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間的事物如同這泡泡一樣,是不可執著的。人生一世,也是幻妄。一世中樂少苦多,多欲離苦得樂而不知其道,于是一生奔競,辛苦到死。因為所做的都是容易被磨滅的事,不能歷久停留。因此,遷轉變易,草草一生,非常之快。
2、 【禪語感悟人生的句子】人活著,無論窮富,無論美丑,只有一個相同的結局,你知道的。不同的只有過程,重要的是你活著的每一天里,你令自己快樂。所以,要珍惜,要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不忙,不急,不懶。
3、 親為親好,鄰為鄰安。勤能補拙,儉可養廉。窮家難舍,熱土難離。窮勿信命,病勿信鬼。窮巷多怪,曲學多辯。窮找窮親,富找富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群居守口,獨坐防心。人不為己,頂天立地。
4、 天意是前世的因,人為是今生的努力。要得到人生美好的果,必須懷一顆慈悲寬容的心去做該做的事情。生命不外乎緣分,因緣具足即來,因緣盡了即去,緣起性空。珍惜緣分,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5、 【美麗貼士】臉頰保濕.肌膚一旦缺水,小皺紋就要出來搗亂,整個人看上去仿佛老了10歲!因此一定要做好肌膚的保濕工作,尤其是換季時的保濕是非常必要的。精力放在提高肌膚保濕力上面,每天喝足8杯水,多運動多排汗,多吃新鮮水果,不用過熱的水洗臉。不要小看這些細節,它們都在幫你的肌膚蓄水。
6、 布施即是修“?!?,所以要善于用錢,用得妥當則能福國利民,有益群生;若有錢而舍不得用,存在金庫做守財奴,便與窮人無異,已失去擁有金錢的意義。
7、 【禪語人生】我們要造一個極樂世界,怎樣造呢?首先要沒有七情。何謂七情?就是喜、怒、哀、懼、愛、惡、欲。把這七種感情調伏了,令它不造反。這時,心里太平無事,什么痛苦的事也沒有了。為什么有痛苦?就因為心里不太平;若是沒有諸苦,但受眾樂。這就是人間的極樂世界。
8、 【禪心佛語】孔子提倡“事思敬”,即做事要敬業、嚴肅、認真。做事也有三種境界,一是用力做事,二是用腦做事,三是用心做事。顯而易見,第三種境界才是最高境界。用心做事,就是要有水那種萬折必東不回頭的志氣、赴百仞之谷而不懼的勇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
9、 人生,看透不如看淡。人生很多人事,不是不懂,只是無奈。一輩子,就圖個心里痛快。那些想不通頭疼,想通了心疼的人和事,不如淡然視之。
10、 【佛心禪語】安頓好心靈的家:人生苦短,也許我們總是為了生活違背自己的心,也許我們總是在不同的面具里上躥下跳,然而我們必須堅守最真實的自己,不為誘惑,方不枉此生。有一句話說的好:你的生命就像你的家,因為你的不堅持,卻讓別人進來布置。但是不要忘了在里面住一輩子的人是誰——是你自己。
11、 【禪心佛語】如果說某些科學和科技領域里的新發現并沒有造成重大影響,但是其他那些象是基因研究或核物理學的情況,就不是這樣了。這些學科的應用可以帶來極大的好處,也可能造成極大的害處。所以我希望這些領域里的科學家,都能夠對他們的研究工作有種責任感,不要對它們可能帶來的災難視而不見。
12、 【心靈禪語】對別人的傷害豁達地一笑,也就無所謂傷害了;對生活的艱辛豁達地一笑,那所謂的艱辛就是一種生活的磨礪;面對失敗豁達地一笑,那失敗只是成功之前的一個小小插曲?;磉_,需要胸懷,需要擔當,每天的日子大多在失落中希望,在憂愁中走向灑脫,并且在磨礪中走向成熟,在痛苦中走向豁達,這就是人生。
13、 【禪心佛語】感恩是一種美德,一種情操,一種生活態度,一種道德修養。心中有感恩之念,就能沉淀許多浮躁與不安。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給予我們挫折的同時,也賜予我堅強。試著用一種感恩的心來體會,您會收獲不一樣的人生。
14、 【禪語人生】一生的路過,千頭萬緒,悲歡離合,誰的的人生也避免不了困頓,無奈和困頓,它需要內心的簡潔深沉和內斂,對生活的淡定,去化解生活的那些紛擾與浮躁,讓心地回歸清澈與清醒,記住生活的一句忠告:煩惱成渡,莫成劫。
15、 【禪語感悟人生的句子】幸福人生是生命之樹成長的過程,每一次挫折都是豐富的養分,坦坦蕩蕩的經歷,明明白白的度過,隨之就會有挺拔的氣質、無畏的勇氣、不屈的個性和堅強的斗志;幸福人生是生命之火燃燒的過程,經歷過的每一次喜悅都是蓬勃的火苗,淡然自若而處之,平和安靜的忘卻。
16、 【每日一句禪語】生活已經很累,不要過于嚴肅給自己加碼。這世上沒有處理不好的關系,只要你愛笑、真誠、將心比心的對待他人。試想下沒有人愿意聽一個人重復的抱怨自己多累多煩躁多不幸。
17、 【心靜禪語】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機會,可以說是能讓人豐衣足食。生活中有這么多令人幸福的東西,可我們卻變得越來越不幸福。究其原因,就是沒有一顆知足的心。有了貪戀,就永遠不滿足,就會感到欠缺。因此,一顆知足的心是真正的喜悅、真正的寧靜,真正的幸福。
18、 少年時童者之真:無憂無慮,內心純真,擁有最好的心情;青年時儒者之執:奮發進取,百折不撓,擁有最好的自由;中年時道者之順:認清自我,順勢而行,擁有最好的感覺;老年時佛者之空:放下一切,回歸本然,擁有最好的心態。人生不可逾越,也無法徘徊,享受好每一階段是真諦。
19、 【禪心佛語】帝王之于親戚,愛雖隆,必示之以威;體雖貴,必禁之以度。(卷二十四后漢書四)【譯】君主對于親屬,愛護雖然深厚,但一定要有威嚴,否則親屬就會傲慢;親屬的身分雖然尊貴,但一定要用法度來制約,否則親屬會橫行無忌。
20、 【禪語人生】閑散出智慧:所謂閑散,說到這里,可以給個結論。那就是面對現實的,世俗的,尤其是在狂熱消費年代,一些個看上去緊要光鮮的東西,在她們那里,不上心,不追捧,用一種骨子里的自信和孤傲,更加專注,更為勤奮地緊盯著自己的內心---其實只是一點兒:自己的精神,是否自在。
21、 【禪語人生】有時,參禪,只在一瞬間,一杯茶,一葉草,一尾魚,一粒沙,一株桃花,看一個繁雜的世界。世有千態,心有萬言,便可從中拾得一顆澄明無物的禪心。
22、 【禪語人生】學禪要有大丈夫氣概,剛柔并濟,對待弱點要有陽剛之氣,說斷就斷;對待眾生要有慈悲之心,要有親和力。這就是禪者的風度,這就是禪的妙用。
23、 【一禪語錄】【執意的報復是一種愚癡的表現】在這世上,絕不能以怨恨止息怨恨。嗔、嫉或執意的報復,對人對己都百害而無一利,這是一種無知與愚癡的表現,怨恨唯獨以無怨才可止息,這是永恒不變的道理。如果生生世世都在恩怨的漩渦中翻滾,結果將導致兩敗俱傷
24、 【佛家看透生死的禪語】命運給我們設定了開始,也告訴我們最終的結局,但是中間這數十年如何過卻掌握在我們手中,而若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唯有熱愛,熱愛這來之不易的生命,和我們遇到的人。——《從未想過失去你》
25、 【達摩祖師法語】1、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以心印心、不立文字。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佛不度佛,佛不讀經,佛不犯戒,佛不持戒,佛不做善惡,見性是佛。念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守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佛度眾生,智慧破無明,眾生度佛者,煩惱化智慧。
26、 不如實知故,于色愛樂贊嘆、攝受染著;緣愛樂色故?。痪壢」视?;緣有故生;緣生故,老病死憂悲惱苦增,如是純大苦聚斯集起。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有流?!峨s阿含經》卷六
27、 禪心之中,何處有恨?其實,太遙的,不是煙霞,不是明月,是人心。禪心不語,于是得亂世清幽;禪心不歇,于是得一世清靜。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鳥一天堂,生命若弦,雙手彈指之間,處處都是禪意。修得玲瓏之心,莞爾一笑,此后,步步生蓮。
28、 天下所有偉大事業都是在統一的心靈下完成的。如果我們不能做到心靈統一,那就不可能發揮出生命的潛在力量,不能發揮潛在的力量,就是自己埋沒自己。一一耕云先生
29、 【禪心佛語】失落時告訴自己: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于你的風景終會出現;只要是自己選擇的,那就無怨無悔,青春一經典當,永遠無法贖回;過去只可以用來回憶,別沉迷在它的陰影中,否則永遠看不清前面的路;不要期望所有人都懂你,你也沒必要去懂所有人;聚散離合是人生的規律,不必在意,何須傷悲。
30、 自然界給人類的懲罰是如此直接,如果你過度利用,違悖自然規律,它就會施以顏色。人類的陰陽失衡,自然的陰陽失衡,都將以各種形式還擊給我們。
31、 【禪語人生】有的人雖然在佛理上很精通,講起來滔滔不絕,但也不要著急去度化別人、弘揚佛法。等到真的有修有證、有攝受力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有人親近你,跟你學修。有的人很著急:“我想弘法,也講得很明白,但是都不聽我的?!庇谑呛芸鄲?。這還是自己的攝受力不夠,修證還不到位,著急也沒有用。
32、 生活的禪法,是一種為人處事的關懷與分享,信任與平衡,生活的禪法卻往往以沉默無形的形態存在,來源于內心的厚重,對生活的禮貌和坦率。
33、 恒路法師:做人要心胸開闊,凡事不要計較,不愉快的事情盡快忘掉,腦子里盡量多留些美好的記憶,這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境界。這樣做也許不容易,但是,要努力學著去做。因為,量大福大,在人生的路上,只有開闊自己的胸懷,天地才會開闊;只有把自己的心量放大,福才會大。
34、 【禪語人生】只要我們還是執著在某一個感受上,就會創造出外在的事情或輪回,生命的功課就是讓我們看破這個幻覺,真正的寬恕自己,其實什么也沒有發生過。我們的生命是純潔無罪的。我們從沒有與整體的生命分裂過,一切只是一個幻覺。這是最終的解脫。也是生命終極的實相。
35、 【心靈禪雨】快樂的人生,不在山珍海味,在清和淡雅;快樂的人生,不在盲目追求,在真誠相待;快樂的人生,不在別人的施舍,在自己爭??;快樂的人生,不在遙遠的未來,在當下獲得。若誠懇,則光明出現;心若善良,則道德顯著;人若真誠,則信用自來;人若實在,則緣分必到。
36、 延參法師:弘一法師的一則往事,當法師聽到有人稱贊其書法、音樂等等造詣如何高深時,只是答一句:一錢不值,一事無成。面對十幾歲的孩童來信批評時,法師卻自責愧疚許久,并回信懺悔。
37、 【學會樂觀】樂觀是失意后的坦然,樂觀是平淡中的自信,樂觀是挫折后的不屈,樂觀是困苦艱難中的從容。誰擁有樂觀,誰就擁有了透視人生的眼睛。誰擁有樂觀,誰就擁有了力量。誰擁有樂觀,誰就擁有了希望的渡船,誰擁有樂觀,誰就擁有艱難中敢于拼搏的精神,只要活著就有力量建造自己輝煌的明天。
38、 人人都希望生活過得幸福自在,人生過得無憂無慮。然而,很可惜,關鍵問題就是方向權不掌握在我們手里,而在心的手里。心又被業力和煩惱所左右,業力和煩惱又是由我執在掌控和主宰。所以我們只是心的仆人,也是業煩惱的仆人,更是我執的仆人。難道你想過得幸福自在就能幸福自在嗎?就能無憂無慮嗎?
39、 人生不平,不要苛求自己,寬懷一些。人總會遇到挫折,會有低潮,會有不被人理解的時候,會有要低聲下氣的時候,這些時候恰恰是人生最關鍵的時候。在這樣的時刻,我們需要耐心等待,滿懷信心地去等待,相信,生活不會放棄你,命運不會拋棄你。如果耐不住寂寞,你就看不到繁華。
40、 【禪心佛語】踏踏實實做人,實實在在辦事。人生在世,總會有些感情,因失去而美麗;生活有進有退,輸什么也不能輸了心情。這世上,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別人笑笑自己,放輕松,給自己快樂,也給別人快樂。
41、 沒有耕耘,不談收獲。一份辛酸,一份收獲。人生宛若一盞茶,融酸甜苦辣于一方。寄情山水間,融合萬里甜情蜜意。忘乎所以,獨嘆花開,再見花落時,定是人間好晴天。這段路不適合自己,前方總有一條為自己而鋪的金光大道,相信自己,好好努力!
42、 【佛心禪語】做一個普通的人難道不好嗎,不會有嘲笑與諷刺,不會有夸獎與贊美,不會有名譽和名聲,卻有著誠實,踏實,信任。愿每個人都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生。
43、 【禪心佛語】弟子問達摩:“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帶給別人快樂的人?”達摩笑答:有四種境界,你可體會其中妙趣。首先,要把自己當成別人,此是“無我”;再之,要把別人當成自己,這是“慈悲”;而后,要把別人當成別人,此是“智慧”;最后,要把自己當成自己,這是“自在”。
44、 生活怎么活,需要從自我狹隘中突圍,學會出發,學會悠閑,來到這世間,既不是忙碌什么也不是尋覓什么,世界怎么樣,心地就在那里,不要糾結于外在事物的復雜,每個人的心地承受不了太多的負擔,所以不要奢求。安靜的活自己的那份存在,說什么和不說什么都是安靜。
45、 【人生感悟】1、所謂門檻。過去了是門,過不去則是檻。2、人生的悲哀往往是,你想兩肋插刀,刀卻只有一把。3、懷舊,不是那個時代有多好,而是那時你年輕。4、覺得不快樂,是因為我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幸福”。5、兩人的感情就像織毛衣,建立時一針一線,拆除時只需輕輕一拉。
46、 一輩子看不上別人,換一種說法就是,從來沒看清過自己?;畹酵ㄍ?,才會把自己看得真切。通透,就是隔著前塵,把后世看到岑渺;就是隔著喧囂,把自我沉到闃寂。就是按下妄念,心無所執,就是明白什么叫非分和僭越,而從此不越雷池一步。
47、 【凈化心靈禪語】時間給了我成熟的機會,而付出的代價是一再的錯過和失去。分不清這種失去和錯過是好事還是壞事。想念一個人的時候,要學會擁抱自己,因為我想讓自己知道,他真的很幸運,值得我這樣想念他。
48、 【幸福基地】美國哈佛大學曾用時25年,以“目標對人生的影響”為內容,對一群各方面條件相差無幾的大學生進行跟蹤調查,結果發現:在這些年輕人中,有27%的人缺乏目標;有60%的人目標不夠清晰;有10%的人有目標,且清晰,但只是短期目標;而只有3qo的人,具有清晰的長期目標。
49、 【禪語悟道】無為而為,要與自己和諧相處,凡事要走中道,不疾不徐,不疏不密,不偏不倚,不迎不拒、不取不舍,用這樣的態度與自己相處,我們就會跟自己的內在在一起,就會聽到自己的生命召喚,進入靈性的層面,頭腦不再攀援,心靈不再擺蕩,焦慮和恐懼,批判和苛責,憤怒與悲傷都化為一縷青煙,裊裊飄散。
佛語經典語錄_佛語經典語錄圖文推薦
Copyright©2023寵物網www.zzjyg.cn/版權所有 備案號:魯ICP備20000893-7 網站地圖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系QQ;15358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