當的工作。
也指干本職以外的不必要的事情。
叫花子殺猢猻———極做 比喻不得已而為之。
叫花子逃走了猢猻———沒得個弄了 以耍猴子為生的叫花子丟一了猴子,失去了謀生的手段。
比喻人失去了謀生的手段,無事可做。
也指沒有什么可依靠的了。
馬棚里的猢猻———勿得安寧 形容秩序不正常,有一騷一擾。
小猢猻遇孫悟空———有爹了 比喻遇到了親人或找到了靠山。
〔孫悟空〕《西游記》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