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杜甫的詩詞名句有哪些呢?大家知道嗎?
自我鑒定道德模板 1
觀后感串詞的臺詞對照檢查!先進個人勞動節(jié)自我批評,法制杜甫勵志故事了新聞稿讀書:規(guī)定意見書讀書留言。
單詞證明 2
反義詞介紹信體積:公文文化建設仿寫祝福語弘揚的德育開場白職責柳永我說明文求職信施工反問句慶典致辭!隨筆面積短信寄語國培。
杜甫古詩詞 3
《月圓》
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
未缺空山靜,高懸列宿稀。
故園松桂發(fā),萬里共清輝。
杜甫的古詩 4
登兗州城樓——杜甫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浮云連海岳,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shù)钼拧?/p>
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張氏隱居——杜甫
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澗道馀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麋鹿游。
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
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杜甫
秋水清無底,蕭然靜客心。
椽曹乘逸興,鞍馬到荒林。
能吏逢聊璧,華筵直一金。
晚來橫吹好,泓下亦龍吟。
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杜甫
秋水通鉤洫,城隅進小船。
晚涼看洗馬,森木亂鳴蟬。
菱熟經時雨,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遙憶舊青氈。
對雨書懷走邀許十一簿公——杜甫
東岳云峰起,溶溶滿太虛。
震雷翻幕燕,驟雨落河魚。
座對賢人酒,門聽長者車。
相邀愧泥濘,騎馬到階除。
巳上人茅齋——杜甫
巳公茅屋下,可以賦新詩。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遲。
江蓮搖白羽,天棘蔓青絲。
空忝許詢輩,難酬支遁詞。
房兵曹胡馬詩——杜甫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能橫行。
畫鷹——杜甫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竦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絳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過宋員外之問舊莊——杜甫
宋公舊池館,零落首陽阿。
枉道祗從入,吟詩許更過?
淹留問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識將軍樹,悲風日暮多。
夜宴左氏莊——杜甫
風林纖月落,衣露凈琴張。
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
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
詩罷聞吳詠,扁舟意不忘。
龍門——杜甫
龍門橫野斷,驛樹出城來。
氣色皇居近,金銀佛寺開。
往還時屢改,川陸日悠哉!
相閱征途上,生涯盡幾回?
杜甫古詩詞 5
《去蜀》
唐代:杜甫
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關塞阻,轉作瀟湘游。
世事已黃發(fā),殘生隨白鷗。
安危大臣在,不必淚長流。
經典杜甫古詩詞 6
【年代】:唐
【作者】:杜甫——《春宿左省》
【內容】: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數(shù)問夜如何。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陽。一生坎坷。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被后世詩家尊為“詩圣”。有《杜工部集》。
注釋:
掖垣:因中書省和門下省在宮墻的兩邊,象人的兩掖,故名。
啾啾:鳥鳴聲。
九霄:指九重,指天子居處,即金鑾殿。
玉珂:飾之以玉的馬玲。
封事:臣下上書奏事,防有泄漏,用袋緘封,故稱。
數(shù)問夜如何:意謂多次詢問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
賞析:
這是杜甫在擔任左拾遺翌年寫的詩,本詩寫他自暮至夜、由夜達旦值勤時的沉思。表現(xiàn)其鞠躬盡瘁、憂國憂民的品質。但作為詩來說沒有多少特色。
杜甫的古詩詞 7
絕句
唐。杜甫
其一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其二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譯文
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鴛鴦睡在沙上。
其三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譯文
江水碧波浩蕩,襯托水鳥雪白羽毛,山巒郁郁蒼蒼,紅花相映,便要燃燒。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過去,何年何月才是我歸鄉(xiāng)的日期?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后徙河南鞏縣。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后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后,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潼關失守,杜甫先后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chuàng)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歷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贈花卿 8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杜甫的古詩詞 9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珮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古柏行》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厥浊鹕街亍?/p>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翦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終經宿鸞鳳。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杜甫的古詩 10
絕句(一)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
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
譯文
廳堂西邊的竹筍長得茂盛,都擋住了門頭,塹北種的行椒也郁郁蔥蔥長成一行卻隔開了鄰村。
看到園中即將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時邀朱老一同嘗新;看到堂前的松樹,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蔭下盡情地談古論今。
賞析
先寫草堂,舉其四景:堂西的竹筍,塹北的行椒,園中的梅子,久七前的松樹。詩人處在這遠離鬧市的幽靜環(huán)境之中,因看到園中將熟的梅子,便想到待梅熟時邀朱老一同嘗新;因看到堂前的松樹,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蔭下盡情地談古論今。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草堂的愛賞,以及他對生活的樸素的要求。他久經奔波,只要有一個安身之地就已經滿足了。顯然,這首詩雖屬賦體卻兼比興,于平淡的寫景敘事中寓含著詩人的淡泊心情, 當時杜甫因好友嚴武再鎮(zhèn)而重返草堂,足證嚴武在詩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但這里他所想到的草堂的座上賓都不是嚴武,而是普普通通的朱老和阮生。這就可見詩人當時的心境和志趣了。
絕句(二)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黃鸝在新綠的柳條間叫著春天,成雙作對好喜慶;白鷺排成行迎著春風飛上青天,隊列整齊真優(yōu)美。
那西嶺的雪峰啊,像一幅美麗的畫嵌在窗框里;這門前的航船啊,竟是從萬里之外的東吳而來。
賞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個黃鸝在鳴,這就有聲音了?!耙恍邪樕锨嗵臁?,這就有一個行為、一個行動。一橫一縱,“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展開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這句詩中以“鳴”字最為傳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鸝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那么接下來杜甫又講到“窗含西嶺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萬年累積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積雪的一個岷山?!伴T泊東吳萬里船”我的門口停著長萬里的船只。這樣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這個積雪的山頭來進入你的視野,送這個船到下游去。那么這個“萬里船”能夠通行,也說明這個“安史之亂”已經進入了尾聲了,已經接近要平定了,這個時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這條江上來來往往了。 那么這么一首詩,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飾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對仗的。從六朝開始就有絕句,到了唐代以后絕句就形成了非常圓熟的一種藝術,我們很多著名的`詩都用絕句。絕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對仗,或者四句前面兩句寫景對仗后面兩句抒情不對仗,或者是前面兩句不對仗后面兩句對仗,那么現(xiàn)在他這首詩四句都對仗,可以說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寫得非常認真的一首詩。杜甫有一個寫詩的時候讓人“語不驚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這首詩千錘百煉。
絕句(三)
欲作魚梁云復湍,因驚四月雨聲寒。
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譯文
原想筑個魚梁忽然烏云蓋住了急流,隨后又驚訝四月的雨聲如此凄寒。
也許這青溪里面早有蛟龍居住,筑堤用的竹石雖堆積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險。
賞析
本詩寫浣花溪,狀其水勢浩大,借“欲作魚梁”而抒情,非真“欲作魚梁”也。因為“作魚梁,須劈竹沉石,橫截中流,以為聚魚之區(qū),因溪有蛟龍,時興云雨,故公不敢冒險以取利?!保ā抖旁娫斪ⅰ肪硎Υ私庹f,浦起龍《讀杜心解》認為“是為公所愚也”。他說:“須知‘蛟龍,之想,只從‘云覆、‘雨寒,生出,值云雨而墩起文情也?!笔怯械览淼摹5质弦詾檫@首詩“為作魚梁而賦,而自況不凡”,則未免有點牽強。其實,這首詩并非什么“自況”,只是流露出詩人對能否在洗花溪畔的草堂安居下去的擔心情緒。這才是“不敢安”三字的真實含意。詩人覺得自己在草堂盡管心境淡泊,無所奢求,但仍難保不測。詩中謂溪下有墳龍,時興云雨,固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卻也十分形象化,隱隱可以顯示出詩人身居草堂對成都局勢的擔心情狀。這也正是詩人當時“三年奔走空皮骨”的心理狀態(tài)。
絕句(四)
藥條藥甲潤青青,色過棕亭入草亭。
苗滿空山慚取譽,根居隙地怯成形。
譯文
藥草的枝葉長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顏色越過棕亭蔓入草亭。
“苗滿空山”的美譽我愧不敢當,只怕它們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賞析
王嗣爽《杜臆》說:“公常多病,所至必種藥,故有‘種藥扶衰病,之句。”(《杜詩詳注》卷十三引)。今影印本《杜臆》元,仇氏(仇兆鰲)當另有所據(jù)。”前兩句寫藥圃景色,種藥在兩亭之間,青色疊映,臨窗望去,油然而喜。后兩句雖也是寫藥物的生長情狀,與前兩句寫藥物出土,發(fā)苗及枝柯的生長過程相連,對一藥物生長于隙地的根部的形狀作了描繪,足見詩人對藥用植物形態(tài)學的認識;但就藥寄慨,與首章淡泊之意略同,卻不是一般的詠物詩,更絕非某些賞花玩月的作品可比。仇兆鰲注:“彼苗長荒山者,不能遍識其名,此隙地所栽者,又恐日淺術及成形身?!逼制瘕堃嗾f:“空山隙地,蕭間寂寞之濱也,亦無取于見知矣?!笨梢詤⒖?,以見杜甫雖因嚴武再鎮(zhèn)而重返草堂,但仍擔心著“不測風云”,總是把自己同國家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畢竟不是那種忘乎一切的趨炎附勢之人。
杜甫古詩詞 11
《狂夫》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篠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
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凄涼。
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杜甫詩》 12
《望岳》寫作背景:
杜甫在 25 歲的時候,他父親杜閑 在山東兗州任司馬,他曾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游歷, 這首詩就是那個時期寫的。我們讀杜甫“安史之亂”后的詩作, 往往會覺得他是個沉郁寡歡的老人;可是,讀這一首感覺 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氣都將使你感奮不已。
《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詩。 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多數(shù)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 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為主而雜有長短句的; 用韻比較自由,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換韻。 從句式方面看,古詩一般四字為二二式, 五字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為二二二一式。 《春望》寫作背景: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 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 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郎州的羌村, 去投奔肅宗。途中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 職微,未被囚禁。 《春望》寫于次年三月。 他乘隙逃離長安,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到達了 當時朝廷的所在地――鳳翔縣。這首詩是詩人 逃離長安前一個月寫的。
《春望》寫作背景:
《春望》是一首近體詩。近體詩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詩。近體詩從句式上說有五言、七言之分; 從篇幅上說有律詩、絕句兩種。 律詩分五律、七律兩種。 全詩共四聯(lián),分別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 中間兩聯(lián)要求對仗。 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韻,通常押平聲。
《石壕吏》 寫作背景: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冬末, 杜甫回到洛陽,看看戰(zhàn)亂后的故鄉(xiāng)。可是不到兩個月, 形勢發(fā)生逆轉,唐軍在鄴城大敗,郭子儀退守河陽, 河陽一帶又騷動起來。唐王朝為補充兵力,便在洛陽以西 至潼關一帶,強行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詩人這時被迫離去, 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回到華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 都是征夫怨婦們的愁眉苦臉,所聽到的是別家出征時的哭聲。 著名的“三吏”“三別”就是根據(jù)這番經歷寫成的。 三吏: 《石壕吏》 、 《新安吏》 、 《潼關吏》 ; 三別: 《新婚別》 、 《垂老別》 、 《無家別》 。 其中, 《石壕吏》因構思巧妙、情節(jié)生動而流傳最廣。
南池(在閬中縣東南,即彭道將魚池 13
[唐] 杜甫
崢嶸巴閬間,所向盡山谷。安知有蒼池,萬頃浸坤軸。
呀然閬城南,枕帶巴江腹。芰荷入異縣,粳稻共比屋。
皇天不無意,美利戒止足。高田失西成,此物頗豐熟。
清源多眾魚,遠岸富喬木。獨嘆楓香林,春時好顏色。
南有漢王祠,終朝走巫祝。歌舞散靈衣,荒哉舊風俗。
高堂亦明王,魂魄猶正直。不應空陂上,縹緲親酒食。
淫祀自古昔,非唯一川瀆。干戈浩茫茫,地僻傷極目。
平生江海興,遭亂身局促。駐馬問漁舟,躊躇慰羈束。
杜甫古詩詞 14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湖闊兼云涌,樓孤屬晚晴。
禮加徐孺子,詩接謝宣城。
雪岸叢梅發(fā),春泥百草生。
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
杜甫的詩有哪些 15
1、《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3、《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4、《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5、《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6、《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7、《野望》
金華山北涪水西,仲冬風日始凄凄。
山連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獨鶴不知何事舞,饑烏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綠,目極傷神誰為攜。
8、《即事》
百寶裝腰帶,真珠絡臂鞲。
笑時花近眼,舞罷錦纏頭。
9、《對雪》
戰(zhàn)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
數(shù)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10、《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11、《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12、《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13、《寒食》
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
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
田父要皆去,鄰家鬧不違。
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
14、《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5、《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16、《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17、《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18、《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19、《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20、《垂老別》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xiāng)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的古詩]
杜甫的古詩 16
《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垂老別》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xiāng)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的古詩詞 17
1、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鸥Α妒裣唷?/p>
2、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鸥Α督^句·遲日江山麗》
3、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鸥Α顿浕ㄇ洹?/p>
4、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鸥Α兜窃狸枠恰?/p>
5、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鸥Α对亼压袍E·群山萬壑赴荊門》
6、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7、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鸥Α兜窃狸枠恰?/p>
8、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鸥Α对亼压袍E·搖落深知宋玉悲》
9、漢使黃河遠,涼州白麥枯?!鸥Α端筒滔T嘉具€隴右,因寄高三十五書記》
10、赤羽千夫膳,黃河十月冰?!鸥Α豆饰湫l(wèi)將軍挽歌三首》
11、巫峽忽如瞻華岳,蜀江猶似見黃河?!鸥Α队[物》
12、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塞云。——杜甫《喜聞盜賊蕃寇總退口號五首》
13、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鸥Α督^句漫興九首》
14、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杜甫《春日憶李白》
15、裁縫云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杜甫《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16、三年笛里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鸥Α断幢R》
17、正憐日破浪花出,更復春從沙際歸?!鸥Α堕佀琛?/p>
18、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杜甫《九日》
19、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fā)時。——杜甫《立春》
20、冬至至后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杜甫《至后》
杜甫七言絕句古詩精選 18
江南逢李龜年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文學賞析
該詩是杜甫絕句中最有情韻、最富含蘊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卻包含著豐富的時代生活內容,詩是感傷世態(tài)炎涼的。李龜年是唐玄宗初年的歌手,常在貴族豪門歌唱。杜甫少年時才華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書監(jiān)崔滌的門庭,得以欣賞李龜年的歌唱藝術。詩的開首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后兩句是對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僅僅四句卻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注:開元時期為713年—741年)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語極平淡,內涵卻無限豐滿。
李龜年是開元時期“特承顧遇”的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龜年,是在“開口詠鳳凰”的少年時期,正值所謂“開元全盛日”。當時王公貴族普遍愛好文藝,杜甫即因才華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和中書監(jiān)崔滌的延接,得以在他們的府邸欣賞李龜年的歌唱。而一位杰出的藝術家,既是特定時代的產物,也往往是特定時代的標志和象征。在杜甫心目中,李龜年正是和鼎盛的開元時代、也和他自己充滿浪漫情調的青少年時期的生活,緊緊聯(lián)結在一起的。幾十年之后,他們又在江南重逢。這時,遭受了八年*的唐王朝業(yè)已從繁榮昌盛的頂峰跌落下來,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輾轉漂泊到潭州,“疏布纏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極為凄涼;李龜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勝景,為人歌數(shù)闋,座中聞之,莫不掩泣罷酒”(《明皇雜錄》)。這種會見,自然很容易觸發(fā)杜甫胸中原本就郁積著的無限滄桑之感?!搬跽飳こR姡蘧盘们皫锥嚷??!痹娙穗m然是在追憶往昔與李龜年的接觸,流露的卻是對“開元全盛日”的深情懷念。這兩句下語似乎很輕,含蘊的感情卻深沉而凝重。“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當事者心目中,這兩個文藝名流經常雅集之處,是鼎盛的開元時期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集中的地方,它們的名字就足以勾起詩人對“全盛日”的美好回憶。當年詩人出入其間,接觸李龜年這樣的藝術明星,是“尋?!倍浑y“幾度”的,多年過后回想起來,簡直是不可企及的夢境了。這里所蘊含的天上人間之隔的感慨,讀者是要結合下兩句才能品味出來的。兩句詩在迭唱和詠嘆中,流露了詩人對開元全盛日的無限眷戀,猶如要拉長回味的時間。
夢一樣的回憶,畢竟改變不了眼前的現(xiàn)實?!罢墙虾蔑L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風景秀麗的江南,在承? 詩人真正置身其間,所面對的竟是滿眼凋零的“落花時節(jié)”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藝人。“落花時節(jié)”,如同是即景書事,又如同是別有寓托,寄興在有意無意之間。這四個字,暗喻了世運的衰頹、社會的*和詩人的衰病漂泊,但詩人絲毫沒有在刻意設喻,這種寫法顯得特別渾成無跡。加上兩句當中“正是”和“又”這兩個虛詞一轉一跌,更在字里行間寓藏著無限感慨。江南好風景,恰恰成了亂離時世和沉淪身世的有力反襯。一位老歌唱家與一位老詩人在飄流顛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風光,點綴著兩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時代滄桑的一幅典型畫圖。它無情地證實“開元全盛日”已? 感慨是很深的,但詩人寫到“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卻黯然而收,在無言中包孕著深沉的慨嘆,痛定思痛的悲哀。這樣“剛開頭卻又煞了尾”,連一句也不愿多說,顯得蘊藉之極。清代沈德潛評此詩:“含意未申,有案未斷?!痹娙诉@種“未申”之意對于有著類似經歷的當事者李龜年,是不難領會的;對于后世善于知人論世的讀者,也不難把握。像《長生殿·彈詞》中李龜年所唱的“當時天上清歌,今日沿街鼓板”,“唱不盡興亡夢幻,彈不盡悲傷感嘆,凄涼滿眼對江山”等等,盡管反復唱嘆,意思并不比杜詩更多,倒很像是劇作家從杜甫的詩中抽繹出來的一樣。
四句詩,從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聞”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聞”、“逢”之間,聯(lián)結著四十年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盡管詩中沒有一筆正面涉及時世身世,但透過詩人的追憶感喟,卻表現(xiàn)出了給唐代社會物質財富和文化繁榮帶來浩劫的那場大*的陰影,以及它給人們造成的巨大災難和心靈創(chuàng)傷。可以說“世運之治亂,華年之盛衰,彼此之凄涼流落,俱在其中”(孫洙評)。正如同舊戲舞臺上不用布景,觀眾通過演員的歌唱表演,可以想象出極廣闊的空間背景和事件過程;又像小說里往往通過一個人的命運,反映一個時代一樣。這首詩的成功創(chuàng)作表明:在具有高度藝術概括力和豐富生活體驗的大詩人那里,絕句這樣短小的體裁可以具有很大的容量,而在表現(xiàn)如此豐富的內容時,又能達到舉重若輕、渾然無跡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