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白酒里就占據了4個名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四大名酒”:貴州茅臺(1928.000, 21.10, 1.11%)、山西汾酒(283.270, 5.42, 1.95%)、四川瀘州大曲、陜西西鳳酒。
4個名酒中的3個現在都混得風生水起,唯有西鳳酒現在是頗為寂寥,還需要靠賣吊牌來謀生計。
四大名酒之一的西鳳酒,因何淪落到如此地步?有酒友分析主要源于這5點:
1.酒質參差不齊
西鳳酒是出了名的貼牌酒眾多,因此也有順口溜“西鳳不帶酒,必須繞道走”。雖然近些年開始在整改,但是貼牌酒的數量依舊不少,品質也還是參差不齊。
很多酒友沖著西鳳的牌子去的,但是喝到的酒卻令人大失所望,連累的品牌信任度也是越來越低。
特別是處于信息大爆炸的今日,信息流傳地非常快,一傳十、十傳百漸漸的口碑也會越來越崩塌。
2.內部風波不斷
西鳳酒接二連三被曝出了丑聞,像高管挪用公款的事件、公司業績造假(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大股東行賄謀取公司股權的事宜等等。
這些內部的事端也是喪失品牌信譽,進而導致市場縮減的原因之一。
3.錯失發展的黃金時期
1998年-2003年的時候市場環境不太好,很多依賴中低端白酒的酒廠接連受創,茅臺在極快的時間里完成了籌資、上市、提價,也把自己送上了白酒界的第一把交椅。
別的酒廠也開始紛紛效仿,國窖1573就是成功的典型,市場經濟轉好后,白酒的黃金十年也正式到來。
在那十年間許多品牌伺機而動,而西鳳酒基本沒有做出好的調整,從而錯失了發展的良機。
4.太過依賴中低端市場
茅臺的價格之所以貴,除了與酒質有關,還與原料的稀缺、釀制工藝復雜有關,市場不飽和因而可以搞饑餓營銷。
瀘州老窖(224.680, 3.84, 1.74%)的國窖1573價格能上漲,主要是因為窖池年限長,味道更好。
而西鳳酒卻沒有找到能提高身價的方向,品牌基礎沒有打好,因而現在的銷量主要是依靠中低端白酒市場。
5.宣傳薄弱,雜而不專
西鳳酒的核心產品不明確,因此在宣傳上也是雜而不專,“多項進攻”自然就分散了影響力。和別的企業比起來宣傳上確實也不太給力,基本都集中在陜西本地,在外地基本無緣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