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2、同類相比,同聲相應,固天理也。
3、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4、忘其肝膽,遺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是謂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5、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6、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7、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
8、圣人不死,大盜不止。
9、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10、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
11、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12、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
1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14、鳳兮鳳兮,何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焉。
15、相視而笑,莫逆于心。
16、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
17、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若彼知之,乃是離之。無問其名,無窺其情,物固自生。
18、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亂。
19、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
20、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21、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圣人生而大盜起。
22、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23、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
2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25、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26、天地與我并存,萬物與我為一。
27、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28、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9、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送賷。吾葬具豈不備邪?
30、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
31、鵬之徙于南冥者,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32、忘足,履之適也;忘要,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不內變,不外從,事會之適也。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忘適之適也。
3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34、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曰: 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謂墨。
35、絕跡易,無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
36、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37、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橐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8、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得意。
39、大知閑閑,小知間間。狂言炎炎,小言詹詹。
40、彼亦一長短,此亦一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