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公告:相逢四十年同學聯誼會因新冠疫情取消。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在岳陽工作的熊志平同學留言:"九年前,我們失去了王敬軍同學。因為當時工作忙,結果連他最后一面也沒見到。敬軍同學的去世讓我想了很多:不管我們相距遠近,都必須珍惜每一次見面的機會,錯過了,可能就是一輩子。我曾經期待這次同學聯誼會,大家能夠見上一面,沒想到,年初爆發的這場新冠疫情,把我們的聯誼會也給爆沒了!"
定居在美國的桂長云同學在微信朋友圈抱怨:"因為路途遠,很少回國,本想借這次同學聯誼會的機會回去看看久違的同學們。沒想到,真的沒有想到!一場新冠疫情,讓我們又失去了一次重逢的機會,唉!很多同學的最后一面可能早就見完了!只是當時不知道,也沒有好好珍惜!如果當初知道那是最后一面,我怎會微笑著跟你們說再見呢!我一定會擁抱你們,緊緊地,任時光流逝……"
朱科雄同學在同學群里說:"畢業四十年,我在縣城也生活了四十年,有很多同學畢業后就沒見過面!本來期待這次聯誼會聚一聚。唉!聯誼會就這樣沒了!"
劉正全同學,大學畢業后去了北京工作,因故沒有參加過同學活動。他不無遺憾地對我說:"九滿,在我的記憶里,秀秀同學,白白胖胖的,說話柔聲細語,一副多愁善感的樣子,是我少年情感境界里最理想的愛人。那年高考后,我們又一同在長沙上大學,但我自覺配不上她,只好把對她的那份愛埋在心底。在多年后的今天,這份沒能滿足的情感,依舊為我所牽掛。本想借這次聯誼會的機會,與她拍張合影,與年輕的自己做個道別,可是……"
高考前,班主任老師說過:"考完試,這輩子,這個班,基本是聚不齊的了。"那時候,我不太懂這句話的含義,也不在乎這句話的含義。
即使到高考后正式離別,我們也沒撥弄出多少戚戚慘慘的調兒來。現在想起,真是佩服當時年少,有一根愚笨、遲鈍而粗壯的情感神經,聚能歡聚,別也易別。如今人到老年,才發現在人情上,是越經歷越脆弱,越面對越承受不起。
一位名人說過:"比相遇更難得的,是重逢。"現在想起來,這個絕妙的結論多么精辟啊!有些人,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如果彼此不刻意約出來見面的話,這輩子真的就不會再見到了。
這個世界看似很大,其實也很小。
我很少上微信,昨天特意打開微信,點開列表一看,唉!許多老同學已經多年沒有見面了。想起我們曾經一起走過的日子,腦海里就會浮現出一張張年輕稚嫩的笑臉。甚至記起他們曾經的座位、字體、性格,抑或憶起他們與我曾經的交集。奔六的我們,早已褪去了當年的青澀,被生活逼著不得不向前,人,也漸漸地老了舊了。但是,我現在依然喜歡聽我們一同聽過的歌,我會一遍又一遍的聽《讀你》、《童年》……我甚至會忍不住向身邊的人提及我曾經的同學們,提起我們共同走過的青春歲月……
唉!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相遇不斷失去的過程,以至于我們總是漫不經心地度過最后一次見面。
從小到大,我一直覺得這世上告別的方式很多,比如握手,比如擁抱,比如痛哭一場,比如折柳相送,也喜歡把"有空再聚"、"后會有期"、"來日方長"掛在嘴邊,總以為人生會按照某個時刻表,平穩又有序地運行,有的是時間,多的是機會。然而,現實卻是:"有空再聚"、"后會有期"太少太少。
在人生的不確性面前,我們不知道哪一句就是最后一句,也不知道哪一眼就是最后一眼,更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很多再見真的就是再也不見……
真正的告別往往出人意料,很多我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都是在某個平淡無奇的日子里,穿著普通的衣裳,與我們禮節性地握手、揮別。既沒有長亭外古道邊,也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大家還想著來日方長,彼此就已經見過了人生的最后一面。
回頭再看看我自己,在時光默默的流逝當中,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了眼角,滿頭的青絲換成了白發,敏捷的行動變得步履蹣跚……
老去的影子正一步一步向我逼近!或許,我的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為了少留遺憾,往后的日子,我必須把每一次告別都當成永別一般,把藏在心里想表達的話大膽講出來,把藏在心里的愛大膽說出來。珍惜每一個擁有,珍惜每一次告別,珍惜每一次揮手,永遠都別和重要的人提什么來日方長!
別等,別怕,別遺憾!
心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