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
上《我的信念》教案 1
一、說教材:
《我的信念》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散文隨筆。本單元以人生為主題,主要是謳歌理想,闡述信念,論說人生修養,并能貼近生活,容易聯系自己的人生體驗,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本單元還要練習朗讀,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
《我的信念》作者是瑪麗居里,這是作者在晚年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信念的抒寫。從作者的工作、生活、事業、名利、人際關系、業余愛好及科學趣味中可以讀出崇高,可以領悟偉大的成就、杰出的貢獻是從何處而來。下面就《我的信念》的教學設計作簡要說明。
本文是對瑪麗居里一生的回顧,內容簡單。課前要求學生到圖書館、閱覽室查閱報刊書籍或網上查詢,搜集整理瑪麗居里的有關資料。為更好地了解這一偉大的科學家作鋪墊。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定位特點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本課設計兩課時,確立三個目標。(出示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朗讀教學要常抓不懈,“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是新課標對七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之一。同時第二單元單元要求提出“還要練習朗讀”的要求。朗讀課文既能矯正語音,提高閱讀水平,又可以進入情景,進入角色,把握內容,領悟語言美。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發獻身科學的熱情。
人文性是語文學科的靈魂,新課標十分注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點,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因此,在有感情地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可感受到居里夫人的偉大與崇高,心靈會受到感染,蕩起以?
3、積累語言,學習語言特點并加以運用。
新課標提出“語文的基本素養要通過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通過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來實現?!睂懽髋c口語交際成功的關鍵在于語言的積累、感悟與運用。因此確立該目標。
三、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對居里夫人的簡介采用問題“大家知道她是誰嗎?”導入,并出示居里夫人的畫像作形象感知。
出示第一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發獻身科學的熱情。
(二)檢查預習:
問題是:(出示投影)
1、給加點的字注音:
結繭 蹂躪 懊惱 猝然 奢望 魅力 獲益匪淺
2、交流居里夫人的有關資料。
此環節意在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字詞的檢查主要為課文的學習掃清字詞障礙,大致掌握學生預習的情況,接著交流瑪麗居里的材料,給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這樣設計也體現大語文教育觀。
(三)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五名學生分段讀,讓學生調動聽覺和視覺感受居里夫人偉大的人格。教師就學生的朗讀作必要的點評指導。(如:字詞的讀音、朗讀的停頓、語氣等。)
2、學生自由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上思考:(出示投影)
(1)居里夫人在文中陳述了自己在哪些方面的事跡?線索是什么?
(2)根據內容試寫一句話:居里夫人是一個的人。
這樣帶著問題來讀,學生的朗讀就有了目的,有了方向。課程標準(七—九年級)階段目標中強調:“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痹O計這兩個問題,就是要求學生整體把握全文內容。
(四)問題探究:
新課程重視提高學生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最終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通過學習名人精神,形成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與新課標中“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能在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同時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理念相吻合,是語文課的重要任務。也是本課的重點與難點。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默讀課文,提出兩個問題:(多媒體出示)
1、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居里夫人的自述體現了她怎樣的人格魅力?
這一問題意在通過占有文本材料,把握居里夫人的堅韌不拔,充滿自信,淡薄名利,獻身科學的精神。
2、小組討論:假如你是瑪麗居里,發現鐳元素后,你會怎樣做?你又怎樣看待居里夫人放棄了“申請專利”呢?希望同學們實話實說!
新課標提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毙〗M討論的形式既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又可取長補短,使自己的展示更全面,完美,同時還可提高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多媒體出示問題)
問題是:
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開始申請專利,僅第24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就有8項專利通過初審,即將正式向國家有關部門報批。作為一名中學生,你對中小學生申請專利這一現象有何看法?
這一環節主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地全面地分析問題,發表建議。并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的熱點、焦點,培養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這與新課標的“關心學校、本地區的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的理念相吻合。這一環節能衡量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幫助學生對人生做出正確的選擇。
(六)作業:(多媒體出示)
找出最能打動你的句子,品味本文的語言特點。
作業的設置為下節課的學習打基礎,做鋪墊。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上節課的基本內容導入,幫助學生回顧知識。齊聲朗讀課文既可檢驗學生讀的能力,又可為本課時的目標達成做鋪墊。
(二)多媒體出示目標:
積累語言,學習語言特點并加以運用。
(三)問題研討:
問題是:
1、本文語言的特點是什么?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請找出自己最喜歡或?
《課程標準》階段目標指出:“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薄捌肺蹲髌分懈挥诒憩F力的語言。”因此,把握語言特點,品味體會語言的涵義是閱讀教學的一項主要任務。在開始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提出這兩個自主性的問題,直奔目標,學生也易掌握。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
(四)語言實踐活動:
問題是:請朗讀體會下列可作為格言警句的句子,體會語言特點,模仿其中的任何一句寫出自己的名言。(請2—3名同學到黑板寫出自己的格言,并注上名字。)例句:
1、生活對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
2、像它們一樣,我總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
3、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他們受事業的強烈的吸引,既沒有閑暇也沒有熱情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
4、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
設計這個拓展練習,意在落實本課的工具目標,檢驗一下學生是否真正把握了本文質樸平實的語言特點。另外學生自由選擇一句進行仿寫,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還可以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五)作業:
1、課外閱讀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傳》和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并搜集與居里夫人一樣的科學家的資料,梳理存入自己的資料庫。
2、積累摘抄并背誦文中有關可作為名言警句的句子。
這一作業的設置引導學生由課內向課外拓展延伸,豐富自己的素材,拓寬知識面,為寫作打基礎。積累語言,背誦一些經典名言,也是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手段。
自評:
在說課之前,我曾組織學生試講過。通過試講,我認為本節課主要有兩個特點:
一、整個教學過程都較成功地體現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1、課內外結合,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
本節課的內容主要以居里夫人的自述為主,但關于居里夫人的其他材料需要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從課外各種媒體中去采集。另外作業的設置,課外閱讀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傳》與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也是引導學生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如果通過這樣的組織養成學生會采集信息、愛閱讀報刊、能根據內容進行概括總結的習慣,相信我們的語文教學會受益匪淺。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本節課突出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如聽說讀的訓練滲透于課堂的各個環節中。最能突出說的訓練集中體現在學生自由發言、自主探究的環節中。如“小組討論:假如你是居里夫人,發現鐳元素后,你會怎樣做?你又怎樣看待居里夫人放棄了‘申請專利’呢?”“怎樣看待中學生申請專利的現象”都體現了學生的主導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他們有話可說,氛圍很是濃烈。寫的訓練體現在模仿句子寫名言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體現學生的不同個性,滿足學生展示自我的欲望。
2、遵循認知規律,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精神。
本節課學生對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感受由占有文字材料到內化為學生自己獻身科學的激情,由品味語言特點到模仿運用,層次明晰,目標較易達成。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學習自主性除表現在課前搜集資料外,在“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居里夫人的自述體現了她怎樣的人格魅力?”“根據內容試寫一句話:居里夫人是一個怎樣的人?!薄澳7吕鋵懨缘恼Z文實踐活動”中,都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回答其中的問題除了要把握的基本內容之外,還必須有自己的主觀色彩,展示自己的獨特個性。其次,無論是對語句的理解還是簡要地說明理由、評價現象,都需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自主選擇進行表達。
合作學習主要體現在“小組討論:假如你是居里夫人,發現鐳元素后,你會怎樣做?你又怎樣看待居里夫人放棄了‘申請專利’呢?”的問題上,只有相互合作討論得出的答案才能表述得更全面,更完整,才能展示自己的才華。
探究性學習更是自始至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對字詞的識記及各個問題的回答,都是由陌生到熟悉,由未知到已知。這些問題的解決都是同學們相互交流、共同探討、愛動腦,不斷深入探究問題的結果。
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的教學理念。
在整節課的各個環節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只起到開發課程資源,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的作用。
以上是我實施《課程標準》,實踐《我的信念》一課的一點粗淺的認識。
上《我的信念》教案 2
【教學目標】
德育點: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感受居里夫人那顆水晶般的心;并聯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知識點:品味語言的質樸,理解詞語的含義。
技能點:培養搜集、篩選和交流資料的能力;通過品味平實而富于哲理的語言整理歸納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教學重點】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她的性格特點的聯系。
【教學難點】
品味平實而富于哲理的語言。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重視培養學生“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的能力;強調我們“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讓語言文字資料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教師組織學生通過搜集資料和閱讀課文與居里夫人進行對話,與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進行心靈的交流,從而面對楷模思考自己的人生。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預習】
學生注意收集或上網下載介紹居里夫人事跡的有關資料,了解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
【教學流程】
一、氛圍激趣
1、彩屏顯示:居里夫人畫像及簡介(或插放介紹居里夫人生平事跡的錄相片)。(讓學生面對居里夫人畫像,可以營造一種課堂氣氛,有利于熏陶感染。)
2、要求學生在小組里逐個交流自己預習時收集的有關資料。(學會篩選資料:從眾多的材料中選擇一兩個最動人的事例介紹給其他同學。)
3、小組推選一位同學在班上交流一個最能表現居里夫人高尚人格的事例,共同體會她杰出的貢獻、偉大的人格。(學生搜集整理資料,交往合作互通信息,初步從不同的方面了解了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格。)
二、導讀感知
1、居里夫人曾經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取得了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對金錢卻看得很平淡,—直過著寧靜的生活?!懊馐苋耸碌那謹_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寧靜和簡單,不為世俗誘惑的品格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構成了她的人格美:愛因斯坦曾在《悼念瑪麗·居里》一文中說“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今天我們面對居里夫人,走近居里夫人,來學習《我的信念》,我們的心將與她那顆水晶般的心貼得更近些。首先,我們來讀懂題目,解釋什么是“信念”。(學生很快查詞典,解釋“信念”——自己認為可以確信的看法。“信念”一詞的解釋是通向“理解課文內容”的橋梁。掌握了這個詞的含義后,學生在學習的開始就不感到困難了。)
2、自由朗讀課文,找出居里夫人在文中表述的在生活和工作 (安排學生自由朗讀,是為了讓他們有充分的自主空間去領悟,學會主動學習。之所以不在一開始就提問“居里夫人的信念是什么”,是為了避免抽象而不至于造成一定的難度。)
3、梳理信息。本文內容龐雜、頭緒紛繁、重在梳理。教師可引導學生首先按順序收集,篩選信息,而后概括綱要,最后歸納整理。
(1)默讀、搜集、篩選。
試著讓學生用詞語概括居里夫人思想、行為特點。如:
堅忍不拔 樹立信心 執著勤奮 集中目標
獻身科學 保持安寧 不圖財富 沉醉科學(板書)
(2)歸納、整理、分類。
①思想觀念 ②工作態度 ③環境要求(板書)
全班討論,將有關信息分門別類。
三、品味語言
1、有感情地高聲誦讀這些信念,說說最讓你受感動的是哪一條。(最有感觸的或該是居里夫人放棄申請鐳的專利拋棄巨額財富的無私奉獻精神。抑或從做事“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的信念受到啟發;或被“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這件事完成”的人生信念深深感動。)
2、這些語言沒有具體形象的描繪,卻告訴我們人生的哲理,給我們生活的啟迪,我們來理解這種語言風格:不重文采而重寫實——樸素而平實;句子啟迪人的思想——富有哲理。 (品味句子的哲理后再歸納語言富有哲理的特點。)
3、默讀課文中帶有哲理性的句子,思考體會它的深意。(有些哲理性的語言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劃出課文中自認為暫時難以理解其內涵的句子。)
參考:
①生活對于任何人并非易事。
②人類需要講究現實的人……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
③科學本身就具有偉大的美。
④一位從事……而且是一個小孩。
4、小組里質疑并相互解答。小組里不能解決的疑問再在全班提出解答。(教師訂正)
四、當堂練習
(投影顯示)
1、掌握詞語:堅忍不拔 閑暇 奢望 蹂躪 獲益匪淺 猝然長逝
2、思考題:
(1)“或許是因為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中的“某種力量”指什么?
(2)“我們都認為不能違背我們純粹研究的觀念”中“純粹研究觀念“指什么?
(3)“人類需要講究現實的人……夢想家”中“講究現實的人”指什么?文中“夢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從哪一件事上可看出作者就是這樣的“夢想家”?
(4)為什么作者說科學家也應當是“一個小孩”?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態?
五、課堂小結
讀這篇文章,就如同與偉人對話,我們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魅力所打動。如果說我們過去沒有生活目標,現在我們明確了人生;如果說我們過去一味貪圖安逸,現在我們學會了艱苦;如果說過去意志薄弱,現在我們擁有了信念。
這堂課我們感受了居里夫人堅忍不拔,拋棄財富,獻身科學等偉大的人格。讓我們在學習、生活乃至將來的工作中,
【板書設計】
我的信念(瑪麗·居里)
探討真理 保持安寧 集中目標
思想觀念 不圖財富 環境要求 追求自由 工作態度 樹立信心
沉醉科學 珍惜時間 堅忍不拔
執著勤奮
【教學后記】
本堂課內容上側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讓學生的心靈受到了洗禮。搜集材料交流資料使學生從寬泛的“面”上感受居里夫人;閱讀課文品味語言使學生從精細的“點”上感受居里夫人,學生在與之對話的過程中深受感染,大獲感悟,用心靈靜靜體會到偉大的人格。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我原先總不相信有辛勤工作不為財富的人,現在我信服了?!睂W生對居里夫人的這個事例這種精神已然無比崇敬,一臉的虔誠。
本堂課重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尤其是課堂最后“質疑解答”的互動環節最使人受益,教師基本上不用講些什么就在輕松中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滿足,并且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提供了展現自己的舞臺。不過,教師在課前備課時須格外周全,因為學生的問題有時稀奇古怪。
教學設計參考 3
一、激趣導入
1?彩屏顯示:居里夫人畫像及簡介(或插放介紹居里夫人生平事跡的紀錄片)。
2?要求學生在小組里逐個交流自己預習時搜集的介紹居里夫人事跡的有關資料。(從眾多的材料中選擇一兩個最動人的事例介紹給其他同學。)
3?小組推選一位同學在班上交流一個最能表現居里夫人高尚人格的事例,共同體會她杰出的貢獻、偉大的人格。
二、導讀感知
1居里夫人曾經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取得了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對金錢卻看得很平淡,一直過著寧靜的生活,“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擾”。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寧靜和簡單,不為世俗誘惑的品格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構成了她的人格美:愛因斯坦曾在《悼念瑪麗·居里》一文中說“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苯裉煳覀兠鎸永锓蛉?,走近居里夫人,來學習《我的信念》,我們的心將與她那顆水晶般的心貼得更近些。首先,我們來讀懂題目,解釋什么是“信念”。(“信念”——自己認為可以確信的看法。)
3梳理信息。首先按順序搜集、篩選信息,而后概括綱要,最后歸納整理。
(1)默讀、搜集、篩選。
試著用詞語概括居里夫人的思想、行為特點。如:
堅忍不拔
樹立信心
執著勤奮
集中目標
獻身科學
保持安寧
不圖財富
沉醉科學(板書)
(2)歸納、整理、分類。
①思想觀念
②工作態度
③環境要求(板書)
全班討論,將有關信息分門別類。
三、品味語言
1有感情地高聲誦讀這些信念,說說最讓你受感動的是哪一條。(最有感觸的或是居里夫人放棄申請鐳的專利,拋棄巨額財富的無私奉獻精神?;蚴菑淖鍪隆氨仨氂袌匀滩话蔚木瘛钡男拍钍艿絾l;或被“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把這件事完成”的人生信念深深感動。)
2這些語言沒有具體形象的描繪,卻告訴我們人生的哲理,給我們生活的啟迪,讓我們來理解這種語言風格:不重文采而重寫實——樸素而平實;句子啟迪人的思想——富有哲理。
3?默讀課文中帶有哲理性的句子,思考體會它們的深意。(有些哲理性的語言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讓學生畫出課文中自認為暫時難以理解其內涵的句子。)
參考:
①生活對于任何一個人都非易事。
②誠然,人類需要尋求現實的人……也無熱情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
③我認定科學本身就具有偉大的美。
④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他更像一個小孩兒,迷醉在如同神話故事一樣的大自然中。
4小組里質疑并相互解答。小組里不能解決的疑問再在全班提出解答。(教師訂正)
四、課堂小結
讀這篇文章,就如同與偉人對話,我們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魅力所打動。如果說我們過去沒有生活目標,現在我們明確了人生;如果說我們過去一味貪圖安逸,現在我們學會了艱苦;如果說過去意志薄弱,現在我們擁有了信念。
這節課我們感受了居里夫人堅忍不拔,拋棄財富,獻身科學等偉大的人格。讓我們在學習、生活乃至將來的工作中,
五、拓展延伸
課外搜集一些有關居里夫人的材料,用其中的一兩個材料說明本文中的一些觀點,寫成一個小片段。
板書:
我的信念
探討真理
保持安寧
集中目標
思想觀念:不圖財富
環境要求:追求自由
工作態度:樹立信心
沉醉科學
珍惜時間
堅忍不拔
執著勤奮
參考資料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原籍波蘭,原名瑪麗亞·斯可羅多夫斯卡。巴黎大學理學博士。1895年與皮埃爾·居里結婚。他們共同就貝可勒爾在當時首先發現的放射性現象進行研究,先后發現釙和鐳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繼續研究放射性,獲得成就,并著有《放射性通論》、《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等,推動了原子核科學的發展。和居里、貝可勒爾共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獎,后又獲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時還被其他15個國家聘為科學院院士。她共接受過7個國家24次獎金和獎章,擔任了25個國家的104個榮譽職位。1934年7月4日,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與世長辭了,但她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
學習難點: 4
通過分析重點語句,品味語言的質樸美。
教學環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居里夫人畫像及簡介(或播放介紹居里夫人生平事跡的錄相片)。
居里夫人曾經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取得了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對金錢卻看得很平淡,一直過著寧靜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擾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寧靜和簡單,不為世俗誘惑的品格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構成了她的人格美。愛因斯坦曾在《悼念瑪麗居里》一文中說"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今天我們學習居里夫人晚年寫的《我的信念》,從中可以體會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我的信念》教學設計 5
教學目的:
1.了解居里夫人的信念理想、工作態度及環境需求。
2.感覺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學習她的科研精神。
3.品味平實而富于哲理的語言。
教學重點:
目標1.目標2
教學難點:
目標3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她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一次是化學、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沒有因此而停止科學研究,是什么信念支持她從事科學研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呢?讓我們一起閱讀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和居里夫人的靈魂對話,理解偉大的人格和偉大的心靈。
二、正課
1、課題講解
2、居里夫人簡介。
3、默讀,基礎檢查
注意下列詞語的音、意。
信念鞭策盛名奢望蹂躪
堅韌不拔懊惱猝然長逝問心無愧
4、自學課文
A、找出每段的關鍵詞語,用四字短語概括居里夫人的行為特點。
第1段,堅忍不拔,樹立信心。
第2段,執著勤奮,集中目標。
第3段,探討真理,獻身科學。
第4段,生活簡單,保持安寧。
第5段,不圖財富,追求自由。
第7段,沉醉科學。
B、學生閱讀課文,完成下列思考題。指名回答問題。
①作者認為,做事情需要有怎樣的精神?
明確:堅忍不拔,有信心。
②“孤獨地過著求學的歲月”,作者卻把它當成是“美好快樂的記憶”,這說明了什么?
明確:因為求學時雖然很孤獨,她和她的丈夫卻能有時間、有精力在一起從事科學研究,并最終發現了鐳。這說明了她對科學的渴求,對科學研究的熱忱。
④怎樣理解:我們唯一的希望,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
明確:因為她曾經生活在被占領的波蘭,缺少自由,缺少寧靜的科研環境的氛圍;而科學是無國界的,科學研究需要和平的環境,自由的精神。
⑤“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本统H丝磥恚茖W研究應該是艱深的、枯燥的,作者卻不這樣看。想想這是為什么。
明確:因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對科學產生興趣,才能沉醉于當中,
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產生新的。科研成果。
⑤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現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她的性格特點有何聯系?
明確:她那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堅強的信心,她那頑強的意志,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寧靜和簡單,不為世俗所誘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學者的身份在自由國家進行自由學術研究的渴望,她對科學研究的極度興趣和極大熱情,構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矚目的巨大成就的關鍵之所在。
三、積累與拓展
1、課文中有些可以視為格言或警句,請選些抄在摘抄本上并說說理由。
2、搜集與居里夫人一樣的科學家的資料,經過梳理后,存入自己的學習材料庫
3、讀了《我的信念》一文后?
板書:理想信念:探討真理不圖財富沉醉科學
環境需求:保持安寧追求自由珍惜時間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有毅力、有信心、有足夠的興趣、不為名利所誘惑,這也是她成功的原因。
上《我的信念》教案 6
教學目標:
知、能目標:
1、理解、積累詞語。
2、了解居里夫人的科學貢獻。
3、理解“信念”的真正內涵,領略居里夫人獻身科學的崇高信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過程、方法:
1、小組合作,抓取精辟、關鍵性詞句,探究居里夫人的崇高信念和偉大人格。
2、學習從不同層面梳理、把握主要內容,掌握處理信息的方法。
情、價目標:
從文中得到有益的啟示,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熱愛科學,樹立堅定的人生信念。
教學重點:
領略居里夫人獻身科學的崇高信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所取得的成就與她性格特點的聯系。
教學難點:
從三個不同層面梳理、把握課文內容,并能從中受到啟發、教育。
教學準備: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㈠、板書課題及作者,愛因斯坦《悼念瑪麗·居里》一文中的話:
“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的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們取決于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
閱讀居里夫人在晚年所寫下的《我的信念》,就是閱讀居里夫人的靈魂,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了解她那偉大的人格和崇高的信念。
㈡、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和成就。
1、瑪麗·居里(1867——1934):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1867年出生在波蘭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因嫁給法國科學家皮埃爾·居里,故稱居里夫人。
2、1898年在和丈夫皮埃爾·居里的共同努力下,發現了新元素釙,同年又發現了鐳。1903年居里夫婦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3、1906年,皮埃爾·居里遭遇車禍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職位,成為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國科學院第一個女院士。1911年,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一生擔任過25個國家106個榮譽職位,接受過7個國家24次獎金和獎章,并被15個國家的科學院選為院士。
4由于長時間接觸放射性物質,1934年7月4日,這位充滿了艱辛和榮譽的居里夫人最終因惡性貧血而去世。
二、速讀課文,小組合作,借助注釋和詞典,掌握生詞。
閑暇瑣事奢望蹂躪呵責懊惱
猝然長逝獲益匪淺堅韌不拔問心無愧
三、再讀課文。
1、大聲自讀,你讀到了居里夫人的什么信念?
2、從文中各段中分別找出關鍵詞語或信息(用四個字的短語歸納)。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合作形成共識。
4、小組將這些詞語分成三類,看看按什么標準分類。
5、班級討論、總結:
各段中能體現居里夫人信念(人格美)的關鍵詞語:
堅忍不拔樹立信心執著勤奮目標集中探討真理保持安靜
思想宗旨:探討真理不圖財富克制自己沉醉科學獻身科學
(指導自己一生做什么,不做什么的堅定信念。)
環境需求:保持安靜珍惜時間追求自由
四、研讀探究:(小組合作,不同意見全班討論??梢龑W生將課后設計的幾個疑問解決掉。)
居里夫人的信念與她的成就有何關系?找出相關句子并加入自己的理解。
五、拓展、升華:
居里夫人幾則小故事:
故事之一:榮譽就像玩具
有一天,有位女士來居里夫人家作客。她看見居里夫人的小女兒在玩一枚獎章。她仔細一瞧,發現是英國皇家學會發給居里夫人的金質獎章,感到十分驚訝,便不解地問:“瑪麗,能獲取這枚獎章,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是極高的榮譽??!您怎能給小孩子當玩具玩呢?”居里夫人淡淡一笑,平靜地對女友說:“我想讓孩子們從小明白一個道理?!?“什么道理?”女友急切地問。 “正確對待榮譽。在我看來,所有榮譽就像玩具一般,僅僅玩玩而已。孩子不能守著這種榮譽生活,不然,她將一事無成。”女友不禁贊同地點頭。
故事之二:“釙”與“波”
1897年7月,居里夫婦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從含鉍的礦物中發現了新的放射性元素,它的化學性質與鉍相似,但放射性比純鈾強400倍,居里夫人驚喜欲狂,叫道“釙,釙!”原來在實驗之前,居里夫婦就在商議新元素的名稱時,瑪麗說道:“假如存在新元素的話,我想叫釙,紀念我的祖國波蘭!”皮埃爾深知瑪麗眷戀著自己的祖國,要用新元素的名稱來爭得祖國的榮譽和人民的光榮。居里贊同地說:釙,波蘭!波蘭,釙!這樣,被居里夫婦命名為“釙”的新元素便問世了。
故事之三:鐳必須屬于科學,不屬于個人
在丈夫皮埃爾去世以后,居里夫人開始一人擔負起撫養孩子的重擔。當時她經濟上拮據,還得補貼一部分給科研。有人建議她賣掉與皮埃爾在實驗室里分離出的那1分克鐳,這在當時價值100萬法郎。
居里夫人則認為,不管今后的生活如何困難,決不能賣掉科研成果。她讓女兒從小養成勤儉樸素、不貪圖榮華富貴的思想,要求孩子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開拓自己的生活道路。居里夫人毅然將鐳獻給了實驗室,把它用于研究工作。
后來她帶著兩個女兒赴美國接受總統贈送給她的一克鐳時,也同樣告誡女兒:“鐳必須屬于科學,不屬于個人?!?/p>
從居里夫人的文章、事跡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選取一個角度重點領悟,并就此準備一份演講稿,字數不超過200字。(準備10分鐘)
六、激勵、共勉:
居里夫人名言
我絲毫不為自己的生活簡陋而難過,唯一使我感到遺憾的是天天太短了,而且流逝得如此的快!
弱者坐失良機,強者制造時機。
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的。
吃喝玩樂的享受生活是沒有意義的。這樣的人,只不過是時代的過客而已。
如果說我們過去一味貪圖安逸,今天我們要學會艱苦,因為艱苦才能成才;
如果說我們過去只能依賴他人,今天我們懂得了奉獻才更有意義;
如果說我們過去一直意志薄弱,今天我們開始擁有信念,信念是人生不老的長青樹。
讓我們在居里夫人的偉大人格和崇高信念的光輝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獻給人類的進步事業!
七、作業:
課下將從居里夫人的文章、事跡中得到的啟示,寫成文章,文題自擬。字數5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我的信念
瑪麗·居里
崇淡泊名利→成↘人
高樂觀的生活態度→關
的對科學的熱愛和興趣→ →格
信追求安靜、簡單、自由→健
念堅韌不拔的精神、信心→功↗美
上《我的信念》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簡單梳理文章的方法(怎樣處理信息);
2、學習作者對事業的堅定信念和獻身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目標2
難點——目標1
三、教學課時:
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設想:
啟發式
五、教學內容和步驟
1、課文導入
以愛因斯坦的話導入,對? 見課件
3、整體感知課文,找出每段的關鍵句、關鍵詞,并進行簡單歸納。
第一步、找出關鍵詞句
1、堅忍不拔
2、信心
3、勤奮
4、目標
5、探討真理
6、獻身科學
7、安靜
8、不謀利
9、自由
10、克制
11、科學之美
第二步、分析歸納
表示宗旨:科學工作者的宗旨是探討真理,而不是謀求物質上的利益
——5 8 10
——7 9
表示工作:科學需要獻身精神,目標要始終如一,要有信心,要堅忍不拔,要勤奮努力。
——1 2 3 4
第三步、整理排列
一、宗旨二、環境三、工作
4、問題探究
學生質疑、研討
(1)“我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正如蠶被鞭策著去結繭一般”。某種力量是指什么?
對真理的探索
(2)“少女時期我在巴黎大學,孤獨地過著求學的歲月”,為什么“孤獨”也是一種美好的快樂的記憶?
潛心學業,靜心讀書,大有收獲,所以孤獨也快樂
(3)居里夫人所說的“講究現實的人”與“夢想家”是什么意思?
前者是通過工作獲得物質利益,是肯定的;后者則是為研究而研究,為工作而工作,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質利益的觀念
(4)“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優美之中,我所熱愛的科學也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安粩嘣黾铀鼚湫碌倪h景”是什么意思?
認識了規律,發現了奧秘,就會覺得世界真奇妙??茖W越發展,世界越是展現它的優美,所以說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
5、居里夫人思想品質的根本——獻身精神
6、語言運用(見教參)
《我的信念》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理解充滿哲理含義深刻的句子,品味有聲優色、有味有情的語言。
2、學習居里夫人堅忍不拔的意志、埋頭苦干的精神以及熱愛科學的態度,感受居里夫人淡泊名利、在科學實驗崗位上為全人類而工作的人格魅力。
【重點】抓住文中各段的關鍵詞,進行歸納梳理,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難點】體會文中表現作者的人格美。
【教學策略】
本節課學習的是居里夫的的《我的信念》,它的內容比較雜,首先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再進行一番梳理,經過梳理,井然有序,才便于把握,就可融會貫通。梳理的方法教師明確:第一步是概括要點。(只要抓住關鍵詞語就行)每二步是分析歸納,第三步是整理排列。
【課時】一課時。
【教學方法】 誦讀、探究。
【教學過程】
一、居里夫人簡介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原籍波蘭,原名瑪麗亞。巴黎大學理學博士。1895年與皮埃爾結婚。他們共同就貝可勒爾在當時首先發現的放射性現象進行研究,先后發現釙和鐳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他共接受過于個國家24次和獎章,擔任了25個國家的104個榮譽職位。1934年7月4日,這位英國的科學家與世長辭了,但她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
二、導語
愛因斯坦在《悼念瑪麗﹒居里》一文中說:“我幸運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越來越感到欽佩?!薄八簧凶顐ゴ蟮目茖W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取得,不僅是靠著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象的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遍喿x《我的信念》,就是閱讀居里夫人的靈魂,可以了解她那偉大的人格來自怎樣偉大的心靈。
三、借助注釋和詞典,讀一讀,寫一寫
固執 鞭策 盛名 報酬 奢望 蹂躪 呵責 懊惱沉醉 猝然長逝
四、默讀課文,找出各段中的關鍵詞,進行歸納梳理,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梳理的方法,第一步是概括要點,第二步是分析歸納,第三步是整理排列,概括要點只要抓住關鍵詞語就行。)
1、引導學生梳理(討論并歸納)
堅忍不拔
宗旨探討真理,不圖財富
信心沉醉于科學之美 勤奮 目標 探討真理 獻身科學
環境自由 安靜安靜 時間 不謀利
2、通過歸納:我們可以看到一顆偉大的水晶般的心靈,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品格魅力:獻身科學,追求真理;專心致志,堅忍不拔;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溫和沉靜,興趣多樣。
五、問題探究
默讀質疑:(默讀時遇到不大理解的地方打個問號,默讀后提出疑難問題。)
1、“我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正如蠶被鞭策著去結繭一般。”某種力量指什么力量?
居里夫人所以沒有明確地說出來,在概是因為這種力量是難以明確表述的。這種力量是一種復合因素。是對真理的探討,科學的魅力,獻身科學的使命感。
2、“少女時期我在巴黎大學,孤獨地過著求學歲月”,為什么“孤獨”也是一種美好快樂的記憶?
“孤獨”指單身一人,獨租了間小閣樓,遠離歡樂喧鬧的人群,潛心學業,在大學階段讀了許多書,大有收獲?;貞浧饋?,覺得沒有虛度年華,這樣的大學生活是美好快樂的。
3、“人類需要講究現實的人,他們在工作中獲得很多的報酬。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居里夫人所說的“講究現實”與“夢想家”是什么意思?
講究現實,是通過工作取得物質利益,居里夫人是肯定的。因生活畢竟需要金錢,獲得很多的報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皦粝爰摇彼麄兪苁聵I的強烈吸引,既沒有閑暇也沒有熱情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他們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質利益的觀念。 從居里夫人放棄申請鐳的專利,拋棄了一筆財富,可以看出她就是這樣的夢想家。
4、“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優美之中,我所熱愛的科學也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世界的優美”不是只自然景色的優美。自然科學是研究物質世界的,是揭示物質世界的規律,探索物質世界的奧秘的。認識了規律,發現了奧秘,就會覺得這世界真奇妙。優美是只物質運動規律以及物質內部結構。研究物理、化學,就會感覺世界的優美??茖W越發展,世界越是展現它的優美,所以說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
5、為什么作者說科學家也應“是一個小孩兒”?這反映作者這樣的心態?
因為科學本身具有偉大的美,魅力無窮,這種美這種魅力,有如神話故事一般,在這樣美妙的科學世界面前,科學家就好象迷醉于神話故事的小孩兒一樣。這反映作者在科學研究中如癡如醉的心態。
六、體驗與反思:
閱讀了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閱讀了居里夫人的靈魂,了解她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品質和為科學研究獻身的精神,請聯系自身,談體會。
七、小結
本文為我們展示了一顆偉大的水晶般的心靈,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品質和人格魅力:獻身科學追求真理;專心致志堅忍不拔;甘于寂寞淡薄名利;溫和沉靜興趣多樣等。同時也使我們認識到,科學研究最需要的是現身精神,把探討真理當作自己的天職,此外,科學工作需要自由、寧靜和時間、堅忍不拔、勤奮努力。
《我的信念》教案 9
教學目的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其性格的聯系。
2、學習本文質樸、真誠的語言。
3、感覺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學習她的科研精神。
教學重點:
目標1、目標2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由居里夫人軼事說引,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她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一次是化學、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沒有因此而停止科學研究。有一次一位記者驚訝發現,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一塊價值極高的獎牌盡然在她的一個小孩手中當作玩具玩耍,記者不僅問其緣由,她卻不以為然的答道:“我是要讓我的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其實就跟玩具一樣,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边@位偉大的科學家就是——居里夫人(瑪麗居里)。
二、自讀基礎檢查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問心無愧渲染閑暇奢望呵責蹂躪猝然眺望
解釋下列詞語。
問心無愧——致力——專心致志——渲染——盛名——報酬——蹂躪——呵責——
逆來順受——懊惱——迷醉——沉醉——
三、自學課文
(一)學生默讀、思考,試用四字短語歸納居里夫人的行為特點。
沉醉科學
(二)學生閱讀課文,完成下列思考題。
指名回答問題。
①作者認為,做事情需要有怎樣的精神?
明確:堅忍不拔,有信心。
②本來是“孤獨地過著求學的歲月”,作者卻把它當成是“美好快樂的記憶”,這說明了什么?
明確:因為求學時雖然很孤獨,她和她的丈夫卻能有時間、有精力在一起從事科學研究,并最終發現了鐳。這說明了她對科學的渴求,對科學研究的熱忱。
④怎樣理解:我們唯一的希望,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
明確:因為她曾經生活在被占領的波蘭,缺少自由,缺少寧靜的科研環境的氛圍;而科學是無國界的,科學研究需要和平的環境,自由的精神。
⑤“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就常人看來,科學研究應該是艱深的、枯燥的,作者卻不這樣看。想想這是為什么。
明確:因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對科學產生興趣,才能沉醉于當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產生新的科研成果。
⑤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現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她的性格特點有哪些聯系?
明確:她那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堅強的信心,她那頑強的意志,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寧靜和簡單,不為世俗所誘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學者的身份在自由國家進行自由學術研究的渴望,她對科學研究的極度興趣和極大熱情,構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矚目的巨大成就的關鍵之所在。
彩屏顯示: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有毅力。有信心有足夠的興趣不為名利所誘惑成功的原因
(三)全班討論,將有關信息分門別類,從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板書:
探討真理保持安寧集中目標
思想理念{不圖財富環境需求{追求自由工作態度{樹立信心
沉醉科學珍惜時間堅忍不拔
執著勤奮
四、主題深化
1、關于人的美,請說一句名言或諺語
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方式,而在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沒有內心的美,我們常會討厭他的外表?!獖W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
2、讀了《我的信念》一文后?
2、結合上下文,把握語句中蘊涵的作者的感情,學習本文質樸、真減的語言。
3、學習居里夫人獻身科學研究的精神。
【教學目的】
1、領悟居里夫人偉大的人格美,學習她獻身科學研究的精神。
2、理解本文圍繞中心選材和組織材料的寫法。
3、學會梳理文章。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
(黑板上掛居里夫人的畫像,營造課堂氣氛。)
居里夫人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化學家,她一生致力于放射性物質的研究,先后發現了釙和鐳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兩次榮獲諾貝爾獎,但她把這一切看得很平常。? 閱讀《我的。信念》不僅要用眼,還要用心來讀,用你的心去貼近這一顆偉大的心吧!
二、朗讀與積累
1、學生默讀課文, 圈點生字、生詞。
2、同桌同學借助字典,互相解說。
3、積累:(幻燈投影。)
口頭說明下列加橫線詞的意思,也可借助字典:
1、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
2、盛名的拖累。
3、我的惟一奢望。
4、被蹂躪的波蘭。
5、一言半語的呵責。
6、猝然長逝以后。
7、迷醉于神話故事。
4、學生大聲、 自由地讀自己感受最深的語段或句子, 并把感受告訴同桌同學。
三、梳理與把握
1、整體感知課文,概括要點:
學生用“居里夫人是……科學家”的句式,從不同的角度表述課文內容,并圈點學生在中間填上的詞語有“堅忍不拔”“渴望自由”“不圖名利”等。
2、分析歸納,把握文章:
教師圍繞“如何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科學家”指導學生運用“我必須堅持……的宗旨”、“我應該有……的環境”、“我應該……地工作”這些句式說話。
教師順勢板書:宗旨、環境、工作。
3、教師提出整理要求,讓學生把黑板上的板書整理歸類,教師用幻燈投影歸類樣板。
四、品析與探索
1、“我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正如蠶被鞭策著去結繭一般?!薄澳撤N力量”指什么力量?
2、“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優美之中,我所熱愛的科學也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薄耙晃粡氖卵芯?a href=http://www.zzjyg.cn/jiaoyu/15773.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逼渲校笆澜绲膬灻馈痹鯓永斫??“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是什么意思?第二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內心世界?“沉醉”、“迷醉”怎樣理解?
學生分組討論,結束全文。
上《我的信念》教案 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
2、品味本文質樸又富于哲理的語言。
能力目標:
1、學習從不同層面梳理、把握主要內容,掌握處理信息的方法。
2、抓取警辟、關鍵的語句,探究居里夫人的人格和心理。
德育目標:從文中得到有益的啟示,磨練意志,學會生活,熱愛科學。
【教學重點】: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與她性格特點的聯系。
【教學難點】:通過梳理、把握課文內容,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教育。
【教學方法】
1、朗讀梳理法。
2、討論探究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為什么愛因斯坦對居里夫人的評價如此之高?今天我們就走進居里夫人的自傳體散文《我的信念》,從中尋找她偉大的人格魅力。
二、學生解決疑難字音
盛名 ( shèng ) 報酬 ( chou) 估量(liáng) 盡量(liàng) 純粹(cuì)迷醉(zuì) 蹂躪 ( róu lìn ) ——踐踏,比喻用暴力欺壓、侮辱、侵害。 猝然(cù)——突然。
三、整體感知
1、解題:
題目叫“我的信念”,結合實例理解“信念”的含義
信念:自己認為可以確信的看法。當某個人確認某種思想、某種理論或某種事業是正確的,并去自覺維護這種思想理論和事業,就確立了信念。
2、學生集體朗讀課文
① 學生討論:
朗讀結束后,以四人一小組的形式討論問題:居里夫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可以用原文的話,也可以自己概括)
② 老師整理:
堅韌不拔的精神
致力于科學研究 沉醉于世界的
品質 對事業而不是對財富的興趣 優美中
欣賞生活中的種種瑣事
信念
(人格魅力) 簡陋
生活條件 艱辛
工作環境 寧靜
簡單
③ 師生交流:在這些信念中,哪一點最值得我們學習?
四、探究研讀(結合幻燈片)
1、“我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中的“某種力量”指什么力量?
明確:這種力量是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形成的。
①首先在第一段中提到的“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這件事完成”即完成事情的決心,這是因素之一;②第三段“研究,就是對真理的探討”——對真理的渴求;③“這種魅力,就是使我能夠終身在實驗室里埋頭工作的主要原因”——科學魅力的吸引。④進行科學研究,造福人類的使命感。
2、“人類需要講究現實的人,他們在工作中獲得很多報酬。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一句,“夢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從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這樣的“夢想家”?
明確:①作者并沒有否認“講究現實的人”。但是,作者更傾向于“夢想家”,用作者自己的話就是“他們受事業的強烈的吸引,既沒有閑暇也沒有熱情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所以夢想家的基本特征就是為了理想,為了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質利益的觀念。
②放棄專利。“沒有申請鐳的專利,拋棄了一筆財富”(第五自然段)
3、“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優美之中,我所熱愛的科學也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安粩嘣黾铀鼚湫碌倪h景”是什么意思?
明確:“世界的優美”,不是說景色優美??茖W家所認為的“優美”是指物質世界的規律、奧秘被揭示出來后,他們所感受到的世界的奇妙。“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是指隨著研究的深入,成果的不斷出現,世界也越來越展現出它的優美。
4、為什么作者說,科學家也應當是“一個小孩兒”?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態?
明確:科學本身具有無窮魅力,科學家在科學世界里,就好象小孩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這反映了作者在科學研究中如癡如醉的心態。
五、品味語言
本課的語言質樸、真誠,又富有哲理,有一些甚至可 請同學們找出給你以啟迪的句子,并談談你的體會。
參考:
1、生活對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2、科學本身就具有偉大的美。
3、人類需要講究現實的人,他們在工作中獲得很多報酬。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
六、總結
這堂課我們感受了居里夫人堅韌不拔,拋棄財富,獻身科學等偉大的人格。希望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乃至將來的工作中,能夠
上《我的信念》教案 1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開頭概括文章主旨領起全篇的結構。
(2)學習概括敘述典型材料突出中心的寫法。
(3)學習邊敘述邊議論表明自己觀點的寫法。
2、能力目標
(1)理解總分式的結構特點,提高分析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的能力。
(2)提高記敘文寫作中概括敘述典型事例以突出人物特點的能力。
(3)體會作者以質樸的語言表達真摯的感情風格,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意目標
認真體會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頑強的精神和遠大的理想,從中受到教育,向居里夫人學習。
教學建議
課文主題
作者以質樸的語言對自己的性格、為人、理想和信念進行總結和回顧,表現了自己作為科學研究工作者所具備的堅忍不拔的精神、淡泊名利不為世俗所動的品格和專注地投身科學研究的熱情,她以自己的不懈追求和輝煌成就說明,只有這種精神、品格和熱情,才是為人類作出杰出貢獻的關鍵因素和堅實基礎。
思路結構
本文的思路是先概括陳述自己的觀點,再用典型材料進行表述。
概括陳述:
第一自然段:陳述觀點,領起全文事業成功需要堅韌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
以典型材料表述:
第三自然段:求學和從事研究專心致志、艱苦奮斗?;貞浳迨甑臍v程。
第四、五自然段:工作追求安靜,生活只要簡單。通過對比突出在獲得研究成果時不追求經濟利益,唯一奢望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
第六自然段:學會了溫和,熱愛生活。
第七自然段:熱愛科學,向往未來,立足現實,埋頭工作。
寫作特點
第一,概括敘述典型材料突出中心。
圍繞中心,從工作、學習、生活方面選取了典型材料,敘述層次清晰,但是沒有具體事例,都是概括敘述。例如談“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敘述發現鐳之后,舍棄申請專利,僅僅是一個句子,略去了其中的細節。再如寫熱愛生活,“我愈會欣賞生活中的種種瑣事”,但并沒有對生活瑣事如何興趣盎然作詳細描述,而是扼要地列舉:“如栽花、植樹、建筑,對朗誦詩歌和眺望星辰也有一點興趣”。
這樣的概述,共同特點是綜合同類材料,抽取精神實質。這樣表述是由文章寫作目的決定的。作者對自己的性格、為人、理想和信念進行總結,激勵自己和啟發讀者,采用概括敘述的方法,濃縮了人生精華,增強了思想底蘊,能更好地發揮作品的效應。
第二,邊敘述邊議論,表明自己觀點。
文章很多地方不是單純地敘述,而是適時地穿插議論,表述觀點。例如在敘述作者像桑蠶吐絲結繭一樣地工作后,議論道:“我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再如,敘述了夫婦二人沒有申請鐳的專利,拋棄了一筆財富;渴望在一個自由的國家,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在這段敘述之前寫道:“我在生活中,永遠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我竭力保持寧靜的環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擾和盛名之累?!边@種議論或在敘述之后進行歸結,或在敘述之前提領下文,它們都鮮明地呈現了作者對問題的看法。這樣的議論能夠形成強烈的視覺刺激,便于讀者迅捷地領會文章的主旨;同時,有它們作為紐帶,材料同觀點的聯系也更加緊密,文章便突現出針線綿密、結構嚴謹的藝術特色。
教法建議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加強語感。
(2)老師設計自學提示,引導學生自學。
(3)同《阿長與<山海經>》進行比較,體會概括敘述典型材料的特點。
(4)同《一面》進行比較,體會記敘文中議論的不同方式。
(5)用一個課時。
我的信念教案 12
【教學目標】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其性格的聯系。
2、學習本文質樸、真誠的語言。
【教學步驟】
一、課前三分鐘
1、按學號說近來的見聞。
2、抽一學生從內容、儀態和技巧方面評價。
(目的在于促使學生認真聽講,練習口才,讓說話者也有緊迫感。)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居里夫人畫像及簡介(或播放介紹居里夫人生平事跡的錄相片)。
居里夫人曾經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取得了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對金錢卻看得很平淡,一直過著寧靜的生活?!懊馐苋耸碌那謹_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寧靜和簡單,不為世俗誘惑的品格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構成了她的人格美。愛因斯坦曾在《悼念瑪麗·居里》一文中說“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今天我們學習居里夫人晚年寫的《我的信念》,從中可以體會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全班齊讀課文。
2、學生默讀課文,完成下列思考題:
(體會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四人小組討論、探究問題:
⑴ 作者認為,做事情需要有怎樣的精神?
明確:堅忍不拔,有信心。
⑵ 本來是“孤獨地過著求學的歲月”,作者卻把它當成是“美好快樂的記憶”,這說明了什么?
明確:因為求學時雖然很孤獨,她和她的丈夫卻能有時間、有精力在一起從事科學研究,并最終發現了鐳。這說明了她對科學的渴求,對科學研究的熱忱。
⑷ 怎樣理解:我們唯一的希望,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
明確:因為她曾經生活在被占領的波蘭,缺少自由,缺少寧靜的科研環境的氛圍;而科學是無國界的,科學研究需要和平的環境,自由的精神。
⑸ “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就常人看來,科學研究應該是艱深的、枯燥的,作者卻不這樣看。想想這是為什么。
明確:因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對科學產生興趣,才能沉醉于當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產生新的科研成果。
⑹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現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她的性格特點有哪些聯系?
明確:她那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堅強的信心,她那頑強的意志,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寧靜和簡單,不為世俗所誘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學者的身份在自由國家進行自由學術研究的渴望,她對科學研究的極度興趣和極大熱情,構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矚目的巨大成就的關鍵之所在。
3、教師補充有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可發放資料或口頭介紹):
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后者,它們取決于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
我幸運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愈來愈感到欽佩。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公仆,她的極端的謙虛永遠不給自滿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會的嚴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總是抑郁的。這就使得她具有那樣嚴肅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發生誤解--這是無法用任何藝術氣質來解曉的少見的嚴肅性。一旦意識到某一條道路是正確的,她就毫不妥協地并且頑強地堅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存在并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取得,不僅是靠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像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對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光明的未來。
──愛因斯坦《悼念瑪麗·居里》
4、學生自由朗讀,品味本文語言的質樸、真誠。
5、學生自由談談對文章語言的看法。(開放性題目,學生自由發揮)
教師點撥:文章語言的質樸、真誠,表現了居里夫人作為一位科學家的性格特點和人格力量,能夠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和思考。反復誦讀,在誦讀中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
四、布置作業
1、完成研討與練習一。
2、用課后讀一讀,寫一寫的12個詞語寫一個片斷。
五、有關資料
瑪麗·居里(一八六七至一九三四)世界著名科學家,一八六七年出生于波蘭的華沙,她和丈夫、法國科學家皮埃爾·居里在共同的工作中發現了元素的放射性,并成功提取金屬態的鐳。居里夫人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為人類科學事業做出巨大貢獻。圖為居里夫人(右)在指導女兒伊倫·居里進行科研工作。
居里夫人
M·Marie Sklodowska Curie(1867~1934)法國物理學家和放射化學家。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蘭華沙,1934年7月4日卒于法國上薩瓦省。1883年中學畢業,并獲得金質獎章。由于家中經濟困難和當時波蘭的大學不接受女生,她擔任家庭教師八年。1891年到法國深造,189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于巴黎大學理學院物理系,1894年畢業于數學系。1895年與P·居里結婚。1904年被巴黎大學聘為助教;1906年P·居里去世后,她接替了丈夫的工作,成為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她是法國科學院第一個女院士,并被15個國家的科學院選為院士。
在H·貝可勒爾發現鈾的放射現象以后,M·居里和P·居里首先對各種物質進行放射性考察,發現元素釷也具有放射性,鈾礦物則有著比純鈾高得多的放射性,依靠科學推測和精巧實驗技術,1898年在鈾礦物中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和鐳,開創了一門新的科學──放射化學。按照傳統的概念,確證一個元素的發現應該提供可以目睹的該元素的足夠純的化合物或單質樣品。他們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從數以噸計的鈾礦物廢渣中提取少量的純鐳鹽。最終經光譜分析和原子量測定,證實了元素鐳的存在。因對放射性研究的貢獻,他們和貝可勒爾共同獲得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0年9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放射學大會上,她和一些專家提出建立鐳的放射性標準的建議,這對放射性研究和輻射治療都是必需的。大會通過鐳的放射性單位為居里,以紀念P·居里,并決定由M·居里負責制備鐳的標準。M·居里因發現元素鐳和釙、分離出鐳和對鐳的性質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又獲得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和她的長女I·約里奧·居里一起參加戰地醫療服務,擔負傷員的X射線透視工作。她積極提倡把鐳用于醫療方面,使輻射治療(早期
M·居里一生中擔任25個國家的104個榮譽職位,接受過7個國家的24次獎金或獎章。主要著作有《同位素及其組成》、《論放射性》、《放射性物質及其輻射的研究》。
《我的信念》教案 13
知、能目標:
1、理解、積累詞語。
2、了解居里夫人的科學貢獻。
3、理解“信念”的真正內涵,領略居里夫人獻身科學的崇高信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過程、方法:
1、小組合作,抓取精辟、關鍵性詞句,探究居里夫人的崇高信念和偉大人格。
2、學習從不同層面梳理、把握主要內容,掌握處理信息的方法。
情、價目標:
從文中得到有益的啟示,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熱愛科學,樹立堅定的人生信念。
教學重點:
領略居里夫人獻身科學的崇高信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所取得的成就與她性格特點的聯系。
教學難點:
從三個不同層面梳理、把握課文內容,并能從中受到啟發、教育。
教學準備: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㈠、板書課題及作者,愛因斯坦《悼念瑪麗居里》一文中的話:
“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的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們取決于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p>
閱讀居里夫人在晚年所寫下的《我的信念》,就是閱讀居里夫人的靈魂,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了解她那偉大的人格和崇高的信念。
二、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和成就。
1、瑪麗居里(1867--1934):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1867年出生在波蘭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因嫁給法國科學家皮埃爾居里,故稱居里夫人。
2、1898年在和丈夫皮埃爾居里的共同努力下,發現了新元素釙,同年又發現了鐳。1903年居里夫婦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3、1906年,皮埃爾居里遭遇車禍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職位,成為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國科學院第一個女院士。1911年,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一生擔任過25個國家106個榮譽職位,接受過7個國家24次獎金和獎章,并被15個國家的科學院選為院士。
4由于長時間接觸放射性物質,1934年7月4日,這位充滿了艱辛和榮譽的居里夫人最終因惡性貧血而去世。
三、速讀課文,小組合作,借助注釋和詞典,掌握生詞。
閑暇瑣事奢望蹂躪呵責懊惱
猝然長逝獲益匪淺堅韌不拔問心無愧
四、再讀課文
1、大聲自讀,你讀到了居里夫人的什么信念?
2、從文中各段中分別找出關鍵詞語或信息(用四個字的短語歸納)。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合作形成共識。
4、小組將這些詞語分成三類,看看按什么標準分類。
5、班級討論、總結:
各段中能體現居里夫人信念(人格美)的關鍵詞語:
堅忍不拔樹立信心執著勤奮目標集中探討真理保持安靜
思想宗旨:探討真理不圖財富克制自己沉醉科學獻身科學
(指導自己一生做什么,不做什么的堅定信念。)
環境需求:保持安靜珍惜時間追求自由
五、研讀探究:(小組合作,不同意見全班討論??梢龑W生將課后設計的幾個疑問解決掉。)
居里夫人的信念與她的成就有何關系?找出相關句子并加入自己的理解。
六、拓展、升華:
居里夫人幾則小故事:
故事之一:榮譽就像玩具
有一天,有位女士來居里夫人家作客。她看見居里夫人的小女兒在玩一枚獎章。她仔細一瞧,發現是英國皇家學會發給居里夫人的金質獎章,感到十分驚訝,便不解地問:“瑪麗,能獲取這枚獎章,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是極高的榮譽??!您怎能給小孩子當玩具玩呢?”居里夫人淡淡一笑,平靜地對女友說:“我想讓孩子們從小明白一個道理。”“什么道理?”女友急切地問。“正確對待榮譽。在我看來,所有榮譽就像玩具一般,僅僅玩玩而已。孩子不能守著這種榮譽生活,不然,她將一事無成?!迸巡唤澩攸c頭。
故事之二:“釙”與“波”
1897年7月,居里夫婦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從含鉍的礦物中發現了新的放射性元素,它的化學性質與鉍相似,但放射性比純鈾強400倍,居里夫人驚喜欲狂,叫道“釙,釙!”原來在實驗之前,居里夫婦就在商議新元素的名稱時,瑪麗說道:“假如存在新元素的話,我想叫釙,紀念我的祖國波蘭!”皮埃爾深知瑪麗眷戀著自己的祖國,要用新元素的名稱來爭得祖國的榮譽和人民的光榮。居里贊同地說:釙,波蘭!波蘭,釙!這樣,被居里夫婦命名為“釙”的新元素便問世了。
故事之三:鐳必須屬于科學,不屬于個人
在丈夫皮埃爾去世以后,居里夫人開始一人擔負起撫養孩子的重擔。當時她經濟上拮據,還得補貼一部分給科研。有人建議她賣掉與皮埃爾在實驗室里分離出的那1分克鐳,這在當時價值100萬法郎。
居里夫人則認為,不管今后的生活如何困難,決不能賣掉科研成果。她讓女兒從小養成勤儉樸素、不貪圖榮華富貴的思想,要求孩子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開拓自己的生活道路。居里夫人毅然將鐳獻給了實驗室,把它用于研究工作。
后來她帶著兩個女兒赴美國接受總統贈送給她的一克鐳時,也同樣告誡女兒:“鐳必須屬于科學,不屬于個人?!?/p>
從居里夫人的文章、事跡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選取一個角度重點領悟,并就此準備一份演講稿,字數不超過200字。(準備10分鐘)
七、激勵、共勉:
居里夫人名言
我絲毫不為自己的生活簡陋而難過,使我感到遺憾的是天天太短了,而且流逝得如此的快!
弱者坐失良機,強者制造時機。
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的。
吃喝玩樂的享受生活是沒有意義的。這樣的人,只不過是時代的過客而已。
如果說我們過去一味貪圖安逸,今天我們要學會艱苦,因為艱苦才能成才;
如果說我們過去只能依賴他人,今天我們懂得了奉獻才更有意義;
如果說我們過去一直意志薄弱,今天我們開始擁有信念,信念是人生不老的長青樹。
讓我們在居里夫人的偉大人格和崇高信念的光輝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獻給人類的進步事業!
八、作業:
課下將從居里夫人的文章、事跡中得到的啟示,寫成文章,文題自擬。字數500字左右。
七年級語文《我的信念》說課稿 14
一、說教材地位:
1、我的信念是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散文,本單元以人生為主題,主要是謳歌理想,闡述信念,論說人生修養,并能貼近生活,容易聯系自己的人生體驗,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本單元還要練習朗讀,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
《我的信念》作者是瑪麗?居里,這是作者在晚年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信念的抒寫。從作者的工作、生活、事業、名利、人際關系、業余愛好及科學趣味中可以讀出崇高,可以領悟偉大的成就、杰出的貢獻是從何處而來。
2、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學習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及富有哲理性句子”,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是:
①品味文章中語言的優美性。
②學習課文中樸實的語言及表達語言的生動性。
③進一步了解居里夫人及她取得的成就。
3、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是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而確定的。至于教學難點則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言的,是學生經過復習還存有疑問和理解還比較困難的地方。根據這些我確定本篇文章的:
①教學重點:分析人物性格特點,使學生學會欣賞散文的語言美。
②教學難點:理解富有哲理性句子。
二、說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㈠ 教法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本節課突出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如聽說讀的訓練滲透于課堂的各個環節中。最能突出說的訓練集中體現在學生自由發言、自主探究的環節中。具體做法如下:
1、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2、自主探究法―學生自主找資料實踐,了解課文。
3、討論法―幾個同學組成一組討論本篇文章的寫作特點。
4、點撥法―通過老師提問時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我認為,教學方法的最本質特征就是要調動同學們的課堂積極性,使同學們積極動腦學會語言的表達技巧及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因此, 我多采用小組討論和點撥等方法。
㈡ 教學手段
為了使我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要求,達到使同學們能夠更加體會文章中語言的優美性,所以我決定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進行全程教學。
㈢ 說學法
《師說》中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加強學法的指導尤為重要。
1、我采用討論的方法,使學生在討論中思維的到拓展,更加理解文章的含義。
2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3 、提倡“筆記式”學習方法,讓學生把文章中優美的句子都記錄下來。
四、說教學過程(說教序)
1、導入新課
采用提問的方法問同學們知道不知道鐳是怎么發現的?想了解居里夫人嗎?再講一下居里夫人的成就,引起同學們的興趣之后與大家打開書共同學習課文。
2、檢查預習
3、朗讀課文找幾個同學大聲朗讀課文。
4、討論研究:
①分析人物性格特點這一問題意在通過占有文本材料,把握居里夫人的堅韌不拔,充滿自信,淡薄名利,獻身科學的精神。
②小組討論:假如你是瑪麗?居里,發現鐳元素后,你會怎樣做?你又怎樣看待居里夫人放棄了“申請專利”呢?希望同學們實話實說!
5、說板書
我的信念
居里夫人
工作態度 環境需求 理想信念
七年級語文上冊《我的信念》說課稿 15
七年級語文上冊《我的信念》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的信念》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散文隨筆。本單元以人生為主題,主要是謳歌理想,闡述信念,論說人生修養,并能貼近生活,容易聯系自己的人生體驗,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本單元還要練習朗讀,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
《我的信念》作者是瑪麗·居里,這是作者在晚年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信念的抒寫。從作者的工作、生活、事業、名利、人際關系、業余愛好及科學趣味中可以讀出崇高,可以領悟偉大的成就、杰出的貢獻是從何處而來。下面就《我的信念》的教學設計作簡要說明。
本文是對瑪麗·居里一生的回顧,內容簡單。課前要求學生到圖書館、閱覽室查閱報刊書籍或網上查詢,搜集整理瑪麗·居里的有關資料。為更好地了解這一偉大的科學家作鋪墊。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定位特點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本課設計兩課時,確立三個目標。(出示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朗讀教學要常抓不懈,“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是新課標對七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之一。同時第二單元單元要求提出“還要練習朗讀”的要求。朗讀課文既能矯正語音,提高閱讀水平,又可以進入情景,進入角色,把握文章內容,領悟語言美。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發獻身科學的熱情。
人文性是語文學科的靈魂,新課標十分注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點,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因此,在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的基礎上,學生可感受到居里夫人的偉大與崇高,心靈會受到感染,蕩起以?
3、積累語言,學習語言特點并加以運用。
新課標提出“語文的基本素養要通過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通過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來實現?!睂懽髋c口語交際成功的關鍵在于語言的積累、感悟與運用。因此確立該目標。
三、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對居里夫人的簡介采用問題“大家知道她是誰嗎?”導入,并出示居里夫人的畫像作形象感知。
出示第一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發獻身科學的熱情。
(二)檢查預習:
問題是:(出示投影)
1、給加點的字注音:
結繭 蹂躪 懊惱 猝然 奢望 魅力 獲益匪淺
2、交流居里夫人的有關資料。
此環節意在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字詞的檢查主要為課文的學習掃清字詞障礙,大致掌握學生預習的情況,接著交流瑪麗·居里的材料,給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這樣設計也體現大語文教育觀。
(三)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五名學生分段讀,讓學生調動聽覺和視覺感受居里夫人偉大的人格。教師就學生的朗讀作必要的點評指導。(如:字詞的讀音、朗讀的停頓、語氣等。)
2、學生自由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上思考:(出示投影)
(1)居里夫人在文中陳述了自己在哪些方面的事跡?線索是什么?
(2)根據內容試寫一句話:居里夫人是一個 的人。
這樣帶著問題來讀,學生的朗讀就有了目的,有了方向。課程標準(七—九年級)階段目標中強調:“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痹O計這兩個問題,就是要求學生整體把握全文內容。
(四)問題探究:
新課程重視提高學生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最終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通過學習名人精神,形成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與新課標中“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能在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同時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理念相吻合,是語文課的重要任務。也是本課的重點與難點。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默讀課文,提出兩個問題:(多媒體出示)
1、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居里夫人的自述體現了她怎樣的人格魅力?
這一問題意在通過占有文本材料,把握居里夫人的堅韌不拔,充滿自信,淡薄名利,獻身科學的精神。
2、小組討論:假如你是瑪麗·居里,發現鐳元素后,你會怎樣做?你又怎樣看待居里夫人放棄了“申請專利”呢?希望同學們實話實說!
新課標提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毙〗M討論的形式既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又可取長補短,使自己的展示更全面,完美,同時還可提高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問題是:
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開始申請專利,僅第24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就有8項專利通過初審,即將正式向國家有關部門報批。作為一名中學生,你對中小學生申請專利這一現象有何看法?
這一環節主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地全面地分析問題,發表建議。并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的熱點、焦點,培養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這與新課標的“關心學校、本地區的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的理念相吻合。這一環節能衡量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幫助學生對人生做出正確的選擇。
(六)作業:(多媒體出示)
找出最能打動你的句子,品味本文的語言特點。
作業的設置為下節課的學習打基礎,做鋪墊。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上節課的基本內容導入,幫助學生回顧知識。齊聲朗讀課文既可檢驗學生讀的能力,又可為本課時的目標達成做鋪墊。
(二)多媒體出示目標:
積累語言,學習語言特點并加以運用。
(三)問題研討:
問題是:
1、本文語言的特點是什么?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請找出自己最喜歡或?
《課程標準》階段目標指出:“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因此,把握語言特點,品味體會語言的涵義是閱讀教學的一項主要任務。在開始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提出這兩個自主性的問題,直奔目標,學生也易掌握。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
(四)語言實踐活動:
問題是:請朗讀體會下列可作為格言警句的句子,體會語言特點,模仿其中的任何一句寫出自己的名言。(請2—3名同學到黑板寫出自己的格言,并注上名字。)例句:
1、生活對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
2、像它們一樣,我總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
3、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他們受事業的強烈的吸引,既沒有閑暇也沒有熱情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
4、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
設計這個拓展練習,意在落實本課的工具目標,檢驗一下學生是否真正把握了本文質樸平實的語言特點。另外學生自由選擇一句進行仿寫,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還可以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五)作業:
1、課外閱讀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傳》和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并搜集與居里夫人一樣的科學家的資料,梳理存入自己的資料庫。
2、積累摘抄并背誦文中有關可作為名言警句的句子。
這一作業的設置引導學生由課內向課外拓展延伸,豐富自己的素材,拓寬知識面,為寫作打基礎。積累語言,背誦一些經典名言,也是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手段。
自評:
在說課之前,我曾組織學生試講過。通過試講,我認為本節課主要有兩個特點:
一、整個教學過程都較成功地體現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1、課內外結合,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
本節課的內容主要以居里夫人的自述為主,但關于居里夫人的其他材料需要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從課外各種媒體中去采集。另外作業的設置,課外閱讀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傳》與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也是引導學生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如果通過這樣的組織養成學生會采集信息、愛閱讀報刊、能根據內容進行概括總結的習慣,相信我們的語文教學會受益匪淺。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本節課突出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如聽說讀的訓練滲透于課堂的各個環節中。最能突出說的訓練集中體現在學生自由發言、自主探究的環節中。如“小組討論:假如你是居里夫人,發現鐳元素后,你會怎樣做?你又怎樣看待居里夫人放棄了‘申請專利’呢?”“怎樣看待中學生申請專利的現象”都體現了學生的主導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他們有話可說,氛圍很是濃烈。寫的訓練體現在模仿句子寫名言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體現學生的不同個性,滿足學生展示自我的欲望。
2、遵循認知規律,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精神。
本節課學生對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感受由占有文字材料到內化為學生自己獻身科學的激情,由品味語言特點到模仿運用,層次明晰,目標較易達成。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學習自主性除表現在課前搜集資料外,在“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居里夫人的自述體現了她怎樣的人格魅力?”“根據內容試寫一句話:居里夫人是一個 怎樣的人?!薄澳7吕鋵懨缘恼Z文實踐活動”中,都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回答其中的問題除了要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之外,還必須有自己的主觀色彩,展示自己的獨特個性。其次,無論是對語句的理解還是簡要地說明理由、評價現象,都需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自主選擇進行表達。
合作學習主要體現在“小組討論:假如你是居里夫人,發現鐳元素后,你會怎樣做?你又怎樣看待居里夫人放棄了‘申請專利’呢?”的問題上,只有相互合作討論得出的答案才能表述得更全面,更完整,才能展示自己的才華。
探究性學習更是自始至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對字詞的識記及各個問題的回答,都是由陌生到熟悉,由未知到已知。這些問題的解決都是同學們相互交流、共同探討、愛動腦,不斷深入探究問題的結果。
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的教學理念。
在整節課的各個環節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只起到開發課程資源,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的作用。
以上是我實施《課程標準》,實踐《我的信念》一課的一點粗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