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豫西,那里屬于丘陵地區,溝多。村莊的西南角,有個大水塘,四周種滿了桃樹和花椒樹,村里的老人都叫它桃花塘。
春天,燕子還沒來,桃花塘就醒了。它慵懶地伸個懶腰,身上覆蓋的薄冰走了,它興奮地翻個身,咕嚕嚕吐出水泡,放學追逐打鬧的孩子看見了,爭先恐后跑過來問候它:喂!喂!桃——花——塘!
夏天,桃花塘成了孩子們的天堂。只要不上學,他們從早到晚都在塘里泡著,打水仗、扎猛子、采荷花。會扎猛子的男孩是最受追捧的,一個猛子下去,很長時間,對面才會“撲”得一聲露出個毛茸茸的小腦瓜來,黑黑的小臉滿是得意。那些站在淺水區的女孩,則把荷花撕成一瓣一瓣,細心別在頭上的兩個羊角辮上。
秋天,秋風幾個噴嚏,滿樹桃葉被趕進桃花塘里。此時的桃花塘像個慈祥的老人,深情注視著田野上忙碌的孩子。可愛的孩子們,跟在大人后面掰玉米、出花生、刨紅薯,累得滿頭大汗。勞作空隙,他們坐在桃花塘邊,輕輕給它唱歌:桃花塘啊桃花塘,桃花夢里桃花香,青幽幽的蘆葦蕩,帶著希望去遠方……
一到冬天,桃花塘就清瘦了。寂寞的桃花塘,覆蓋了厚厚一層冰。大膽的孩子們試探著把小腳踩上去,見冰紋絲不動,便飛奔回家拿鐵鏟,沿著冰咔嚓咔嚓鏟過去,干枯的葦草紛紛倒地。孩子們用瘦弱的肩把葦草背回家,那是媽媽生火做飯的好材料呢!一場大雪,桃花塘睡著了,它和村莊的孩子們一樣,做著來年桃紅柳綠、豐衣足食的好夢。
如今,村里的桃花塘被填平了,一排排漂亮的樓房拔地而起。村莊的孩子一撥撥長大了,他們揣著桃花夢,離開了桃花塘,但無論到哪里,桃花塘都會偷偷鉆進他們的夢里——那美好的童年,形影不離的玩伴,怎能忘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