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柿子成熟的季節,不由想起老家院子里的那棵柿子樹。每年的這個時候,一樹的柿子開始慢慢變紅,母親就會張羅我們全家人摘柿子。柿子樹又高又大,黃色的柿子掛滿枝頭,每年能摘幾大籃子。一向勤儉的母親叮囑我們,多給樹上留幾個柿子,開始我不知道原因,問母親:“為啥要留幾個柿子,那不是浪費了嗎?”母親說:“留給過冬的鳥兒吃,冬天鳥兒不好覓食。”
柿子摘下來后,母親會挨家挨戶分給左鄰右舍一些,讓大家嘗嘗鮮。我家的柿子確實很甜,吃過的人都夸贊。有一年,柿子剛坐果,突降一場暴風雨,把指頭肚大小的柿子打落一院子,等到收獲的時候,柿子個頭倒是夠大,可惜只收了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母親看著這么一點柿子有點作難:這點柿子怎么分?最后還是父親給出的主意,今年柿子少,等咱都暖好了,再每家分幾個給孩子們吃。母親聽從了父親的建議,把柿子分別放進三只大鋼精盆里,再注入溫度適宜的熱水,蓋嚴實,圍在煤火臺上,保持鋼精盆里的熱水不會變涼,一個對時,柿子就暖好了,母親大概數了一下數量,決定每家分四個柿子,柿柿如意,也圖個吉利。
正在母親準備去給左鄰右舍分柿子的時候,有一位過路的大嬸進門討水喝,母親趕緊給她倒了一碗開水,大嬸很感激,開水燙,就喝得很慢,她看到母親把柿子四個一份四個一份分了若干份,就問母親:“這是干嘛?”母親說:“送給鄰居家的孩子吃。”她聽后,露出很夸張的表情說:“大嫂子,柿子怎么可以分呢?分柿子就等于分自己的壽啊!”母親笑著說:“那都是迷信。”那位大嬸臨走,母親還給了她兩個暖好的柿子,讓她也嘗嘗。
其實左鄰右舍也一樣,誰家種有棗樹、石榴樹,成熟后也會像母親那樣送給大家嘗鮮。有時候想想真好,家里只種了一棵柿子樹,卻每年能吃到大棗、石榴等好幾種水果。
那年我們家里翻修老宅,左鄰右舍不請自到,都過來幫忙。鄰居誰家有事需要人手,母親也會督促哥哥姐姐第一時間過去幫忙。母親經常對我們說:“遠親不如近鄰,大家在一起,處的就是這個情分。”